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是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意思是:民心疲倦,故而有所归依。全文如下:
季札将使于晋,请先见子产,子产戒曰:“郑其火乎!夫礼会同,信物纳贿,大节也。作大事,必顺天应人。晋、楚以大,陈、蔡以远,莫可假也已。征会不可以已至望若先。”
其行也,子皮授之书曰:“子无亦称有美而病诸?其谁享之?亦何以求?其何实?有美而可求,譬诸土田,犹可望诸其木与!得其木与,民之观焉;弗得而后诟,彼不怨身,于我有咎!”乃发仲孙行人与之书具,将从陈、蔡。公子围因基会于啮桑。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出自《礼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