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在药理学分类上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临床常用的有双氯芬酸钠单一制剂,也有含有双氯芬酸钠的复方制剂如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双氯芬酸钠/磷酸可待因。双氯芬酸钠是否可以长期应用,主要看临床的安全性,即长期应用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有哪些副作用,其次是有效性,即症状时否有改善。
我们先了解下双氯芬酸钠的临床用途,主要有两方面:
一、抗炎:用于缓解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等的关节肿痛症状。
二、止痛:用于急慢性轻、中度疼痛。如手术疼痛、创伤后或是劳损后疼痛等,手术后炎症和肿胀妇科炎症等。
如何评估是否应用其是否有效,如果用于抗炎看临床症状是否有改善,如关节肿痛的症状。如果用于止痛,疼痛是否缓解,还要看用于什么类型的止痛,有很多人将双氯芬酸钠用于癌症方面的疼痛,是不恰当的,在最初的癌痛的三阶梯治疗中第二阶梯,提及用非甾体抗炎药,但是随着治疗效果的评估,逐渐弱化了其用于癌痛的治疗,对于中、重度疼痛可以直接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因为如双氯芬酸钠这一类的非甾体抗炎药有剂量的极限,即如果继续增加给药剂量,止痛效果也不明显,相反不良反应还会增加,所以不建议长期应用做为癌痛的止痛。
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可能出现下列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如 出血、溃疡、穿孔、表现为呕血、黑便、腹胀、腹痛。
2、严重血栓事件:可表现为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
3、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功能:应用期间要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血细胞计数。
4、诱发高血压:可以诱发或是加重高血压,所以要监测血压的变化情况。
总之,双氯芬酸钠可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胃肠出血,胃溃疡和胃肠穿孔)风险,并可以可增加发生严重心血管血栓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可能致命)的风险,该风险可能存在于用药早期,但是持续用药可能增加其风险,所以不建议长期应用。尤其是不能大剂量长期应用做为癌痛的止痛治疗。
双氯芬酸钠是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干扰致炎、致痛物质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抗炎镇痛的目的,其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26-50倍,适用于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和痛经等轻、中度慢性钝痛,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一般不产生依赖性,也不抑制呼吸,在临床上使用广泛。此外,双氯芬酸钠还可调节下丘脑体温中枢的产热和散热,从而降低发热者体温,发挥解热作用。
双氯芬酸钠最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胃胀气、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约为10%,长期服用双氯芬酸钠可增加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这是因为双氯芬酸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削弱了前列腺素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此外,双氯芬酸钠对环氧酶-2的抑制作用较强,长期用药可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血栓事件的风险;最后,长期服用双氯芬酸钠可引起肝酶升高,水钠潴留,从而增加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的风险。
鉴于长期服用双氯芬酸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在控制症状的前提下,尽量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痛经等轻、中度疼痛患者,连续用药时间不应超过1周,对于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软组织风湿性疼痛等慢性病患者,连续用药时间不应超过4周,最好按需、间断服用,在用药前应严格评估消化道、肝脏、肾脏、脑、心血管疾病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双氯芬酸钠,尤其是身体虚弱和低体重老年患者,连续用药时间不应超过1周。
总之,双氯芬酸钠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主要适用于慢性钝痛,长期服用可显著增加胃肠道、心血管、肝脏、肾脏损伤等不良反应,建议尽量在短期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最好按需、间断服药,连续用药时间最多不超过4周。
参考文献: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