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和"蜡"的关系非常复杂,本文只做一简要分析。"腊"和"蜡"分别是"臘"和"蠟"的简化字,然而,"腊"和"臘"、"蜡"和"蠟"在古代却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字。腊,从肉(变形为"月")昔声,读xī,指干肉。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蛇)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但是抓到它杀死晒成肉干再做成药物)。
蜡: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常温下为固态,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
腊: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
在中国现行的文字中,“腊”和“蜡”分别用作“臘”和“蠟”的简体字,但在古代,“臘”和“蠟”各有自己的含义。
我们都知道,农历十二月被叫作“腊月”。“腊”就是在农历岁末这个月合祭众神的意思,所以才有“腊月”的说法。但在最初,这一祭祀活动称为“蜡”。“蜡”祭就是“飨田神,赏农务”,是要感谢神一年来的恩赐,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表示祭祀的“蜡”应念“乍”音。
这样的祭祀活动有一个演变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礼记》说:“伊耆氏始为蜡。”“伊耆氏”为古代帝名,有说是神农,也有说是帝尧。在此之后,“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也就是说,“蜡”祭在夏和殷代有不同的称谓,到周时才又恢复其原名“蜡”,并从汉代起改称“腊”。
为何用“腊”字,也有缘由。《太平御览》称:“汉曰腊,腊者,猎也,因取兽以祭先祖。”古人猎取野兽来祭祀祖先,“猎”通“腊”字,故此祭祀称为“腊”。由“蜡”祭到“腊”祭,祭祀的对象和内容是有差异的。《康熙字典》中说:“腊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别。”
“蜡”的另一个含义是“蝇胆”,就是我们如今说的蛆。按《说文解字注》的说法,“蜡”和“蛆”意相同,前者是古字,后者是俗字,而“蜡”作“蝇胆”解时,也与“蛆”同音。但是“蜡”作为“蠟”的简体字,又依“蠟”的发音了。可见从古到今,“蜡”字有3种读音。
“蠟”的意思很简单,按通常的说法,就是从动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油脂,蜂蜡、石蜡,还有蜡烛所用的蜡都是属于这一物质,而“蜡”作为它的简体字,其实和“蠟”本无关连。
“腊”的原意亦不复杂,就是祭祀祖先和众神,但由于这一祭祀发生在农历岁末,所以这个字就有了多种用途或引申出其它一些意思。例如,农历十二月因为有“腊祭”,故被称为“腊月”,在该月腌制的肉叫“腊肉”,酿制的酒叫“腊酒”等,都是因腊月而得名。
腊月天最冷,所以和夏季的伏天相对,便有成语“岁时伏腊”,意思是四季更换的时候。腊月为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故又代表新旧交接之时,有诗为证:“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古时,“腊”是干肉的意思,而腊肉也可被视为是一种干肉,故“腊”作“臘”的简体字,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腊”古时念“昔”音,只有在被用作“臘”的简体字时才读作“腊”。从“腊”的本意同样也引申出其他词语,如“鬼腊”指骨瘦如柴之人,“腊田”形容干枯贫瘠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