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档位的数字小,而对应的是高温档。即1档设置的温度比3档的温度高。高档位(低温档)比低档位(高温档)耗电量多。
在冬天,室内气温也很低,与冷藏室温度差不多,这样冷藏室的温控器就不能动作,压缩机长时间不工作,冷藏室是没有问题,可温度在-18℃的冷冻室就不能起冷冻作用了,冷冻室内的食品就会融化,容易变质。
所以在冬天,温控器应该放在最高档7的位置,并要将温度补偿开关打开,以确保冷冻室能够达到-18℃。
在夏季,室温很高,冷冻室内的温控器能频繁地启动压缩机工作,所以温控器一般放在2-3位置就可以了。
想起了一句很极端但是很有道理的话:不开最省电。这句话从另一个极端来看,也是一样:开到温度最低最费电。把这两句话这种一下,就得到了我们的结论:设定温度越高,越省电。
机械设定温度的冰箱,一般是七个或五个档位——档位越高,设定温度越低。显示屏直接设置温度的就不用多解释了,“℃”前面的数字越小,温度越低。
为什么设定温度越高越省电
冰箱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冷藏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压缩机启动,开始制冷。冷藏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压缩机停止。
在压缩机启动的过程中,冰箱耗电——压缩机停止后,冰箱耗能极少,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压缩机启动的时间、频率,决定了冰箱的耗电量。
有两方面因素可以决定压缩机启动的时间和频率:
1.冰箱设定温度越低,冰箱的保温能力越差(冰箱内外温差越大,保温越差),压缩机启动频率越高。
2.冰箱设定温度越低,冰箱内部需要的冷量越多,压缩机启动时间越长。
因此,当我们把冰箱的设定温度定到最高温的时候,最省电!
但是
当我们把冰箱设定成最高温时(1档)可能会发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室温也许比设定温度还要低——设定温度一般在0~10℃,1档的温度就是10℃。当室温小于设定温度时,冰箱的压缩机就会一直不工作。
这个时候耗电量固然很低,不过冰箱不制冷了,与储藏柜又有什么区别呢——对冷藏室影响不大,不过冷冻室里的冰就会融化。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还需要时常调整冰箱的设定温度——让设定温度略低于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