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最初叫“战略转移”、“西征”、“远征”。使用“长征”一词,最早是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的2月下旬,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中。
红军长征到陕北,这不是预先设定的。进行战略转移,开始并没有打算走很远。长征的路线和目的地是根据军事形势和作战情况而不断变化的。这是一个动态过程。
1934年10月16日,当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河畔踏上征途,除了“北上抗日”的大方向外,对于要转移到哪里、要走多远,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长征开始时,称为战略转移,中央最初的计划是到湘西去同红2、6军团会合,建立新的根据地。惨烈的湘江之战后,因敌强我弱,在湖南通道,中央决定转兵去敌人防守薄弱的贵州。随后,在1934年12月召开的黎平会议上,中央决定“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