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浦壁挂炉故障代码e1(杉浦壁挂炉出现e1怎么解决)

杉浦壁挂炉故障代码e1(杉浦壁挂炉出现e1怎么解决)

首页家电维修壁挂炉更新时间:2022-03-13 14:16:49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528篇原创文章,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5427字,配图23幅,阅读需要16分钟,2021年6月25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专辑“细品二战兵器”,本系列其他文章链接如下,欢迎延伸阅读:

527. 巨兽之亡(20)——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舰(4):航空战舰伊势(下)523. 巨兽之亡(20)—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舰(4):航空战舰伊势(中)520. 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舰清单及简介(4):航空战舰伊势(上)516. 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舰清单及简介(3):特设水上机母舰514. 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舰清单及简介(2):水上机母舰(下)513. 旧日本海军水上飞机搭载舰清单及简介(1):水上机母舰(上)506. 至投降前的日本造平顶船全集及简介401. 聋子的耳朵——日造舰上战斗机的无线电装置小考399. 东线泥坑两兄弟——sWS与RSO396. 《太平洋之翼》:被洗白的源田实和扭曲的343航空队394. 硬核知识——二战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识别标识和编号变迁388. 命运多舛——降日又反美的DD-224“斯图亚特”号387. 捷克老片《坦克旅》,剧情道具皆上品386. 黄鼬傍地走,安能辨我是几型——"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下)385. 黄鼬傍地走,安能辨我是几型——"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上)278. 帝国最后的疯狂,海航局战“雷电”的改型和参战(3)263.雷电(2):这几个鬼子胆大妄为,居然降落到长沙国军机场做了这事259. 零战之父堀越二郎的另类作品:日本海航“雷电”局地战斗机(1)187. 折叠翅膀是个技术活——二战美国航空母舰多装飞机的秘诀

本系列将收录截止日本投降前的联合舰队建成的水上飞机母舰、潜水母舰、早期的装甲巡洋舰、三等巡洋舰和战时的特设巡洋舰。这些军舰很多都是大家伙,虽然设计用途并非在第一线作战,但却是一线军舰不可或缺的力量倍增器。日本海军虽然极端强调进攻,强调“好钢用在刀刃上”,但仍然设计和建造了为数不少的这类“倍增器”,值得关注。

四、可载机油轮“速吸”号(Hayasui)

打造一支现代化海军必然少不了后勤补给舰,即使在极端追求战斗力的日本海军也没有放松海军给油舰的建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被归入海军特务舰(辅助舰)的船只从建造之初就具有军舰舰籍,跟那些从商船改造而来,冠以“特设”二字前缀的半路出家的船只有很大区别。

图1. 1916年5月在吴港的给油舰“志自岐”

图2. 1917年12月9日在吴港的给油舰“剑埼”

图3. 1918年9月20日在东京湾公试中的给油舰“洲埼”

图4. 1920年1月在吴港的给油舰“野间”

简单来说,日本海军的给油舰就是能够伴随舰队行动,并为军舰补充燃料的补给船。为了跟上舰队的节奏,给油船需要具备较高的巡航速度,纵向和横向的燃油补给设备,同时还兼有食品、淡水等物资的补给能力。

早期的联合舰队并没有专门的给油船,这跟早期的军舰燃料主要是煤炭有关。日俄战争之后,海军因为“屡战屡胜”而得到大量拨款,联合舰队得以翻倍式增长,活动范围亦大大增加,新式舰艇对专用给油船的需要也强烈起来。

图5. 这是一张常见的照片,为1935年5月18日在宿毛湾给第2舰队的重巡洋舰“古鹰”号补给重油的知床级四号舰“鹤见”号,注意此时的“古鹰”仍为单装炮

从1915年到1945年,日本海军共开工建造了12个级别的给油船,最早四艘分别是 “志自岐”(Shiziki)、“洲埼”(Sunosaki)、“野间”(Nomami)和“剑埼”(Tsurugisaki),1920年,陆续开工建造7艘知床级(Shiretoko Class)给油船,其中首舰“能登吕”被改为水上机母舰,实际建成6艘。1922年开工的知床级的改进型隐户级(Ondo Class)实际建成3艘。1934年的“丸二计划”中列入两条剑崎级(Tsurugizaki Class)给油舰,但在建造过程中先是被改为潜水母舰,后又直接改成航空母舰建成,就是比较知名的“祥凤”号和“瑞凤”号。因此,在1941年的“丸急计划”中又列入了四艘更新更大的风早级(Kazahaya Class)给油舰。

图6. 油画中的隐户级给油舰1号舰“隐户”(Ondo)

今天要说的,正是风早型给油船中的一条——“速吸”号。

经过前两个级别给油船的验证后,风早级设计基准排水量上升到18300吨,可运载重油10000吨,汽油1000吨,最大航速16.5节,这个速度对于一条补给舰来说已经难能可贵。同时,由于给油舰舰体宽大,又因为是军舰而有不低的航速,非常适合加装航空设施用于搭载飞机,因此,因中途岛海战惨败而病急乱投医的日本海军盯上了这种具备改造潜力的给油船。

图7. “剑崎”号潜水母舰,其列入建造计划时的身份是高速给油舰

图8. 最终改造为航空母舰“祥凤”号,原潜水母舰“剑崎”号

剑崎级给油舰成功改造为航空母舰鼓舞了日本海军的设计人员,这说明了大型给油舰具备改造潜力,不过已经建成的给油舰更换大型化主机提高航速非常困难,反而是改造为航速较慢的护航航空母舰更加现实。值得一提的是,油船改航母绝非日本人的独家专利,美国海军也将桑加蒙级舰队油轮改造为护航航空母舰,而且连原来油轮的名字都没换。

图9. 桑加蒙级护航航空母舰,由西马隆级舰队油轮改造而成

图10. 在珊瑚海被击沉的“尼奥肖”号也是一艘西马隆级油轮

预定建设的四艘风早级给油船分别被命名为“风早”、“韩崎”、“速吸” 和“稻取”。一号舰“风早”号于1941年9月30日开工,1943年3月31日建成服役。随着战争的爆发,原定的2号舰“韩崎”和4号舰“稻取”的建造被取消,3号舰“速吸”(部分资料也写成是2号舰)拖延至1943年2月1日,也就是一号舰“风早”号接近完工服役时才开工,此时,“速吸”的设计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了水上机搭载平台和必要的设备、武器和人员,成为独一无二的载机油轮。

图11. 模型作品,“速吸”号1944年状态,实际服役时未搭载太多飞机

改造内容包括:在船体中部设置一层高出上甲板约5米,长约35米、宽约17米,面积达到600平方米的木质航空甲板,舰桥因此被前移,航空甲板右前方舷侧装有一部飞机弹射器,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日本人的弹射器技术到此时已经颇为成熟。

“速吸”号最初计划搭载7架零式三座水侦(常用6架、备用1架),意图在伴随航母机动部队行动时承担侦察和反潜警戒任务,让航空母舰将更多的舰载机用于发起攻击。这个思路实际上跟日本海军一直以来坚持把侦察工作留给水上飞机,而把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留作进攻和防守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

图12. 模型封面彩绘:“速吸”号给油舰

图13. 模型内配件,给发了零式水侦和流星舰攻,因为舰攻的存在而令速吸具备一定的攻舰能力,但只是看上去很美

“速吸”号的动力装置为1台石川岛式减速齿轮蒸汽轮机,2座舰本式21号重油专烧锅炉,单轴推进输出功率9500马力,最高航速16.5 节,自身装载重油2000吨, 续航力为9000海里/16节。

中途岛海战的惨败后,日本人试图进一步挖掘水上飞机的战斗潜力,以便把水上机也打造成一支能战斗的队伍。这个思路首先体现在新款水上飞机的设计要求上——最好的水上飞机“瑞云”被要求具备俯冲轰炸能力,以零战机体改造的二式水战显得过时之后,后续又开发了“强风”水战。最后,潜艇部队也贡献了自己的创意,安装液冷发动机的“晴岚”实际上也是一款水上轰炸机,可以携带800公斤大炸弹——跟九七舰攻的载弹能力相当。

图14. 本模型作品展示了“速吸”号相对复杂的飞行甲板滑轨装置,舰载机可以逐一滑动到弹射器上弹射起飞,注意弹射轨道偏向右侧的不对称结构

速吸型也被要求提升舰载机的等级和相应部位的设计,以便可以搭载当时尚在开发中的“流星”舰载机,为此特意增加了更多的航空装备,尤其是轰炸机所必须的航空炸弹的携带能力。

不过,再怎么改造,“速吸”作为海军给油舰的本职身份不能改变。如果只是搭载水侦,那么只需要携带航空燃油和少量小炸弹即可,但是搭载续航力和载弹量都大得多的舰攻就不同了,需要更大的航空燃油舱和弹药库。即使经过了优化,“速吸”的载弹能力仍然偏低,舰体内仅能携带够6架“流星”一次出击的载弹量。

图15. 流星原型机,B7A1

图16. 模型细节研究,注意带浮筒的是零式水侦,不带的是流星舰攻,而且这些“流星”可以折叠机翼,下方的专用甲板滑车配合移动飞机

图17. 很多模型作品喜欢把“速吸”和潜水艇做在一起,原因下面分解

1943年7月31日,正式命名为“速吸”;

1944年4月10日,时任战列舰“日向”的副长杉浦经三郎大佐被任命为“速吸”代舰长。4月24号建造完工,入籍佐世保镇守府。杉浦经三郎大佐被任命为舰长。

5月5日,“速吸”与伊-155号潜水艇发生碰撞,推迟到11日从吴港向南方出发进行首次运输任务。

6月11日,到达位于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的达沃市。

6月13日,马里亚纳海战开始。“速吸”向第一补给部队汇合点行进。

6月18日7点30分,“速吸”加入小泽舰队第一补给部队,被任命为第一补给部队指挥舰。

6月20日7时,小泽机动部队与“速吸”所在的补给部队汇合进行燃油补给。13点左右,发现美军航母机动部队的踪迹,“速吸”带领补给部队向西退避。

下午,第一补给部队遭到美军马克·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38特混舰队35架舰载机(7架“复仇者”TBF鱼雷轰炸机,12架SB2C俯冲轰炸机和16架F6F“地狱猫”)的空袭,“速吸”舰桥中弹发生火灾,搭载的水上飞机也随之起火燃烧,死伤者13人。

6月23日,补给舰队返回菲律宾贝克鲁市。

6月26日10点,“速吸”脱离补给舰队,和驱逐舰“响”、“夕凪”两舰去救助触礁搁浅的驱逐舰“雪风”。随后返港马尼拉。

7月10日,“速吸”和特设运送舰“旭东丸”在驱逐舰“响”、“夕凪”、“藤波”的护卫下,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和纪淡海峡于7月17日返航吴港,在吴海军工厂进行修理。

8月1日,“速吸”与“旭东丸”、给油特设运送船“あづさ丸”、驱逐舰“夕凪”组成“速吸船团”,加入ヒ71船団负责向南方运送石油。

8月18日,ヒ71船团通过台湾巴士海峡,同日晚上沿着吕宋岛沿岸航行。晚上22点20分至30分,到达菲律宾拉瓦格近海,船团的护卫航母“大鹰”号遭受美军小鲨鱼级潜艇“石首鱼”号(USS Rasher SS-269)的鱼雷攻击而沉没,当时海上天气恶劣,ヒ71船团在混乱状态下各舰艇分散以各自最高航速逃跑。

图18. “速吸”号沉没时,“蓝鱼”号透过潜望镜拍摄了唯一一张模糊不清的“速吸”的存世照片

图19. 模型彩绘:“速吸”和“蓝鱼”号潜艇同框,日本人很喜欢把冤家画在一起


8月19日凌晨2时25分(日本方面记录是3时20分),美军小鲨鱼级潜艇“蓝鱼”号(USS Bluefish,SS-222)在菲律宾维甘近海北纬17度34分,东经119度24分的位置发现了“速吸”,并对其发射四枚鱼雷,两枚命中。

早上7点18分左右,在北纬17度35分05秒,东经119度38分05秒的位置上,“蓝鱼”号发现“速吸”停止航行,又对其发射三枚鱼雷,全部命中,“速吸”沉没。

1944年10月10日,“速吸”从日本海军除籍。 

性能诸元:
排水量:18300吨(基准)/20000吨(常备)
主尺度:161.1米(全长)×20.1米(宽)×8.8米(吃水)
动 力:1座石川岛式蒸汽轮机,2台舰本式燃油锅炉;9500马力
航 速:16.5节
续航力:9000海里/16节
火 力:2座双联装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前后各一),2座三联装、1座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
载 机:流星常用6 备用1,弹射器×1
运油量:重油9800吨,航空汽油146吨,机械润滑油92吨
其 他:淡水750吨,100毫米高射炮弹药7200发,25毫米高射炮弹药12万发,500公斤炸弹6颗,250公斤炸弹12颗,蔬菜2800人份/2周/20吨,粮食1000人份/1月/57吨,布匹等10吨
舰 员:301人
速吸:1943.02.01在播磨船厂开工,1943.12.25下水,1944.04.24竣工。1944.08.19在吕宋岛附近被美潜艇击沉。

五、可载机油轮鹰野级(Takano cIass)

在1942年6月修订的“改五计划”中,除了要建造20艘大中型航母以外,日本海军还计划以速吸型的改造方案为基础,建造多达15艘可搭载飞机的给油舰,其中7 艘是速吸级,建造编号为第5381~5387号,后续8艘为鹰野级给油舰, 建造编号为5388~5395号舰。

鹰野级继承了“速吸”号的设计思路,计划在其舰桥后方铺设更长的航空甲板,几乎一直延伸到舰尾,便其载机数比“速吸”号多一倍,达到14架,基本上跟正规的水上机母舰相当。舰载机同样利用舷侧的弹射器起飞,配备两部弹射器,起飞效率大增。

图20. 速吸型給油船线图,可见位于右舷的弹射器

鹰野级的标准排水量仍为18000吨,设计航速20节,燃油3240吨,18节航速续航力10000海里,乘员264人。预定8艘同级舰全部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建造。各舰的名字分别是:鹰野“Takano”、潮見“Siomi”、高浜“Takahama”、大須“Oosu”、

大間“Ooma”、竜舞“Tatumai”、塩瀬“Siose”和未命名的第5389号舰 “No.5389”。

图21. 模型上的“速吸”号飞行甲板细节,注意有7个搭载点

如果全部15艘载机给油舰都能够建造完成,加上“速吸”号,总共可以搭载7x8 14x8 = 168架舰载攻击机,相当于2-3艘正规舰队航母的攻击能力,从纸面上看的确是非常可观的打击力量,可是“流星”舰攻的总产量不过114机,连正规航母的舰攻都不敷使用,更别提这些半路出家的油轮航母了。所以说,后期的日本海军不缺航空母舰,缺的是飞机尤其是有经验的飞行员。

关于载机给油舰的运用,日本海军的构想是实施所谓的“飞石”战法。这种战法将大凤级重装甲航母配置于易受敌舰载机攻击的前方,充当前线中继基地,而其他航母及载机给油舰位于敌航母攻击范围之外的后方较为安全的海域,舰载机以轻装状态从后方航母及给油舰上起飞,在重装甲航母上补充油弹后再出发攻击敌舰队,美其名曰“飞石战法”。

图22. 重型装甲航空母舰

图23. 另外一艘重型装甲航空母舰

但是日本没有那么强的造舰能力,重装甲航母“大凤”和“信浓”建成的太晚,首次出战/出航都被美军潜艇击沉,让“飞石战法”无处可用。1944年5月5日,所有的后续载机给油舰计划全部被取消。

也就是说,全部16艘的载机油轮建造计划中,只有一条“速吸”号完工服役,并且没有什么实战出击记录就草草收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