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为什么老是烧烧停停呀(电磁炉总是烧一会就自己停)

电磁炉为什么老是烧烧停停呀(电磁炉总是烧一会就自己停)

首页家电维修电磁炉更新时间:2022-01-21 21:05:49

1、《赛马女孩》:15年的专注,奠定了墨尔本杯的冠军。

创办于1861年的墨尔本杯(Melbourne Cup),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赛马比赛,全程3.2公里,难度等级最高,被誉为“让澳大利亚屏住呼吸的赛事”。

米歇尔·佩恩,出生于1985年,是家里的10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一生不想做别的事情,就想做赛马手,而且是赢得墨尔本杯胜利的那种。然而,在墨尔本杯上百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女性获得过冠军,这从来都是男人的天下,就连女骑手也是几十年才出一个。

马歇尔的父亲是专业的赛马教练,在父亲的培养下,几个哥哥姐姐都是赛马手,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马歇尔从小就对赛马有着极其的热爱,7岁就立下了要成为墨尔本冠军的目标,15岁开始接受专业的赛马训练。

2009年,24岁的马歇尔获得了一级赛Troorak Handicap冠军,2010年在一千坚尼比赛中夺冠(The Thousand Guineas),2015年,获得了墨尔本杯冠军(Melbourne Cup)冠军,成为了墨尔本杯155届历史中的第一位女骑手冠军。那年米歇尔30岁。

赛后米歇尔接受采访说,那些认为女性不够强的人都可以滚蛋了,我们打败了世界,证明了自己。

米歇尔的故事,被誉为澳大利亚版的《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同一类型的故事: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不懈努力,并收获了不起的成功。

我们会被她实现伟大理想时的高光时刻而感动,但正如《摔跤吧!爸爸》,父亲在送二女儿去国家体育学院训练时说的话“别忘了,你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

我们看得见她们取得的伟大胜利,但更要看得见,这一路她们是怎么过来的。她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专注,是一个伟大的力量。

米歇尔,从小在赛马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从15岁开始正式训练,到30岁取得墨尔本的胜利,在15年的专业训练中,马歇尔经历了3200场比赛,361场胜利,7次从马背跌下,16次骨折。

作为一名女性,她本身没有那么多的骑好马的机会,甚至连骑马的机会都没有。参赛资格,也需要经纪人不懈的努力才能争取。

参赛过程中,没有女士专用的更衣室,没有女士专用的泡澡堂,处处受到排挤和不公平待遇,但这依然没有阻止米歇尔继续赛马。

她从不挑马匹血统,有比赛就去参加。甚至有一次为了争取一次比赛的机会,马主要求在不到1周时间内减重6斤,她也绝不含糊。

她不谈恋爱,拒绝做其他工作,每天三点起床,坚持泡在赛马场上。

从马背跌下,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马歇尔的姐姐就因为从马背跌落而不幸去世。

有一次马歇尔从马背跌落至重伤,大脑严重受损,以至于连说出自己的名字都无法完成。她回答不上来自己的名字,却能对任何一届墨尔本冠军和马匹的名字,甚至赢得冠军时的着装都对答如流。正如他父亲和医生打趣说“你至少问点她感兴趣的话题”。

跌落后,医生建议不能再做剧烈运动,必须好好保护头部,否则将可能导致全身瘫痪。但这依然没有阻止马歇尔离开赛马。她积极复健,半年后又重返赛场。

父亲告诉她,想要赢得墨尔本杯比赛,需要的不仅仅是力量和速度,考验的更是骑手的耐心。在比赛中耐心等待那个稍纵即逝的突破口,抓住它,就能赢得比赛。与其说,这是一场速度的较量,更是一场对于耐心和专注的考验。

在追逐墨尔杯的过程中,米歇尔倾注了足够的专注。她被怀疑过,被否定过,被偏见裹挟过,甚至在刚开始之初,无论怎么努力,依旧“屡战屡败”过。

但无论遇到的是什么,它们通通败在了米歇尔的“专注”之下。永远不要小瞧“专注”的力量,也正是因为专注,米歇尔获得了墨尔本杯如此伟大的胜利,改变了155年墨尔本没有女性获得冠军的历史。在长期的时间变量里,“专注”可以创造出了不起的成绩。

2、锅炉效应:想喝热水,专注去烧一壶比烧多壶更容易做到。

在职场上有一个理论,叫做“锅炉效应”。何为“锅炉效应”?就是指,每个人在职场上工作晋升,就像是在烧水,水的热乎劲,就是名和利。你手里的这壶水有多少温度,取决于你烧水用了多少功力。

人与人不同,有的人天生是大功率锅炉,烧水很快。有的人是电磁炉,虽然没有大功率锅炉快,但持久去烧,也还是可以烧开水的。而有的人可能只是个煤油炉。烧2年也没烧开一壶水。

在职场中,大多数人常常把工资的提升寄希望于选工作上,不喜欢就换,做不好就换,经常跳槽。自己本身可能就是个小煤油炉,总换工作,总去不停的重新烧水,自然是一壶水都烧不开,也就造就了现在的职场困境。

其实与跳槽相比,最容易升职加薪的技巧是:专注。大神级别的人往往是先天聪明,后天专注。而很多职场人士往往先天没有大神的高智商,后天更没有大神的专注。所以,在职场上当然做不出成就。

锅炉效应告诉我们,在职场中,我们不可能获得大神级别的智商,但我们能可以做到专注。想要烧开一壶水,不管你是多大多小的功率,只要一直烧,总会烧开。但如果烧烧停停,耗费无限的能量和无限的时间,水还是烧不开的。

我有个好朋友,在家备孕带娃,闲着没事做,就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问她是想做会计吗,她说先考个垫底的,结果考了5年也没考下来。眼瞅着二娃又要来了,又在家备战起了考法律。考来考去,最终也没能找到可做的工作,只能在家里继续当着全职太太。

我朋友的状态,在职场上不是个例。大多数人对待自己的事业不专注,“骑驴找马”,做着A工作,心里想着跳槽到B。有的人1年换3-4份工作,有的人同时做好几份兼职,有的人考了好多的证书,有的人在一个行业做两年做不好,又换了另一个行业,做不好然后又换行业去做。

这样的状态,就是典型的掉进了“锅炉效应”的坑里。“锅炉效应”告诉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功率。即使是用煤油炉烧水,只要一直烧,也还是能喝到热水的。关键就在于“专注”于一个壶,别断火。总是换壶,就会重新从冷水开始烧。

就像米歇尔,她经历了3200场比赛,只有361场胜利,获胜率也就10%而已。10场比赛,也就赢了一场,这样的接连重创打击,大多数人早就要“换壶”了,但米歇尔没有。她还是在继续烧这壶水。

3、利用锅炉效应,专注去烧一壶水

锅炉效应告诉我们,想在一壶水上努力,可以从下面两个方向努力:

(1)发掘自身优势特长,烧“相对天赋”那壶水。

孙圈圈说,天赋不是只有天才才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相对天赋”。比如在A方面比在B方面强,那么A方面就是你的相对天赋。

所以,如果某项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就一定要沿着那个方向走。在别的工作上,我们可能只是个小煤油炉,但是在和我们的相对天赋对口的工作上,我们可能就是个大功率锅炉,烧水可以开得更快!

(2)若没发现自身特长,就赶上哪壶烧哪壶。

如果你的工作既是你擅长的又是你喜欢的,固然好,但如果你还不了解自己,也没发现自身的特长,那就要踏下心来,赶上哪壶烧哪壶,接受自己可能就是个小煤油炉的现状,告诉自己,如果这壶水也烧不开,就喝不上热水了。

切勿偏偏自己是个小煤油炉,还心比天高,看不起工作,总换壶烧水。

写在最后

一位奥运会冠军说,我获得奥运会冠军,用尽了我生命的极致。没有哪壶水,是可以轻易烧开的,如果你想要烧开你梦寐以求的那壶水,我们就必须“专注”得倾尽全力。

天下没有烧不开的水,只有不给力老灭火的炉子。

人性的急躁,让我们总是高估短期收益,低估长期收益。我们太急于求成,想象不到长期的专注在时间复利下的魔力。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做我所爱。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足够幸运找到自己所爱究竟是什么。不能做我所爱,但我们至少可以爱我所做。不管做什么,先专注的烧着手上的这壶水。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