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国产电视机(第一批国产电视机牌子)

第一代国产电视机(第一批国产电视机牌子)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8 08:01:06

将近年关,你可能会问身边的朋友:今年的春晚你还看吗?他们可能会说不看,你也会默契地附和一句:我也不看。但是每年居高不下的春晚收视率都会让我们彼此怀疑对方是不是又偷偷看春晚了。《爱情公寓》中有这么一个片段,主角们齐齐吐槽春晚是“审美后疲劳,疲劳后继续审美”。昔日“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春晚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春晚变成了如今的模样,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长大了?春晚的存在对于当今的社会和我们而言,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一、春晚是怎么来的?

春晚是春节联欢晚会的简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春晚是指各个单位开展的联欢活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各地方台的联欢晚会其实也叫春晚,狭义上的春晚是指由中央电视台开展的联欢晚会。

春晚可以追溯到1956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春节大联欢》,那年大联欢的参与人员很复杂,既有作家、演员、劳模、科学家、战斗英雄,还有众多的工商业者。其实从这些人员的身份就可以看出,这届大联欢背有某种象征意义。1955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国家越来越朝着正轨驶去,在当时的人们看来,1955年就是一个转折点。

1956年“春晚”现场

因此,在 1956年节召开这么一场联欢晚会,联合各界人士,凝聚人心,显得十分必要。参加这届联欢晚会的成员,有华罗庚、钱学森、梅兰芳、郭沫若、侯宝林、老舍、巴金等等,每一个都是大腕,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佼佼者。1956年联欢晚会虽然规模小,但节目形式很丰富,有戏曲、相声、歌舞和魔术等。

钱老

类似1956年这样的小型春晚后面其实还举办过,不过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后来这样的活动也一度被叫停。直到1978年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为了鼓舞人心,刚刚恢复的中央电视台决定举办一次“迎春文艺晚会”,导演除了邓在军以外,还包括后面的《西游记》导演杨洁。这届联欢活动采用了电视机直播,并且大胆创新,突破了过去十年里一直被视为“禁区”的领域,例如香槟、交谊舞等元素出现在春晚中,昭示着时代更加开放包容。

但是1978年全国上下能够拥有电视机的人家寥寥无几,真正对大众产生巨大影响的是1983年春晚,这一年春晚也普遍被视为历史上的第一届春晚。1983年距离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五年时间,国内变化迅速,新风尚、新气象席卷整个中国,各式各样的文艺娱乐活动重新复苏,中央电视台为了迎合时代变化和人民的娱乐需求,结合前者的经验,做出了在当年春节举办春晚的决定。

1983年除夕夜晚上8点,春晚准时开始,当时围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这个形式新颖,充满年味和欢声笑语的节目深深吸引,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节目会连续播出30多年,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回忆,还年年创下收视率新高。

第一届春晚的开头

二、第一届春晚有多经典?

筹办一届春晚,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在头年的六七月份就要选定导演,在10月份就要开始制定方案,元旦过后就要开始集中彩排。从时间上看,一届成功的春晚基本上需要筹备大半年。相比之下,1983年春晚就显得仓促,甚至是草率了。1982年底,当时中央电视台台长王枫才找到当年的春晚导演黄一鹤,两人一合计就开始了春晚的准备工作。那年的春晚有多草率呢?直到春晚开始前十天,才将联欢活动的名字确定为“春节联欢晚会”。而那年的春晚连一个专门的主持人都没有,只有报幕员。

首届春晚导演黄一鹤

1983年的播出地点也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场地,而是当时中央电视台600平米的演播厅,因为演播厅过于狭小,舞台和观众席离得很近,演员都是坐在观众席里,表演时上台,表演结束后就直接坐回观众席观看节目。

就是略显仓促草率的第一届春晚,却在春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第一届春晚形式十分大胆,导演黄一鹤建议采取由观众打电话点节目的形式,由观众选出呼声高的节目,做到了真正的与民同乐。而现在我们与春晚的互动最多也就是扫码抢红包,想要打电话点节目?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不过由观众点节目的形式可把一些演员累得不轻。当年春晚伊始,先由赵忠祥和相声艺术家侯宝林讲话,介绍完众多到场嘉宾之后,演出在歌唱家李谷一的《拜年歌》中正式拉开帷幕。《拜年歌》之后,就是著名相声演员马季、赵炎带来相声《山村小景》,轻松诙谐的相声加上马季等艺术家高超的表演艺术,让整个会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捧腹大笑。一个相声说完,你以为演员就可以走了吗?不能。因为马季、赵炎等人表演的相声实在太受欢迎,在表演完《山村小景》之后,两位相声艺术家又相继表演了《小小雷锋》《说一不二》等相声。一连三个相声,都快把春晚开成马季等人的个人专场了,幸好在表演完《说一不二》之后,马季终于下场休息了一会儿。但没想到,在临近零点的时候,马季又被观众想了起来,于是他又和姜昆合力表演了一个相声,不过因为零点钟声响起,该相声并没有说完。

马季(右)

马季不是当夜唯一一个被累坏的相声演员,姜昆也被累得够怆,他先是和王景愚一起表演了哑剧《吃鸡》,随后又被观众喊上台和李文华一起接连表演了三场相声,分别是《错走了这一步》《对口词》和《战士之歌》。除此之外,侯耀文也多次登台表演,表演时长长达30多分钟,相声几乎成为第一届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

姜昆

能与相声相抗衡的节目形式也只有歌曲了。那一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一经播出就取得了空前成功,在当年票价一毛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亿的票房成绩,这放到今天依然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在当年的春晚上就由著名歌手郑续岚演唱了《少林寺》主题曲《牧羊曲》。之后郑续岚又接连被观众送上舞台演唱了《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等金曲。

左一为郑续岚

当年最令人喜欢的歌手要数李谷一。春晚刚开始,李谷一就演唱了《拜年歌》,之后在零点之前她一直未再登台,直到零点过后,李谷一又上台演唱了《春之歌》《问声祖国好》《一根竹竿》等五首歌曲,超越了之前的郑续岚。

紧接着,有不少观众打电话要求李谷一唱一首《乡恋》,但这个要求却让春晚导演黄一鹤陷入了犹豫。因为《乡恋》是李谷一在1980年唱的一首歌,当时这首歌受到了许多批评,被称为“靡靡之音”,一度被禁。在如此重大的场合,播放这样的“禁曲”,犯了政治错误怎么办?后来黄一鹤回忆说:“因为这是禁歌。禁止的东西如果在电视里播出去,特别是在春晚上播出,那是捅破天之罪。”尽管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但一些阴影还是在人们的心里挥之不去。

李谷一

于是黄一鹤请示了当时在场的国家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这位吴部长是一位开明之人,在犹豫一阵后还是拍板满足了观众这个要求。于是李谷一顺利上台演唱了《乡恋》。一首《乡恋》扫清了过去陈腐的风气,也让李谷一百感交集。之后,李谷一又和他人合作表演了歌曲对唱《刘三姐》和京剧对唱《牛皋招亲》。李谷一一人表演了九个节目,撑起了当年春晚的半壁江山,这在今天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李谷一成为春晚史上神话般的存在,也是唯一的神话般的存在。

吴冷西(右二)

三、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

现在再来看第一届春晚,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仓促的准备,由观众来点节目,一个演员表演七八个节目,这在现在的晚里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就是这些不可能的因素成就了1983年春晚,使其成为春晚史上最独特的一届春晚。

春晚形式在随后的春晚中逐渐固定下来,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春晚形式。春晚很快就要迎来了“四十而不惑”的年龄阶段,在这将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春晚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大众习惯,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全民习俗。过去的春晚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场面,在小品上,朱时茂、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宋丹丹、冯巩等人的小品经久不衰,至今看仍令人开怀大笑;在歌曲舞蹈上,费翔的《冬日的一把火》、刘德华的《忘情水》、王菲和那英主唱的《相约1998》等等,都成为了当时万人传唱的金曲;在魔术表演上,自然要首推刘谦和董卿组合,那句“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让人记忆犹新。

冯巩

但是春晚近几年貌似迎来了油腻的“中年危机”,让人提不起兴趣,甚至在春晚开始前网络上就出现了“磨刀霍霍向春晚”的现象。难道是因为春晚一成不变,落后于时代了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春晚近几年无论是在节目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歌舞小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问题和呼声,还采用了分会场形式,让各地百姓都能参与到春晚狂欢之中。

但是不得不说,春晚或许就是败在了太过于紧跟时代潮流。为了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年轻的一代,希望迎合观众新陈代谢,与时代接轨,于是众多流量明星走上春晚,那些春晚的老观众们对这些流量明星不甚了解,觉得越来越看不懂春晚了,于是便与春晚产生了隔膜。况且现在的娱乐方式如此丰富,并不像之前只有电视一种娱乐手段,在年轻人看来春晚并不是必需品,看或不看并不是他们一定要做出的唯二选择,其他更加有趣的娱乐形式在吸引着他们。

赵本山 宋丹丹

分会场的形式固然扩大了参与春晚狂欢的公约数,但是盛大的场景、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形式,在彰显盛大狂欢的同时,又让人觉得空洞乏味,这个时代或许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宏大的场景,缺的反而是一些别具匠心、触动灵魂的东西。

因此,如今的春晚在紧跟时代潮流,追求时尚、流量、科幻和宏大之时,将春晚原本的人文关怀放到了靠后的位置,一些略显僵硬、模式化的节目逐渐取代了昔日细心雕琢,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节目。春晚希望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但却不明白自己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春晚的老观众渴望从春晚中找到“爷青回”的感觉而不得,这或许就是春晚越来越不受待见的原因。

春晚该何去何从

文史君说

从第一届春晚到如今的春晚,春晚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口碑却越来越差,这或许和春晚发展太快、太大,太追求形式上的新颖有关,在发展的过程中抛弃了那些能够直击心灵的东西,让人觉得无所适从,也无法适从。但是春晚毕竟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年年居高的收视率也昭示了春晚的潜在生命力,但是下一步春晚该何去何从,考验着春晚策划者对时代、对人心的把握。

参考文献

郭镇之:《从服务人民到召唤大众——透视春晚30年》,《现在传播》2012年第10期。

陈佳丽:《“春晚”的文化解读与发展思考》,2010年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