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西游记》当中唐僧玄奘法师被称之为唐王御弟,开篇之时他就和当时的大唐皇帝太宗李世民结为了金兰兄弟,其实在史实当中,唐僧这位名符其实的“金兰兄弟”却另有其人,且他和《西游记》中的唐僧义兄李世民还是现实中的生死劲敌,最后还落得一个悲惨结局。今天我们就要来讲一讲这段在“唐僧”玄奘一生中极具悲情色彩的真实故事。
唐僧为求取大乘佛法真经,决心西行万里前往天竺,在大唐贞观元年,他一人在没有得官府通关文牒的情况下,西出阳关,不远千里首先来到了当时的高昌国地界,这个高昌国在长安以西千里之遥,它的王都叫作交河城,也就是汉朝西域车师国的王廷,即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游记》中的火焰山附近)。
当地人习俗男性像满族人一样,在脑后扎起一条大辫子。高昌曲氏为王的时候,曾娶隋朝大臣宇文氏郡主为妻,并号为华容主公,高昌王麴文泰即位,遣使来到唐朝觐见唐高祖李渊,献上了高六寸,长一尺的拂林狗,拂林即今意大利,所献拂林宠物狗能拽着马尾走,还能口衔烛灯为人引路,李渊十分喜爱,这应该算得上是最早对牧羊犬、导盲犬的记载了。
后来秦王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高昌王深慕太宗的威仪,又献上狐裘、玉盘,西域诸国有所动向,高昌必定向大唐通报。太宗贞观四年,高昌王麴文泰亲到长安朝见太宗天可汗,唐太宗非常高兴,对他礼遇和赏赐极为丰厚,高昌王又为其母宇文太后求入宗籍,唐太宗欣然答应,并赐宇文太后为国姓李氏,更改隋时封号,为大唐常乐公主,又赐麴文泰汉姓曲氏(麴、曲同音),忝列中原士族之林,曲文泰大喜过望,对唐太宗感激涕零,从此高昌王在西域诸国之中威震四方。
唐时的这个曲氏高昌国应该就是《西游记》中有虎、鹿、羊三位国师,与孙悟空斗法的车迟国,高昌国在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上,玄奘法师在“西天取经”前往天竺求取大乘佛法的路上途经高昌,并与当时威震西域的这位高昌王曲文泰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结下了真挚且深厚的友情。
当唐僧玄奘步入高昌国时,正是这位高昌王曲文泰,在得知他是出自东土大唐的高僧之后,大为倾慕,因为高昌国崇奉佛法,曲文泰于是对玄奘礼遇有加,将他作为上宾,迎入重阁宝帐,异常盛情地款待。后来玄奘在高昌国宣讲佛法,曲文泰对他更是敬仰不已,便有意挽留他在国中任为国师,可玄奘一心要往天竺求取真经,不肯滞留于此。
曲文泰则与玄奘同吃同住,朝夕相处,百般劝说他放弃西行求法的念头,并对他说:“自从听过您宣法讲经,我就满怀欢喜,盼着您能长住高昌,能让我来供养您终身,我不仅可以供养您,还可以让整个高昌国的百姓都做您的弟子,您别看不上高昌,僧徒再少,也有几千人,我让他们全都手捧经卷,当您的教众信徒!希望您体察我的诚心,别再想着西行啦!”
然而,玄奘对曲文泰的盛情挽留,表现得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明确表达了自已矢志西行求法的意志,并采用绝食的方法以示心志,他连续枯坐三天,颗粒未进,直到第四天气息奄奄,曲文泰大为震动,他本心笃信佛法,见如此高僧若被自己活活逼死,那就后果严重了。于是曲文泰赶紧向玄奘叩头谢罪,并答应道:“任法师西行,乞垂早食。”(你可以继续西行,只要你肯吃东西进食)
最终,曲文泰与玄奘一同跪于佛祖金身像前,并当着太后的面,结为异性兄弟(这个桥段在《西游记》中被描述成唐僧与唐太宗结为了兄弟)。在临行前,曲文泰又对玄奘提出了一个深情的要求:“当你取经回来之时,请务必取道高昌,在高昌停留三年,为我高昌宣讲真经,接受我的供养!”玄奘也深为感动,欣然答应。
在离开高昌之前一个月,玄奘又应曲文泰的请求,为高昌百姓升座讲经,以消灾祛难,每次讲经,高昌王曲文泰必定为玄奘亲执香炉,在座前侍奉,甚至在“高升法座”的时候,曲文泰居然跪在地上,让玄奘脚踏其肩而入座高坛,这在佛教当中是相当崇高的礼节了。
在玄奘离开高昌的时候,曲文泰又为他准备了大量的金银盘缠和马匹骆驼以及侍从二十五人,更重要的是还有二十四封盖有高昌国王印的“通关文牒”(真实的玄奘是从大唐“偷渡”而出,并没有《西游记》中唐太宗的“通关文牒”)。
这使得玄奘在西行的异域诸国途中,几乎是畅通无阻,曲文泰还附有一封写给西突厥叶护可汗的书信,信上写道:“玄奘法师是我的兄弟,要往天竺婆罗门国求法,望可汗就像待我一样对待他,让你西边的各国能够提供驿站和马匹,将法师安全送出国境。”
曲文泰同时为了完成自己一生礼佛的心愿,还交待玄奘务必在途经梵衍那国时,前往王城郊外“天下第一立身大佛”石像前代为朝拜。这尊立身大佛就是如今位于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附近的“巴米扬大佛”,它确实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兴建时间至今不详,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玄奘法师都曾目睹其真颜,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玄奘在高昌王曲文泰如此无微不至送行之下,动情地说道:“就算决交河之水也没有你对我的恩泽多,就算举葱岭之山也比不上你对我的恩情重!”临别相送之时,高昌王曲文泰与玄奘两人抱头痛哭,史书上记载“伤离之声振动郊邑”,一同送别的高昌国百姓也深受感动,无不泣下。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元年从长安出发,年底到达“火焰山”下的高昌王都交河城,大约在贞观四年,玄奘来到高昌王交托的梵衍那国,这个梵衍那国应该就是《西游记》中被九头虫偷走塔中宝物的祭赛国。
史书上记载,“梵衍那国,在雪山之中,人依山谷逐势邑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里,北背高岩,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气序寒烈风俗刚犷。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敬,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此国先王之所建也。又有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城东二三里又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其王每此设无遮大会,卧像东南行二百余里,度大雪山,东至小川泽。”
也就是说当时在阿富汗境内的梵衍那国,百姓崇信佛教,王城外的高山上确有数尊巨大无比的大佛石像,一座立身像高一百五十尺,另一座也高达百余尺,还有一座卧佛石像,长千余尺,这就是著名的巴米扬佛像,然而在公元2001年3月12日,巴米扬大佛却遭到当时塔利班军事人员的轰炸,以致损毁,不得不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遗憾。
玄奘拜别大佛之后,继续前行,不久便抵达了北天竺,在天竺游学达十余年之久,直到贞观十七年,才满载着经文北上东还。而他的金兰兄弟高昌王曲文泰却早在贞观十四年,因勾结突厥顽抗大唐,落得身死国亡,魂归九泉的下场。玄奘再度经过高昌时,此地已再无高昌王国,而是大唐境内的西昌州属地,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高昌国王曲文泰贞观四年进入长安朝贡,也就是依依不舍送走唐僧之后,时过十余载,曲文泰渐渐骄横,竟与大唐劲敌西突厥叶护可汗公然勾结,狼狈为奸,西域亲唐诸国东入长安,皆被高昌所阻,并将诸国朝唐的贡品尽数劫取,有坚定亲唐的小国,曲文泰必定与叶护可汗共同攻击。
唐太宗闻知之后,非常痛恨曲文泰如此反复无常,于是下诏高昌命他入长安议事,曲文泰居然不肯东来,只是派出长史曲雍前来谢罪。唐太宗暂不理会,没想到后来曲文泰又将隋末流亡西域的汉民尽数滞留在高昌,接着又与西突厥无故攻取了焉耆国三座城池,将城中之人悉数掳走,焉耆王亲到长安哭诉,唐太宗震怒,命大臣李道裕专办此事,曲文泰又只好派使臣前来谢罪。
唐太宗怒责高昌使者道:“你们国主数年不来朝贡,一点没有藩臣之礼,又擅设百官之位,僭越大唐天朝之礼,他是想干吗?今年天下万国君长皆来长安,曲文泰依旧不至,那好吧!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子,明年我大唐王师将直捣你高昌,向他问明情由,希望他好好想清楚!”(帝引责曰:“尔主数年朝贡不入,无藩臣礼, 擅置官,拟效百僚。今岁首万君长悉来,尔主不至。明年朕当发兵虏尔国,归谓尔君善自图。”)
高昌使臣回到高昌将话带给曲文泰,文泰竟狂妄地说道:“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邪!”(我是翱翔于天际的雄鹰,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大唐管我不着!),有臣子劝他入唐谢罪,他又说道:“孤既自为可汗,与唐天子等,何事拜谒其使?”(我既然自立为可汗,与大唐皇帝应该是平起平坐的,干吗要去拜见他?)接着又将西域诸国朝唐的贡使统统扣留,一点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唐太宗则再次郑重地向高昌颁发玺书,劝他理清祸福,并催促他入朝。曲文泰则以生病为由拒绝。唐太宗只好任命大将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纠集西域诸国兵力,以薛延陀可汗为向导,准备远征高昌。朝堂之上群臣多数以高昌在万里之遥不便征伐,劝谏太宗不要动兵,唐太宗一概不听,坚决下令出征。
曲文泰听到大唐西征的消息,却对左右说道:“昔日我入朝长安,见到秦川、陇北一片萧条,和隋朝开皇之时没法比拟,如今唐军来讨伐我,若兵力在三万以上,他们必定粮草不济,戈壁沙漠,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就将他们全部都吞没了,如若三万以下的唐军,我还不能抵挡吗?只要坚壁清野,以安逸待劳,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可不料没过多久,唐军十万之众,与西域诸国联军不下三十万,犹如神兵天降,很快出现在高昌国碛口要塞,并破关而入,势如破竹,高昌国大军望风披靡,唐军锐不可当,曲文泰骇然失色,命人前往西突厥求救,叶护可汗闻唐军大至,早逃得无影无踪,曲文泰这才悔恨不已,却已无计可施,只得整日饮酒,惊惧成疾,暴毙而亡,其子曲智盛匆匆继承了王位。
当天晚上有长星坠入城中,照得天空透亮,唐军已集结在高昌王都交河城下,有斥候前来报告大将军侯君集说,曲文泰已死将要出葬,唐军诸将都请侯君集传令攻城,侯君集说道:“不可!天子以高昌王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乘乱伐丧,不义也!非问罪之师也!”于是,只教大军擂鼓前行,交河城中军民远远都能听到唐军声威震天,无不心惊胆寒。
高昌国臣民都劝曲智盛赶紧投降,曲智盛却认为唐军没有乘丧袭城,必定也不会强攻王城,就写信给侯君集道:“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 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不知所以愆阙,冀尚书哀怜。”(得罪大唐皇帝的是先王,天兵突至,先王已死,我继位没多久,希望大将军能可怜可怜我,就此罢兵。)
侯君集回复道:“吾奉诏万里远征,岂可无功而还?汝若能悔祸,宜束手军门!”(曲智盛年幼天真,直教他快快投降),曲智盛居然再不答复,侯君集冷笑自嘲道:“当先取城,小儿何与语!”(跟这样的小屁孩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果断下令攻城。这时西突厥还有小股人马在附近观望,听说是大将侯君集领兵亲至,吓得赶紧回去报告,叶护可汗立马率众往西奔走了千余里,以免被唐军发现追击。
曲智盛自知不敌,只好开门出降,侯君集将曲智盛作为俘虏押送回长安,并在高昌王城刻石纪功,而后班师凯旋。当时高昌国人为迎唐军入城,夹道歌唱道:“高昌兵,如霜雪;唐家兵,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几何自殄灭!”由此可见当时大唐的军威是何等的气势!侯君集报捷,唐太宗大悦,并将高昌国设为西昌州,归安西都护府管辖,世为唐土,从此西域诸国无不称臣纳贡,再无挑衅大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