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把前人积累的经验扛在肩上、负重前行;而应该是让孩子掌握高效的学习与工作方法,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轻装上阵、急速前进。
—琢梦的牛哥
一 购物理念进化史
在购物原则上,我和我的父母有本质的区别:可能是由于他们经历过最困苦的岁月,所以他们买东西时,经常首选价格低的;而我却比较关注使用体验,所以往往会选择一些他们认为“比较贵”的东西。
好像是大二国庆节时,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MP3,当时在某“XX者”品牌的柜台前,在销售员天花乱坠的描述下,选择了它们推荐的一款产品,没过多久,发现屏幕有一点儿上翘、按压时能很明显地看出来,于是去了购买时的柜台,销售员说它们不负责售后,有问题要去另外的售后点,到了售后点,工作人员说不能维修,还说不影响使用,而且还保证说不会进灰,结果不到两个月,屏幕内内一层灰,还无法清理出来;于是再也不买它家的东西。
记得当时是陪同学去买照相机,那个品牌在百老汇门口有一个宣传台,就是卖照相机的,它们宣传的是拥有各种功能,价格只有700多,而其它的知名品牌,起步价基本上都在1400 ,最后我同学买了一台1600 的外国品牌。
上大学之前,特别希望自己每次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经历过那一次之后,才对“一分价钱一分货”有了切身体会,人生第一次对“物美价廉”这个词产生了反感。
第一份工作时,有两位同事买了新电脑,一位同事A花了6500块买了一台VAIO,另外一位同事B的某牌电脑,只花了4000多一点,但在硬件配置上,B的电脑基本上都要比A的好一些,刚开始时,B到处说“你看我少花了2000多,电脑比A配置高多了”,话里话外都在嘲讽A花了冤枉钱。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B的电脑开始频繁出问题,基本上每个周末都要和他女朋友从东莞凤岗坐车去深圳维修,于是这就成了当时同事圈里的一个笑话。当时每周只能休息一天,只要没看见B,我们就会问“B在哪儿了”(B住我隔壁),然后就说“和女朋友去修电脑了”,直到我们都离职,B很少和我们一起玩,再也听不到他吹嘘他的电脑配置高了。
2012年,家里要买冰箱,去了县城的商场,当时的冰箱很多价位都在1800-2300,而且买就送很多礼品,我相中的那个品牌,2800元,没有礼品,经过讨价还价,价格降到2750,另外赠送一条价值不超过50块的毛毯。
接下来,销售员说过两天商场有促销活动,到那时买可能更优惠一些。到了那一天,商场里确实人挤人,从一楼到二楼水泄不通,我要买的那个品牌在二楼的一个角落里,除了我们和销售员,那个品牌前面没有其它顾客。价格和赠品和我们之前谈好的一模一样。
我妈妈从一开始就不同意买我选的那个品牌,她的理由看起来很充分:第一,价格太高,没有赠品;第二,她们没听过那个品牌,十里八村也没见谁家用;第三,费电,当时其它品牌都在宣传一级能耗、三天一度电,我家冰箱是二级能耗、两天一度电。
我妈妈的意思是,我们就买别人都买的就行了,而且促销时更便宜、有更多礼品,最后,在我的强硬坚持下,还是买了我选的那个品牌,刚买时,我妈是很生气的。
后来,我爸说“同样的雪糕,我家冰箱里的比我大姐家的冻得硬,刚拿出来咬不动”,“(夏天)村里停电,我家冰箱里的东西冻的很好,邻居家的雪糕都化成了水,在外面倒出来喝雪糕水”。
第二年,我二姐专门给我打电话,说她要买冰箱,我家那款没有了,让我给她挑一款,我告诉她只要认准我说的那个牌子就行了,型号不重要。
到现在,我家冰箱用了将近十年,中间没有出现过任何故障,与后来邻居家三千多的三开门冰箱比也不落下风;我妈偶尔也会在电话里跟我提一下谁家冰箱坏了、谁家冰箱又冻不好东西了。
我的购物理念很简单:经常使用的东西,尤其是电子产品、电器、家电之类的,不用了就“扔”到一边儿,需要用的时候,拿过来立刻就能用,而不是到用的关头经常出现各种毛病,就算调整好了、也非常影响心情。我宁愿多花一点儿钱,买品质可靠的产品。
品牌好、质量高的产品,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但这换来的是非常舒服的使用体验,不用为频繁出现的故障而烦恼,这是无法用钱来 衡量的,或者说是无法用购买时省下来的那一点儿钱所能弥补的。
但现实中,受限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尤其是经历过困苦的老年人,很容易被“低价”吸引,然后成为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主人,不得不忍受使用过程中各种鸡毛蒜皮的烦恼事;
比较可怕的是,有些人习惯了这种状态之后,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只是他们买的东西贵、多花了钱而已。
就像我爸说,我一邻居家的冰箱的冷冻室根本就不冻,但在外面,他仍然可以说“他也是家里有冰箱的人”。
有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习惯了喝凉水的人,会认为世界上只有凉水、没有热水。
二 聪明的孩子是怎么被教傻的
我认为,现在中学的理科教育,与上述类似的现象非常普遍。
有很多孩子,学习很努力,课上认真听讲、记笔记,课下努力完成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整理试卷、错题,课堂小测试成绩也挺好,一至期中、期末甚至其它的更大型的考试,成绩就会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屡试不爽。
在以前培育机构遍地的时候,也有很多孩子补课时课,课堂上题会做、练习题也能做对,但回到学校一考试成绩就变差,遇到大考成绩更差。
但是当家长拿着孩子“不合格”的成绩找到老师时,老师会有各种理由推卸责任,比如
这个类型的题我讲过很多遍、也让孩子做了笔记、改了错,后面的练习也都做对了;这次考试没做对,可能是考前没有复习,可能是没记住解法......
这个知识点我都总结成了口诀让他们背,这个题直接套我讲过的那个结论或模型,直接就做出来了,我讲的时候他学得挺好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做的都挺好的,这次考试没做对,可能是学完没有及时练习巩固,导致本来能做对的题也没做出来。。。。。。
如果你家孩子刚好出现了以下情况之一:笔记没做、错题没更正、课后作业没做、老师要求背的结论或诀窍没背下来或者记错了。。。。。。。那就又给老师提供了更好的、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你看,该讲的我都讲了,是你家孩子没按照要求做,考不好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责任
老师还有两个万能理由:一,你家孩子怯场,在考场上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二,你家孩子反应慢、脑子笨,不适合学理科
很多家长听到以上似是而非的理由之后,很容易信以为真,然后把矛头指向孩子“让你不听老师的话”、“让你偷懒”、“我家娃娃确实是笨,没有人家xxx聪明”。。。。。。
这么说的老师太多了,导致很多家长误认为它们说的都是正确的、老师尽了力、是孩子不争气。。。。。。
好一招瞒天过海之计,坑死人不用偿命、把人卖了还能让人替它们数钱。
我曾经见过一个女学生,性格外向、非常开朗,言谈之中给人一种非常聪慧的感觉。当时我给她出了一道杠杆题,需要画出一个力和它的方向,然后,在判断力的方向的时候,她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是“同反异顺”,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她们老师教给她们一句口诀,让她们背下来、做题时直接套用,如果记不准就先写下来再套,当时我就特别震惊,一个没有学过物理的普通人,都能快速判断出来:怎么用力才能让杠杆平衡下来,用手稍微模拟着扯一下就能正确判断出来的问题,老师却要求学生去套什么“口诀”,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就这样被越教越傻了!一个天才,也许就这样被埋没了,父母眼里的希望之星,可能再也升不起来了!
那个孩子,据说是当地最有名、升学率最高的私立学校的学生。
如此名校名师,都能光明正大地坑人于无形、葬天赋无痕,可想我们的理科老师的平均水平有多堪忧,多少孩子的天赋被无情埋没?
若非亲身经历,万难相信。
其实,前面那些老师的理由,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三 学生一考就废的真正原因
假设:父母为了让孩子茁壮成长,天天让孩子吃好的、喝好的,每天吃了喝、喝了吃,如此往复,却对孩子消化不良、吃什么拉什么的现象视而不见,孩子慢慢就会开始厌食,直到什么都吃不下、变得骨瘦如柴。
这样的事,几乎不会在现实中发生,但类似的事情,却在教学中随处可见。
现在的很多老师,早已丧失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精神和能力,应试教育下,让很多家长和老师误把“题海战术”、“填鸭式教育”当成取得高分的唯一捷径,孰不知这恰恰是让孩子“谈理色变”、“畏理如虎”的元凶,这种教育理念遗害深远,很可能波及孩子的整个人生。
老师为了让孩子能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成绩,脱离教材,深研考纲,把知识点分门别类、无限细化,总结出各种题型、考法、答题技巧、模板、套路、诀窍等,一鼓脑儿塞给学生,扬言“只要学生把我讲的东西都记住了,考试很容易拿高分 ”云云,实际上这不过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这些老师,很多都是要求学生背和做题,很少能给学生充分的解释,学生理解不了,就只能死记硬背,做题时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生搬硬套,做没做对,心里一点儿谱都没有,既不知道为什么错、也不知道为什么对。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
置疑、思考在理科学习中极其重要,对高效学好理科的作用无可替代。
我们都知道吃的食物需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被身体利用,但很少有家长和老师能意识到置疑、思考的巨大价值,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 背诵、做题非常容易量化和考核:孩子背多少、记住多少、题做没做、做多少、做对多少,一查便知;当家长因为孩子成绩差而兴师问罪时,这些白纸黑字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挡箭牌:该讲的讲了、需要背的要求背了、需要练习的要求练习了,你家孩子不听课、该背的没背下来、需要做的题没做,考不好是孩子的问题,不是老师的责任。
而思考很难做到这一点,你无法判断孩子是在深入思考、还是在魂游天外;如果让家长看到了或者被学生误传了,老师就会有理说不清;如果学生成绩不好,老师更无力辩解;
2. 它们信奉“熟能生巧”,认为只要孩子多做题,自然就能考好,考不好就是学生偷懒、不努力,或者天赋不行、不适合学理。
熟能生巧可能是培养熟练工人的最好方法,但绝对是教育学生的最差方法。
让学生思考对学生大有益处但不能实质化,对老师的潜在危害巨大;而让学生多背多做题,表面上无害,实际上又对老师有巨大的利好;一个人不可能从早到晚一直吃吃喝喝,总有吃饱喝足再也吃不下的时候,而学生却可以从早到晚一直背、一直做题。
所以,很多老师都不会主动要求学生思考,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允许学生问“为什么”。
释疑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告诉学生某个理论的内容是什么非常简单,认字就行,但如果想要给学生解释清楚“某个理论为什么是这样的”就非常困难了;
告诉学生某道题是怎么做的是非常容易的,会读、会写就行,老师甚至都不需要自己会做,因为有标准答案,但如果要告诉学生“解法是怎么被找到的”就很难了,我觉得起码有一半的老师都不知道解法是怎么找到的,让它们给学生解释“解法是怎么找到的”,无异于问道于盲。
所以,如果你有认真去听一些老师的课,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的,它们其实不是在讲课,而是在说课:把教材上的理论读给孩子、把问题的答案读或写给学生。
如果不用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模板、套路、独家绝技、秒杀技巧装点门面,学生很容易识破它们教学无能的本质,但有了“套路”的加持,它们又很容易被看成“厉害”的老师,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总结那些模板、套路,并不需要太多精力:早起从网上download一下,早上第一节课就可以用,难题都有现成答案,实在不行,照着答案往黑板上抄就可以了。
为什么孩子做作业能做对、考试就做错?
原因很简单:课堂上的练习题,一定是用老师刚讲过的模板、套路或诀窍做的,学生根本不需要分析、思考、选择,直接无脑套就行了,换个小学生一样可以做到;同样,课后的练习题,一样是用老师当堂讲过的那有限的几个方法做的,挑出正确的方法也没什么难度;
“问题的一再重复能形成很强的错觉,让你以为新学的本领正迅速提高并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
学生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复习题都做对了,于是,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觉得“学生学会了”,而一到考试,尤其是大考、重要的考试,比如统考、模考、中高考等,立刻被打回了原形。
原因非常简单,平时的小测验、学校组织的考试,绝大多数试卷都是用现成的考题东拼西凑成的,几乎不会有学校会自己出新题,所以,大部分题学生都见过或者脸熟,甚至有些老师(尤其是以前机构的测验),为了让学生考个好成绩,会故意出一些非常简单的题和一些课上讲过的、或学生做过的原题,有时候还会故意放宽评分标准,在各方刻意的安排和配合下,学生考出好成绩并不奇怪。
但越是重大的考试,越容易出现新题型、新考法,因为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寻找一个问题的解法,所以,当他们发现老师教的方法都“套”不上的时候,学生直接就傻掉了;就算是老师讲过的题型,他们也不一定能识别出来,因为他们不会遇到原题,也几乎不会遇到老师讲过的题的简单变形,学生需要从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二十个非常相似的模型或套路中,选出那个正确的,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最重要、最难的一步,老师没有教过、学生也没有真正练习过。
学生在学习时都是老师直接拿给他们用的,学生平时的练习,不过是把老师挑好、拿给他们的零件安装到老师指定的位置,至于零件是怎么挑的、为什么要放到那个位置上,老师没有教、学生也没有学,因此,到了考场上,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挑,所以,我们会经常听到学生说“某个结论或诀窍没记住/记错了,所以这道题做错了”、“这个题老师讲过,但是方法我忘记了,所以没得分”。。。。。。诸如此类;
理科知识之间都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很多内容都是可以忘记的,而这时候往往又很难忘记,就像一个纺织好的大网,学生不需要把整个网都背在身上,需要的时候,顺着网线很快就能找到需要的那个结,不需要的时候,哪用管它是在水里还是在沙滩上呢?
根本就不存在没记住、记窜、记错的情况,教会学生怎么通过分析、推理、尝试找到问题的解法,在考场上就算学生忘记了某个具体的解法,从头再开始推一遍就可以了,几乎不会出现“因为忘记某个方法而没做对题”的情况。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很多家长和老师,却把他/她们当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的地窑,把“它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一鼓脑儿塞进去;
每个孩子天生就具备学好理科的巨大潜能,家长和老师没有找到正确的发掘方式,却反过来责怪孩子天赋太差、太笨。
现实情况让人极为痛心,但更可悲的是 很多家长根本没有正确的意识,无数孩子的天赋仍然在下沉直到再也无法见天日,家长们 仍然打着“为了孩子好”、“爱子女”的旗帜,做着深深伤害孩子的事。
理科老师的水平有多差,看看这道全网都是错误答案的竞赛题
人非圣贤,给错答案、做错题是非常正常的,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网上能给出错误答案的理论解释?
同一类竞赛,同类型的题,如果你觉得上面视频的官方答案是正确的,那么下面这道题的官方答案就是错误的。
初二物理:老师能把理论讲清楚,新生直接做竞赛题,也易如反掌!
下面是2019年江苏宿迁中考数学的填空压轴题,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想到的解法
疑似官方的解法,方法虽好,但学生很难通过分析、推理找到,除非学生见过类似的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