
熬白粥变黄,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1. 米或杂质不洗净:如果米或其他杂质没有洗干净,就会导致粥发黄。
2. 熬粥时间过长:长时间熬粥会使粥颜色发黄。
3. 水质问题:水中含有铁、锰等金属离子或者水质较硬都会导致粥发黄。
4. 存放不当:未及时食用或放置时间过长,粥中的淀粉质会在空气的作用下逐渐氧化而变黄。
对此,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 选择白水煮粥:将米洗净以后,使用白开水煮粥,可以避免水质的影响。
2. 粥熬制时间掌握好:在熬制粥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好熬制时间,尽量缩短熬制时间,避免煮太久导致粥变黄。
3. 调整水质:如果水质有问题,可以考虑先将水过滤或者加入柠檬酸等酸性物质进行调整。
总之,熬稀饭或粥变黄是一种常见问题,但是只要注意质量和细节,多加留意,便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是米的问题,可能是洗得不干净,或是陈米。正确煮法: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一小时,让米粒充分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熬起粥来节省时间;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熬出的粥口感好。
2、开水下锅:一般人普遍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做法应该是用开水煮粥.水开后,再把米下锅就不会出现糊锅底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换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为了“出稠”,搅拌的技巧是:米在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稠糊状出锅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