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大佛有两座。
巴米扬大佛,位于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镇境内,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巴米扬石窟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巴米扬石窟群中有两座大佛,一尊凿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俗称“西大佛”;一尊凿于1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俗称“东大佛”。两尊大佛相距400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玄奘都曾瞻仰过宏伟庄严的巴米扬大佛。
巴米扬大佛历尽沧桑,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历3次劫难。2001年3月12日,大佛遭到塔利班政权的残酷轰炸,已面目全非。世界各国正在组织修复和保护佛像的工作。
巴米扬大佛坐落于阿富汗巴米扬省的巴米扬谷,是两尊最具珍贵意义的立佛像,在巴米扬谷的一处山崖凿成,最有可能约于5至6世纪时雕刻而成,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
两尊巨大立佛像中的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它们是多年来的文化地标,当地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佛像主体乃自沙岩山崖凿成,而一些细微部位由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铺上灰泥表层,表层被绘画以突显脸部、双手及袍的折叠处,但这一表层实际上在很久前已经被侵蚀掉。佛像手臂下半部由同样的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并以木架支撑。虽然两尊大佛的外型已几乎全毁,但其大约轮廓及一些特征仍可在山崖凹入处被辨识,游人仍可探索那些僧侣住过的洞穴及连接它们的通道,国际社会正帮助重修那两尊大佛。
巴米扬大佛是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