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六个义兄弟

朱元璋六个义兄弟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10-03 03:07:56

朱元璋六个义兄弟

1、武殿章

武符,回族,字殿章,安徽凤阳人,生卒年不详。明太祖朱元璋帐下武将,身长九尺,文武双全,是远近闻名的赤马双钩神臂将。

2、胡大海

字通甫, 泗州虹县人,明初朱元璋手下军事将领。胡大海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元朝末年,从朱元璋 起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率兵将 杨完者打败,苗将蒋英、刘震、李福等归降。任江南行省 参知政事。镇守浙江金华。

虽是文盲,但是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于朱元璋。胡大海军纪严明,不妄杀人,不掠妇女。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命枢密院判事耿再成、参军胡大海率兵取处州。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部将蒋英邀请胡大海前往 八咏楼,视察 士卒演习,大海不疑有他,欣然前往,未上马时,有苗将钟矮子跪于马前称“蒋英欲杀我!”

胡大海未及回答,即被蒋英以铁锤打死,次子胡关住同时被杀, 耿再成亦死。朱元璋取杭州之后,杀死蒋英,血祭胡大海,并作文以祭。明朝建立后,特赠 光禄大夫,追封越国公,谥武庄。

3、汤和

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汉族,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4、邓愈

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6岁领兵抗元。1355年(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江苏南京)。

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后转战浙西,屡败元军。累积军功屡次升官,历任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谕德。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

1370年(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1377年(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5、常遇春

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 凤阳府怀远县(今 安徽省 蚌埠市 怀远县)人。元末 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 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 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 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6、郭英

明初将领。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他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

1384年(洪武17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又因宁妃是他的同胞姐妹,因而备受朱元璋恩宠,死于永乐元年(1403年)卒,追赠营国公,谥威襄。《三世家典》载郭英一生大小五百余战,总计擒斩获俘人马一十七万余,身被七十余伤。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