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课程是指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
优点是:1、能够将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较好地结合起来;
2、能恰当体现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缺点是:1、容易造成学科内容的臃肿和不必要的重复;
2、不能较好地反映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
直线式是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 “ 直线 ” ,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呈现的内容的基础,后面呈现的内容是前面呈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 直线式和螺旋式是课程内容组织的两种基本的逻辑方式,它们各有利弊,分别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以及对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螺旋式较适合;对一些理论性相对较低的学科知识,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则直线式较适合。其实,即使在同一课程的内容体系中,直线式和螺旋式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哪种逻辑方式具有绝对合理性的内容组织的逻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