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韵口诀(归韵对照表)

归韵口诀(归韵对照表)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28 05:31:20

归韵口诀

口诀是汉语拼音中的一种记忆方法,用于帮助学习者记忆韵母的发音。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归韵口诀:

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形要摆好。

嘴巴张大 a a a,嘴巴圆圆 o o o,

嘴巴扁扁 e e e,牙齿对齐 i i i,

嘴巴突出 u u u,嘴吹口哨 ü ü ü。

这个口诀中的单韵母包括 a、o、e、i、u 和 ü,它们的发音口形和发音方法都不同。通过这个口诀,学习者可以轻松地记住这些韵母的发音,并且在拼读时能够准确地发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口诀只是一种辅助记忆的方法,学习者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韵母的发音技巧。此外,汉语拼音中的韵母还有很多,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归韵不是押韵。押韵着重于韵母的韵腹和韵尾;归韵则包含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在唱念中尤其是在行腔中,充分发挥字腹发音的共鸣作用,这就是“归韵”。

《顾误录》“度曲八法”中讲:每字到口,须用力从其字母发音,然后收到本韵,字面自无不准。

如“天”字则从“梯”字出,收到“焉”字;“巡”字则从“徐”字出,收到“云”字;“小”字则从“西”字出,收到“咬”字;“东”字则从“都”字出,收到“翁”字之类。可以逐字旁通,录绎而得,久之纯熟,自能启即合,不待思索,但观之反切之法,即刻之矣。

若出口即此字,一泄而尽,如何接得以下工尺?这里讲的就是归韵问题,同时涉及了如何归韵以及为什么要归韵的问题。

归韵是吐字之后字音归到主体韵腹的意思。韵头与声母紧紧相连构成字头,其作用是声母与韵腹之间的一个过渡;字尾的作用仅仅是完成收音;而能充分发挥共鸣作用、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最长,因而在唱念中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字腹。

从发音时间的长短和音量的大小,可以把头、腹、尾俱全的字音比喻为“橄榄形”或“枣核形”:头尾短而小,表示头、尾发音较为短暂;字腹长而宽,表示字腹发音长而大。声调(指腔调)明爽,全系腹音。

所谓“腔圆”,即是指演员歌唱响亮、圆润、悠扬、婉转,往往能激起人们叫好的,多半是在归韵行腔时效果。

比如《霸王别姬》“南梆子”唱段中“且(cie)散(san)愁(chou)情(cien)”这四个字,由于字腹e、a、o、e的共鸣作用,会显得激越响亮。

如果演唱者在归韵上功夫下得好,就会获得“满堂彩”。

再如《谢瑶环》“高拨子”唱段中“猿猴戴冠”的“冠(guan)”字,在这个“冠”字的行腔中如果能在归韵时掌握好口腔,发挥好“冠”字韵腹a的作用,就一定能有力地表现出谢瑶环忠心报国的高尚气节,从而获得良好的剧场效果。

《红灯记》中李奶奶在“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刚”唱段中,高玉倩老师对“刚(gang)”、“张(zhang)”、“钢(gang)”这三个字唱得非常激越响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江阳辙”ang的归韵恰到好处,高在归韵到韵腹a时,“鼻化”成a(ng)音,接着稳健地保持在整个行腔中,到最后“穿鼻”出ng音。归韵的正确与否与四呼即口型问题有很大关系,必须明确口型与归韵的关系:四呼做为四种口型,既然是由韵头或韵腹中不同的元音决定的,这就为归韵决定口型提供了语音学的根据。

(当然也存在口型对归韵的反作用,因为归韵总是要通过口型来实现的)。

在归韵决定口型的基础上,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为因果。

归韵决定口型,口型服务于归韵。

归韵是决定口型的依据,口型是实现归韵的方法。没有离开归韵的口型,也没有不讲口型的归韵。

正确地掌握归韵,才能有正确的口型,正确地运用口型才能实现正确的归韵。

两者的辩证关系,科学地体现着汉语语音的客观规律。

认清这两者的关系,不要把它们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分割开来,这在演唱和指导演唱的实践中,至关重要。忽视或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形成韵头不清或是归韵模糊,以致字韵变音,使听众对字音无从分辨,甚至带出演唱者的方言音韵,即使好的腔调也唱不出京剧的味道来。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