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文君当垆,相如涤器”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来到梁国为官,梁孝王病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今邛崃),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 。
卓文君,貌美有才、善鼓琴、喜音乐、家中富贵,丧夫后在家独居,达官贵人向她求婚者络绎不绝,而独慕相如才华,一心相爱,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瞒着父母,从城南1公里的南河古渡,在夜色朦胧中和相如私奔成都。
相如弃官后家贫如洗,无奈又与文君返回临邛,开了个酒铺,文君当掌柜,相如打杂洗刷酒具,不怕人讥笑,以卖酒为生。
司马相如文采飞扬,卓文君才貌双全,美艳无比,二人自由恋爱,“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遂流行民间,成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