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是什么植物(满江红中草药图片)

满江红是什么植物(满江红中草药图片)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2-06 15:12:21

满江红是什么植物

满江红(Azolla pinnata subsp. asiatica R. M. K. Saunders & K. Fowler)是槐叶蘋科、满江红属小型漂浮植物。植物体呈卵形或三角状,根状茎细长横走,侧枝腋生,假二歧分枝,向下生须根。叶小如芝麻,互生,无柄,覆瓦状排列成两行,叶片深裂分为背裂片和腹裂片两部份,背裂片长圆形或卵形,肉质,绿色,但在秋后常变为紫红色。孢子果双生于分枝处,大孢子果体积小;小孢子果体积远较大,球圆形或桃形,顶端有短喙,果壁薄而透明,内含多数具长柄的小孢子囊,每个小孢子囊内有64个小孢子,分别埋藏在5-8块无色海绵状的泡胶块上,泡胶块上有丝状毛。

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中南半岛、不丹、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南北各省区,包括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水田和静水沟塘中。

满江红原是一种绿肥作物 ,常见于稻田或水池中,因其与固氮藻类共生,故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是稻谷的优良生物肥源;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故可作为畜禽饲草利用,是畜禽的优良饲草来源。还可药用,能发汗,利尿,祛风湿,治顽癣。[1][2]

学名:Azolla imbircata (Roxb.) Nakai 别名:红萍、红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类: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薄囊蕨纲 (Leptosporangiopsida) 、槐叶苹目(Salviniales)、满江红科(Azollaceae),满江红属(Azolla Lam.) 形态特征 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

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满江红亦称“红苹”“绿苹”。蕨类植物,满江红科。植物体小,三角形,飘浮水面。根丛生。叶小型,肉质,排列成两行,春季绿色,秋后叶色变红,形成大片水面被染红的景观,十分壮观,故名满江红。繁殖很快,生于水田或湖沼中,我国东南和西南部均普遍分布。全草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供药用。常与有固氮作用的项圈藻共生,为优良的绿肥。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