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饼铛500瓦(商用电饼铛5000瓦)

电饼铛500瓦(商用电饼铛5000瓦)

首页家电维修电饼铛更新时间:2022-03-30 21:56:43

姚月海和妻子乔彬书在河北沙河市二十冶生活区市场边上经营家常烙饼店,物美价廉口感好,童叟无欺讲诚信,每年能盈利5万余元。姚月海今年51岁,永年县大北汪镇人,24岁起跟随爷爷学习祖传的烙饼,一干就是27年没间断。2005年春,姚月海携妻子来到沙河市二十冶街心公园东北角靠一辆三轮车、一个煤火炉支起了简易的烙饼摊。如今经营13年的买卖生意兴旺,回头客不断,供不应求。

经过十多年发展,烙饼摊有了固定的门店。姚月海的妻子乔彬书,51岁,在店里是老公的唯一助手。2005年就跟随老公来到沙河市经营烙饼,慢慢学会了烙饼的全部手艺,老公有事回家她也能独当一面。

一般情况下姚月海负责和面、擀饼,妻子乔彬书负责烙饼,二人手脚麻利,配合默契,每天要和两袋面(100斤),烙50多张家常大油饼。姚月海说,烙饼关键在于和面,首先烫面时加入适量的食盐,醒面30分钟后按照二比一的比例放入干面粉在大盆里开始和。面团经过反复的揉捏一直到不沾手,能整体拿起来为止,然后就可以擀面烙饼了。

他们家的饼要在擀饼时几次抹上花籽油,上饼铛烙时也要正反面抹油,这样出来的饼软和口感好,常温下放到第二天再吃也不会发硬。

2017年10月初,姚月海响应环保要求主动淘汰沿用了10多年的煤火炉子,投资1000多元购买了一台5000瓦的电动恒温电饼铛。虽然用电比烧煤火每天多耗费了13、14元钱的成本,但是他卖的饼分毫未涨。姚月海说,成本增加了一点儿不算啥,咱也不能在价格上让老顾客替咱买单。

姚月海说:在沙河经营的十多年间,我烙的饼很受附近居民的喜欢,有很多老顾客每天都要来买饼。大多数顾客也不多买,就买五块钱的,最多十块钱,也有的老人就买两、三块钱够自己吃一顿就行。每天都要卖130多斤饼,每斤4.5元,除给预定的饭店留20斤外,110多斤要全卖给居民,一天下来能有500多元的入账,但是我们从来不亲自收钱找零,都是由顾客自己往钱盒子里放钱,自己找零钱,他们信任我,我也相信大家,历来如此。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来买饼,自己在往钱盒子里放钱找零。

一位中年男子要了5块钱的饼,自己掀开钱盒子放进5元钱纸币,姚月海则在一边忙着给他称饼。那男子说,吃惯了姚师傅的饼,几顿不吃就想。

一位小女孩在钱盒子里自己找零钱时,姚月海的妻子则在忙着给另外一个顾客称饼。

姚月海转身拿了一个装饼用的食品袋,一位妇女正在往钱盒子里投币。这种相互之间的信任已经成为姚月海卖饼的习惯。“如果我从顾客手中接过钱,然后再找零钱,一来我的手要和面擀面饼,接触钱币肯定不卫生,二来耽误顾客的时间,饼基本是现烙现卖,就这也供不应求。”姚月海说。

天已渐黑,附近的街铺都亮起了灯光,一位女青年来买饼,姚月海让她自己投币找零。

姚月海2005年春携妻子来到沙河市卖烙饼时就靠一辆三轮车、一个煤火炉子,条件十分简陋。2007年12月30日下午,摄影师就曾拍摄过他,那是的他才41岁,留着小平头,头发乌黑浓密。而如今十年过后,对比最近拍的图片姚月海头发已经花白。(浪击天鸭摄于2007年12月30日)

十年前,姚月海是在街头摆摊烙饼。他说,那时烧煤炉子火用铁饼铛,烙饼比现在的电饼铛快许多,3分多钟就能烙好一张饼,每天能烙三袋面,卖70多张大饼。看看这翻饼的一瞬间,凌空而起,没几年功夫做不出来。(浪击天鸭摄于2007年12月30日)姚月海夫妇有三个子女,都已成年,一个女儿在北京务工,其他都在永年县的老家,而他两口子已经习惯了在沙河烙大饼的生活,在二十冶生活区租了套民宅居住。

他们每年除了回老家春耕夏收秋种外,都在忙饼店的生意,他们要是歇业一天,就有很多居民不知道该吃啥。他们说,现在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愿意学烙饼的,嫌这买卖太受苦也不挣钱,这祖传的手艺有一天就要失传啊。(浪击天鸭摄于2007年12月30日)(头条号:浪击天鸭 图/文 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请关注“浪击天鸭”了解更多信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