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利用gnss测量、三角测量、三角高程测量获得珠峰地区基准网、区域框架网、局部控制网及峰顶联测网的平面位置与大地高。
然后,利用精密水准测量与测距高程导线获取各级gnss控制网点正常高。再利用珠峰地区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历年来加密重力测量数据、本次新测的航空重力数据、国内外超高阶重力场模型数据,利用现代似大地水准面确定理论与移去-恢复技术,获得珠峰地区高精度重力似大地水准面。通过gnss水准融合,获得珠峰地区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成果及峰顶高程异常。
最后,峰顶大地高减去峰顶高程异常获得峰顶正常高。通过推算得到峰顶到峰底的平均重力与平均正常重力,然后通过严密正常高与正高转换,获得珠峰顶的雪面正高(海拔高),利用冰雪厚度雷达测量获取峰顶的雪面厚度,把峰顶雪面正高转换为岩石面正高。
珠穆朗玛峰(Mount Everest)的高度是由印度的测量师孪·苏拉达(Radhanath Sickdhar)在1852年时首次量测,他使用当地的测量设备计算出山峰的高度为29,002英尺(8,840米)。
后来在1955年,印度军队进行了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为29,029英尺(8,848米),这个高度至今被广泛认可。
随后,尼泊尔和中国的测量团队也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得出了相近的高度。测量珠峰的主要方法包括测量高度差、使用卫星和地面控制点进行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