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此人如何

李典此人如何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10-04 11:19:10

李典此人如何

  <<三国志>>是这样评价他的“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就是李典,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有三十六岁就被部下称为长者,他的品德和为人是可想而知了。而且他不与诸将争功,这也许就是他一直职位都不算太高的原因,但这有什么呢,他的智谋可以看出并不逊色于曹魏的大部分将领,而且如果他不是早死,必定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  李典,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省钜野县南)人。李典叔父李乾,有豪气,聚合了宾客数千人,住在乘氏(今山东省钜野县西南)。汉初平(汉献帝年号)年间,率领许多人追随曹操,在寿张(山东省阳谷县东南)击败黄巾贼;又跟随曹操远征徐州,###袁术。吕布之乱,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去安抚那附近的县城;当时吕布手下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想要联合李乾一起叛乱,李乾不答应,于是被杀。曹操派他的儿子李整继续带领李乾的军队和其他将领一起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后,又跟随曹操平定兖州,立了功劳,升为青州刺史。李整死了以后,李典被调为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县治)县令,为中郎将,带领李整的军队,后来又升为离狐(今河北省东明县东南)太守。  当时,曹操和袁绍两军在官渡(今河南省###县东北)相持不下,李典率领他的同宗族和部属,运送粮饷供应军需。袁绍打败以后,曹操升他为裨将军,驻守在安民(今山西省襄垣县北),曹操在黎阳(今河南省濬县东北)攻打袁谭、袁尚的时候,派李典和程昱由水路运送军粮,正好袁尚派魏郡(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南)太守高蕃带兵屯驻在河上,断绝水路,曹操下令给李典、程昱说:“如果船运不能过来,就改由陆道。”李典和其他将领商议道:“高蕃军队的装备少,但是依恃着有水阻隔,兵士有懈怠之心,这时候去攻打,一定能得胜。本来军人是服从命令不可擅自主张,但是如果有利于国家,虽然自己专权,也无可厚非,我们应该立刻攻击敌人。”程昱也同意李典的看法,于是大军就向北渡河,攻打高蕃。大败敌人,水路也就因此而畅通无阻了。刘表派刘备向北进军,到了叶县(今河南省叶县);曹操派李典跟随夏侯惇去抵抗,有一天刘备突然放火烧了营区然后退走;夏侯惇立刻要带兵追击。李典说:“贼兵无故撤退,我怀疑一定有伏兵。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又深,不可以派兵追击。”夏侯惇不听,和于禁一路追杀下去,李典留下来防守。夏侯惇果然陷入敌人埋伏的阵地中,战况非常不利,李典于是率军前往增援,刘备看见援军到了,才撤兵而去。他又跟随曹操围攻邺县(今河南省临漳县西),邺县平定之后,又和乐进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县东)围攻干,在长广(今山东省莱阳县)攻打管承,都把敌人打败了,因此升为捕虏将军,封为都亭侯。李典的宗族以及他的军队一共有三千多众,住在乘氏,李典上书自愿全部迁到魏郡,曹操笑着说:“你是钦慕耿纯,要效法他吗?”李典拜谢说:“我生性驽钝胆怯,功绩又少,可是朝廷给我的爵位与宠赐太过优厚,我实在应该要尽我全族人的力量为国家效劳。而且现在战争还没有停止,也实在该充实郊野以内的地方,这样才能控制四方,我并不是要效法耿纯。”于是就把家族和部众一共一万三千多人迁到邺县居住。曹操嘉许他,升他为破虏将军。他又和张辽、乐进屯驻在合肥(今安徽省安庆道),孙权率领大军把他们团团围住,张辽奉曹操谕令,要出兵应战,可是乐进、李典、张辽等,平时不太能和睦相处,张辽怕他们不肯听从,李典感慨地说:“这是国家大事,只看你定的计策如何?我怎么可以凭个人的恩怨,而忘掉国家大义呢?”于是带着军队和张辽共同击退孙权。曹操增加他的封邑一百户,连同以前的封邑共三百户。  李典喜欢学问,尊重儒雅之士,又不和其他将领争功,敬重贤士、大夫,态度谦虚,好像处处不如人的样子;军中大家都称他为长者。李典三十六岁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职位。曹丕登帝位,追念李典在合肥的功绩,于是增加了李祯的封邑一百户,赐封李典的一个儿子为关内侯的爵位,封邑一百户。颁赠李典谥号为愍侯。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