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介绍一下“月闪”现象。
顾名思义,月闪就是指在地面上观测月球时,发现的月球上偶尔出现的不明闪光。这种闪光一般被认为是来自太空中的物体(比如陨石,人造物)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产生的。
1.成因
众所周知,月球没有像地球一样的大气层,即使是最小的流星体也可以直接撞击在月球表面上。
研究表明,质量在1千克以上的流星体都可以撞击月球产生直径在数米左右的陨石坑,形成月闪被我们看到。
2.历史
最早的疑似月闪观测记录发生在1783年,威廉·赫歇尔(就是那个发现天王星的人)用望远镜观察月球时,发现“月球的阴暗部分,有一处地方在发光。其大小和一颗四等红色暗星相仿”。
3.观测
月闪实际上经常出现,在每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期间,地球与月球共同运行到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轨道附近,此时大量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形成流星,而有些流星体径直撞在月球表面,形成月闪。
2017年英仙座流星雨期间一次较大的月闪。
2009年6月11日,日本“月亮女神号”探月飞船受控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的月闪
2005-2017年间记录到的多次月闪
2019年1月21日发生在一次月全食期间的月闪
以上这些月闪通过小型天文望远镜或者通过照相可以轻松观测到,如果题主指的是肉眼看到,那恐怕只能等大陨石撞击月球了。
不过这种例子也不是没有,1178年6月25日,英国的五个传教士声称看到“新月的弯角突然断裂为两半,断裂初冒出火焰,像血一样喷出很远。”这很像陨石撞击的情况,虽然他们还加上了“月亮像受伤的蛇一样抽搐”,“月亮慢慢消失了”等不靠谱描述。
在七十年代,科学家真的在这些传教士描述的“新月尖角”对应位置找到了一个年轻的陨石坑,焦尔达诺·布鲁诺环形山(Goirdano Bruno),该陨石坑直径34km,很有可能就是那五个传教士看到的撞击事件的遗产。
这种级别的撞击事件发生频率很低,能被人类记录下来可以说是很大的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