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雅称是朝阳。
1.清晨在古代称为卯时、平旦、日出。清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īng chén,指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30这段时间。
2.平旦是指地平线前的太阳,黎明后的一天叫 "平旦"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黎明。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这个日出的时候是指一天 5 ~ 7点的清晨。此时,初升的太阳,光耀大地,给人一种活力感。
3.如古诗“清晨入古寿,初日照高林”。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日出后则叫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再晚一点,到7点多钟,则叫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表示早晨的: 早晨一般称作“旦”;黎明时分称“质明、拂晓、破晓”,刚刚天亮 ;“侵晨”是指天正亮;“朝”。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早上为一天之始,往往被视为充满朝气的时刻,因此中国古语亦说“一日之计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