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是:Xn=X+COSA*L Yn=Y+SINA*LA代表方位角已知,L代表计算桩号至起点桩号的长度(要计算),Xn,Yn代表计算点的坐标(已知),X,Y代表起始点坐标步骤是:比如要计算K0+70.000坐标,那么先计算出距离L=70-43.254=26.746,代入上面的公式就可计算出K0+70.000的中心坐标(X(70),Y(70)),因为要计算左边桩,左边桩的方位角A1=A-90度(右边桩为+90度),L1=15米,再次将这些数据代入上面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左边桩15米的坐标了注:上面的公式变为:X(15)=X(70)+COS(A1)*L1Y(15)=Y(70)+SIN(A1)*L1。
全站仪测坐标的计算步骤如下:
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区域内选择一个固定的基准点,并确定其坐标。
2. 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将全站仪与计算机通过数据通信线连接,并确保连接正常。
3. 设置测量仪器:按照全站仪的使用说明,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设置,如检验水平、准直仪等。
4. 进行观测: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观测,将仪器对准目标点,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距离、水平角、垂直角等。
5. 数据传输:将观测的数据通过数据通信线传输到计算机上。
6. 数据处理:使用全站仪的数据处理软件,根据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包括三角测量、坐标变换、校正等。
7. 计算坐标: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值。
8. 进行后续处理: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坐标平差、误差分析、数据展示等后续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全站仪测量坐标时,应注意测量的精度要求,避免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的地形、障碍物等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观测方式和测量方案,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