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地区的历史背景(京津冀的关系图)

京津地区的历史背景(京津冀的关系图)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2-02 17:30:42

京津地区的历史背景

通过历史地理角度的系统研究和梳理,勾勒出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深厚地理背景及文化渊源,构建出初步的京津冀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与结构,以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基础和指引。

山水相依 地缘相接

京津冀分与合的自然地理背景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背景。从总体自然格局来看,京津冀地区两面环山、一面临海。西面为太行山山脉,北面为燕山山脉,东部濒临渤海海域,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独立性。从自然地貌演进的角度来看,京津冀的平原地区是由古代黄河与海河合力冲积而成。从河流水系分析,京津冀地区与海河水系的地理范围基本一致,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

自然基底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京津冀地区自古形成的四条大道——居庸关大道、太行山东麓大道、燕山南麓大道和古北口大道也推动着区域内部交流融合不断进行。这四条大道,以及后续发展出的宋辽使臣往来道路、元大都与元上都间道路乃至近代铁路等,都成为区域内部不断整合的纽带。

两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天津开埠和近代工业的大发展,使得京津冀地区从一个封闭的中央王朝京畿重地逐步走向近代开发经济中心。

伴随着清政府的改革,对交通、能源、原料等有了客观需求,一些工业的兴起,城市功能也相继转型,城市之间互需互补,进入非同质发展状态,新的首都经济圈形成。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