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号的一场暴雨,席卷了整个郑州。一小时的降雨量相当于把一百多个西湖的水量倾入郑州。洪水肆虐,积水从平齐脚腕,到齐膝深,再到齐腰深,人们被困在洪水中,几乎寸步难行。郑州市内的交通、水电、网络一度瘫痪。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省肿瘤医院中的肿瘤病人被暴雨堵住了去路。
7月20日的河南省肿瘤医院门前
暴雨中的一晚肿瘤医院门前的积水很深,几乎没了膝盖。肿瘤病人和家属被困在了医院里。
傍晚时,李阿姨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里的病房里,有些焦躁,病床上躺着她的老伴,肠癌。病房里停了电,她也没存食物,她走到了住院楼一楼,看着面前到小腿的昏黄积水,不敢再上前。不能去抗癌共享厨房做饭,医院里的食堂进了水,也停了电。
医院食堂
她自己倒没关系,“主要是躺在床上的老伴要吃饭啊。”好在医院的护士非常热心,送了李阿姨一些面包和方便面,还有几袋营养粉,让她冲给老伴吃。
以往,许多肿瘤病人的饮食都有赖于位于医院不远处的抗癌共享厨房。
7月20号下午,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淹没了共享厨房前面的道路,1米81高的店主张广兵比着自己的大腿说:“都到我这了。”共享厨房自开业以来,第一次迎来了没有客人的情况。
大雨从抽油烟机的排烟管道里灌进来,落在了桌子上一个个电磁炉上。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店内的人反应过来后,赶紧将电磁炉往不漏水的里屋搬运。这次暴雨,屋里56个电磁炉几乎被泡坏了一半。临近傍晚,厨房里断了电,一片黑漆漆的。
肿瘤病人和家属没有像往日一般前来,店里只有张广兵和他的母亲、魏兴江、魏兴江的妻子和一对儿女、王战胜和他的母亲八个人。这天夜里,和许多被困在工作单位的郑州人一样,他们被困在了店里和黑暗里。
在信号彻底失去之前,张广兵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妻子在一家电梯公司上班,也被困在了单位里。
望着下个没头的雨和不断上涨的积水水位,张广兵几乎一夜未眠。
戴绿色腕带的人7月21日晨,大雨逐渐淅淅沥沥起来,变成了小雨。恢复工作逐渐展开,屋外道路上的水有了消退的趋势,但仍旧没了膝盖,不远处的未来路隧道有工人在用抽水泵抽水。肿瘤医院院区的积水消散得很快,已没不了脚踝。
21号午间,一些病人和家属们重新从医院中走出,趟着水来到共享厨房想做饭,但是厨房里停电了,做不成,他们只好失望而归。张广兵一行人的家离共享厨房有10公里远,路远水深,考虑到老人和小孩的安全,他们决定在厨房里再待一晚。7月22日早,郑州市内金水区开始恢复供电,共享厨房开始营业。直到22日晚上,在共享厨房整日整夜地待了三天后,店主们才回了家。
到了7月23日,一切已经恢复如常。到了饭点,共享厨房又回到了以前人声鼎沸的状态。
一清早就有人过来,这时候来是为了避开中午做饭的高峰,也有的是因为病人想吃饭的时间不确定——病人饿了,家属就得出来做饭给他们吃。
王战胜和张广兵的母亲是共享厨房来的最早的两个人,他们五点就会来到厨房,开门,熬粥,准备葱、姜、蒜等做菜的配料,“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口,他们等着我们把粥熬好,可以及时把粥带回去给病人吃。”王战胜的母亲说。
王战胜的母亲
来共享厨房的大部分人戴着绿色的腕带,这是他们作为病人陪护的证明。
他们既有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的,也有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共享厨房离这几个医院都不远。少数人戴着蓝色的腕带,这意味着他们是病人,没有人陪护,需要自己照顾自己。
小丽正在锅里煮着山药、荷包蛋和猪肉,一会还要煮青菜。她已经来共享厨房两个月了。她的父亲患了食管癌,对吃的要求很高,“食物里不能放油,调味品也不能加,只能放盐,外面买的不可能按这种标准去做。”她准备煮好后把食物放进厨房提供的破壁机里打流食。她先把荷包蛋捞了出来,“鸡蛋煮老了之后不好打,会有很多沫沫。”
店主张广兵、魏兴江、王战胜一早就在店里忙活着,从魏兴江的抖音里获悉电磁炉被淋坏的消息后,第一批10个全新的3500w的电磁炉已由好心人送来。
在病人做饭期间,店主们也没闲着。有的病人家属是做饭新手,不会炒菜,或不会使用电磁炉,会向他们求助。有的是店主看不过去,就上前搭把手,“不收费,属于义务帮忙。一天要做个五六十份。”张广兵说。
张广兵有时会帮着病人家属杀鱼。先把它敲晕,然后用刀刮鳞,再剖开鱼肚子把内脏掏出来,掏内脏时,张广兵把脸别过去,不敢看,“我以前都不会杀(鱼),没杀过(鱼)。现在我不得不杀(鱼)。还是太血腥了,所以我现在或者就不看,或者闭着眼弄。”
午饭过后,下午三点多光景,阳光洒落在地面上,天空仿佛从没有倾泻过暴雨,只有路面的泥泞提醒着人们前几天骇人的雨景。
病人家属都走得差不多了,厨房重新恢复了宁静。灶头上只烧着两个锅,是魏兴江妻子支的,一个做的是青椒鸡蛋,另一个是土豆鸡块,“从老家带来的鸡,孩子们想吃,但在家没空给他们做,就带过来烧给他们吃。”
店主几个人拥在紧挨着共享厨房开的卖菜小店里。卖菜小店里卖鱼、卖菜也卖粮油调味品,病人家属可以直接在这里买到新鲜的食材,享受一站式服务。
这是共享厨房店主们从以前的农贸市场里带出来的一个店家。“就想着让肿瘤病人方便些,不用再跑去其他地方买菜。”魏兴江说。这一整个店面的租金都由共享厨房承担,然后再以很低的价格租给蔬菜店,“我们只收他们一个月1000多块”。而共享厨房整个店面的租金一年足足有14万。
魏兴江觉得现在的菜还是卖的贵,“在保证店主一家老小的生活费够之外,要是可以再便宜些就好了。这样还能给肿瘤患者减轻一些压力,问题是没有便宜的供货渠道。”
大家坐在小凳子上或者大米袋子上,吃着迟来的午饭。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的10点多才吃,然后就是下午这一顿。大家吃着饭,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和清净。
正吃着,来了一个戴金链子的大哥,他皮肤黝黑,衬衫紧贴着身上的肌肉,冲魏兴江说:“我想做碗面,加个青菜和鸡蛋,你帮我做好不好?我不会做。”此时魏兴江碗里的饭只吃了两口。
金链大哥的岳母在肿瘤医院做化疗。
“什么病啊?”笔者问。
“不知道什么病,我负责拿钱就行了。”金链大哥憨憨一笑。
魏兴江匆匆扒完了碗里的饭,向厨房深处走去。
肿瘤病人的守护者
店主魏兴江曾经也是一名肿瘤病人家属,他的妻子在几年前患了淋巴癌,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吃饭难。“有一次我给我媳妇买了小米粥,她尝了一口,说碜得慌,感觉不干净,我也尝了一口,真的是很难喝,后来就扔掉了,没喝。”后来魏兴江就经常去王战胜的共享厨房里给妻子做饭吃。那时有一家共享厨房的店主不想干了,而魏兴江妻子治疗后经常要来医院复查,为了方便复查,也方便妻子饮食,还能赚点钱生活,魏兴江索性就把这家店盘了下来,也开起了共享厨房。
和魏兴江的情况相仿,店主张广兵的父亲当时在胸科医院做心脏手术,父亲吃不到特别营养的饭菜,想要为和父亲一样的病人服务,这是张广兵开店的原因。
店主王战胜最开始开的是一家小吃店,与其他两个合伙人不同的是,他的家里并没有激励他开共享厨房的病人。他开店时,经常有肿瘤病人过来借锅做饭,纯粹为了帮助他们,他就将炸货店改成了共享厨房。“但是病人太多了,根本帮不完。”与张广兵和魏兴江的健谈相比,王战胜有些沉默寡言,大部分问题都是张广兵和魏兴江回答的,而王战胜只是又强调了一句:“我是三人里面最早开共享厨房的。”
张广兵妻子一直都不支持他做共享厨房,她觉得这件事不挣钱,丈夫回到家还一股油烟味。
“现在还是不支持吗?”笔者问道。
“现在不反对,不反对就是支持。”张广兵苦笑道。
像他的微信名“但行好事”一般,一年365天张广兵都待在共享厨房里,过年也不休息。
下午四点多,一个病人家属来到厨房里用砂锅给病人熬药。
“医生让熬两遍,我就熬一遍就行,给你10块钱。”她对魏兴江说。
“你熬几遍都行,就是为了让你们把病治好,多熬几遍也不多收你钱。”
魏兴江劝着她,摇摇头。从厨房里走出来,对笔者说:“这里的病人实在是困难,很多治到最后,倾家荡产,我不知道还能怎么样帮助他们,前两天有病人家属朋友圈发了水滴筹,她的老公生病了,得了食道癌,现在她的儿子又得了白血病,需要几十万做移植,他们还有个女儿,为了给她哥哥看病,一个人打三份工,送快递,帮老师改作业,还去奶茶店兼职。但根本是杯水车薪。我就捐了两百块钱,我就只有这个能力。”
他提到,前段时间有病人家属说要自己带锅来,说想只交电费,为了看病,他们家里已经花了一百多万了。魏兴江就让他免费做饭了。后来他跟魏兴江说,一开始医生都让他放弃,现在病人已经有些好转了。“真的替他高兴。”
魏兴江现在还欠别人十五六万,妻子生病前,他正在老家盖房子,当时借了些钱,妻子生病又借了些钱,一共借了四十多万。妻子得淋巴瘤的同时期,魏兴江的一个姑姑得了早期胰腺癌,他就劝姑姑来河南省肿瘤医院这边治疗,魏兴江楼上楼下跑,同时照顾两个人。后来姑姑治好出院了,魏兴江还在陪妻子化疗,念着魏兴江家的情况,每次他们来医院,姑姑都会转账给魏兴江1000块钱,虽然微薄,却也是一份心意。
“早年间我开共享厨房时,那时候店的租金没这么高,我还能赚到钱,把欠的债还了很多。我那时候每天四点钟起床,5点钟准时到店里,开始熬稀饭,有人打电话给我让提前帮他们炖好鸡蛋羹,我就帮他们炖。从早上干到晚上,有时要干十七八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天工作二十多个小时,几乎不睡觉那样干,他们都说我好像机器人一样。”共享厨房的装修也是魏兴江自己搞的,说话间,他正在用螺丝刀修厨房一条坏掉的电路。现在的他,每天也是店主三人中来的最早的一个。“没办法,我要照顾我媳妇,让她多休息休息。”
“慢慢还吧,我还是想着先把这个共享厨房弄得更正规一些,先把这个店盘好,先解决病人的问题,再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来共享厨房的肿瘤病人都是一波一波的,在医院住了两三个月,然后回家,过段时间再回医院化疗或复查,待上个几天或者半个月,就又走了。和共享厨房的缘分也只限于那几天。
有的病人康复后,会再回到共享厨房,看一看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地方,买一些鸡蛋或牛奶感谢一下店主。还有的病人会打电话回来,告知自己已康复的近况。也有的病人,病没治好,但也没有再过来了。
共享厨房常年累月、雷打不动地开着,但是张广兵并没有特别相熟的病人。“基本上都是新人,也不好意思去问人家,毕竟肿瘤这些病也不是什么特别光彩的事。”
每天11点左右,张广兵都会在抖音开直播,通过直播的形式让人们更真实地看到这个厨房,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关注抗癌共享厨房,帮助这些肿瘤病人。
以前他希望可以把共享厨房开满郑州、开满河南、开满全中国,但是现在的他向现实屈服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