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膏蟹和大闸蟹是两种常见的蟹类,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1. 外观:红膏蟹的外壳呈红色,粗糙而硬壳,螯足粗壮。大闸蟹的外壳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光滑,螯足较细。
2. 产地:红膏蟹多以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为主要产地。而大闸蟹则产于中国东部的长江流域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等。
3. 味道:红膏蟹以其鲜美的红膏脂肪和鲜甜的肉质而闻名,肉质丰满鲜嫩。大闸蟹也以其鲜美的蟹黄和肉质而受到喜爱,口感丰满舒适。
4. 风味:两者在烹饪上有所不同。红膏蟹一般以红烧、清蒸等方式烹制,突出鲜甜的膏脂味道。而大闸蟹通常以清蒸为主,以突显其原汁原味的甜美。
5.价格:大闸蟹一般被认为是高品质的蟹类,因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价格相对较高。红膏蟹的价格则会因产地和市场供需情况而有所变化。
无论是红膏蟹还是大闸蟹,都是美味可口的蟹类,但它们的产地、外观、味道、风味和价格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视个人口味和喜好选择相应的蟹种进行品尝。
1、生长环境不同
红膏蟹:红膏蟹主要产地为福建省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位于晋江和洛阳交汇入海处,淡水与咸水交融,很适合蟹的生长。
大闸蟹:常穴居江、河、湖荡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到每年秋季,长得比较丰满,常回游到近海繁殖,母体所带的卵在翌年3至5月间孵化,幼体经过多次变态,
发育成为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每届秋季,当此蟹在繁殖回游期中,渔民常在河湖中筑簖,到晚上用灯光诱捕之。
2、外形不同
红膏蟹:石湖蟹健壮肥美,营养丰富,浑身膏红,故名“红膏蟹”。
大闸蟹:体近圆形,头胸甲背面为草绿色或墨绿色,腹面灰白,头胸甲额缘具4尖齿突,前侧缘亦具4齿突,第4齿小而明显。腹部平扁,雌体呈卵圆形至圆形,雄体呈细长钟状,但幼蟹期雌雄个体腹部均为三角形,不易分辨。
3、分布不同
红膏蟹:红膏蟹属于青蟹是温暖海区沿岸生活的蟹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包括日本、琉球、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东南亚、印度、东非、南非、澳洲等地。
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除越冬产卵在较深深海区外,基本上是栖息于河口、内湾的潮间带。凡是沿岸潮水畅通,潮差较大的泥滩,泥沙滩等处,特别是红树林地带,都有青蟹栖息。
大闸蟹:中华绒螯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朝鲜西部和中国。中国北自辽宁鸭绿江口,南至福建九龙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峡口均有分布。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对中华绒螯蟹的生活习性,特别是生殖洄游规律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