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长廊的传说(颐和园长廊传说100个字)

颐和园长廊的传说(颐和园长廊传说100个字)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2-12 11:49:03

颐和园长廊的传说

颐和园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长廊。长廊并不是完全直的,随地势起伏,顺湖岸弯曲。长廊正中位置是排云门,两边基本对称,左右相隔一段距离各有连接长廊的两座八角重檐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名为: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清遥亭。留佳亭和寄澜亭之间有延展出的水榭“对鸥舫”;秋水亭和清遥亭之间有两侧垂直延展出的“鱼藻轩”和“山色湖光共一楼”。

颐和园长廊不但是最长的长廊,还是一部如历史长卷般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其中人物画近300幅。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建筑线图以及中国古典名著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等,部分彩画故事内容会有重复

为了预示‘福如东海'以及夏日遮避阳光和下雨而建造的。

1750年,乾隆皇帝为了庆祝当时的皇太后钮祜禄氏而决定修建长廊。长廊从空中俯瞰,像一只展翅的蝙蝠,昆明湖象征着东海,寓意福如东海。

而长廊上有7000多幅山水画以及历史典故的画。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牛郎织女鹊桥会、圯桥三进履、刘关张桃园结义等,在皇太后欣赏昆明湖美景的时候可以不受雨淋日晒,同时可以欣赏山水画和历史典故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