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电视连续剧农村(60年代末农村电视连续剧)

50年代电视连续剧农村(60年代末农村电视连续剧)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12 15:45:51

1965年6月26日这天,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正在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当他向毛主席提到一组有关全国医务人员分布,以及医疗经费使用的数字时,毛主席的脸色越来越沉重。

等钱信忠说完后,毛主席站起身,用十分严肃的语气说道:“这卫生部已经不是人民的卫生部了,改成老爷卫生部好了!”

毛主席

毛主席到底听到了什么,会让他如此动怒?原来,主席这次生气的背后,是一系列困扰了中国很多年的问题……

中国广大农村地区 历来医疗条件堪忧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在中国分布广泛。而广大农民,很长时间以来更是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

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却始终非常落后。从医生到药物,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稀缺状态。多少年来,无数生病的农民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小病还好,大多数人挺挺也就过去了;可一旦遇到大病,很多人便无计可施,只能苟延残喘,能活一天是一天。很多不幸的农民,就这样被病魔无情地吞噬了生命。

上世纪50年代的农村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和政府对这一情况十分关注。他们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试图解决这一绵延数千年之久的历史遗留问题。

从发展中医到派城市医疗队下乡 毛主席多次指示

事实上,农村地区的医疗困境之所以长期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当地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太少,从而无法给广大患者提供帮助。

面对这样的局面,毛主席十分关切。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认为与西医相比,中医需要的医疗器械比较少,行动上相对方便。并且,中药也比较便宜,很多农民都可以负担得起。因此,国家可以大力发展中医,从而方便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在1958年,毛主席亲自作出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整理、提高。”这段时期里,国家对中医学非常重视,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进行扶持。

但要培养出一名合格的中医,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仅如此,很多学有所成的中医,最终都留在了城市中的医院里。这样一来,农村地区的医疗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看到发展中医取得的成效有限后,党中央又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法。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从城市派出医疗队,前往广大农村去给乡亲们看病。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要求城市里的各级医院组建医疗队,去农村进行巡诊。1965年1月,毛主席又批转了卫生部组织医疗队去农村基层的报告,号召广大医务工作者行动起来,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帮助农村患者。

看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后,许多国内当时的医疗专家纷纷热烈响应。一时间,从儿科专家周华康、到胸外科专家黄家驷,再到著名妇科医生林巧稚,都投身到了前往农村的医疗队之中,给广大农民朋友送去了温暖和关怀。

林巧稚

从当年1月到6月,全国共组织了近3000名城市医生,去乡下进行巡回诊疗。广大医务工作者干劲十足,热火朝天。

可即使这样,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医疗队的人数比较少,并且每次去农村,只能前往当地的两三个乡镇;其次,医疗队自身只能够轻装简从,无法携带大型医疗器械,也难以将各个专科的人员都带齐,从而难以应对农村居民纷繁复杂的各类疾病;第三,在医疗队下乡期间,医务人员原本工作的各个医院不得不对人员重新安排,而农村则要为医疗队的食宿问题大费脑筋,这些琐碎的事项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很多地方组织医疗队下乡的工作,没有能够长期坚持。很多医务人员都是满怀热情前去,去了农村后才发现有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久而久之,当初的热情自然也就消磨殆尽了。

于是,虽然从党中央到很多医务工作者,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广泛存在着。

50年代的农村

而对此洞若观火的毛主席,既充满对农民群众的同情,也积攒了很多无奈与不满……

毛主席听到汇报后怒不可遏 卫生部遵照指示在农村培养卫生员

1965年6月26日这天,毛主席积攒多时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向他汇报工作时,说到了下面一组数字:

“全国现有 140 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9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去了75%。”

这组关于当时全国医务人员与医疗经费分布使用情况的数字,让毛主席听了如坐针毡。他当即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怒色,用十分严厉的语气高声说道:“看这个样子,卫生部是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里,主要都是老爷,广大农民都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这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者老爷卫生部,或者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钱信忠

毛主席这一番言辞,犀利得一针见血,将当时国内医疗资源的极端不平衡现象鞭辟入里。钱信忠没想到毛主席会这样生气,只得在旁边连连点头称是。

毛主席接着说道:“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要培养出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让他们去给农民们看病。”

钱信忠当即向毛主席保证,自己一定会迅速着手办理。很快,卫生部便召集众人,对毛主席发出的指示进行研究。由于这一天是6月26日,因此卫生部把毛主席的这一指示称为“六二六指示”。

就在大家抓紧时间思考对策之时,一个多月后,毛主席再次召见了钱信忠。这一次,两人讨论起在农村培训卫生员的事情。

关于培养卫生员的构想,毛主席是这么说的:“书读得越多,可能就会越蠢。我们现在在农村实行的那套医疗方法,在那里根本行不通。之前想出的培养医生的办法,也只适合城市,可现在中国有5亿多农民啊……”

毛主席

毛主席紧接着又说道:“依我看,医学教育需要改革了。要想当医生,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的书,高小毕业后再学3年就够了,以后还可以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嘛。把这样的医生送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太大,也总比那些骗子和巫医要好,况且农村也养得起嘛。

在这番谈话中,毛主席主要说到了培养医生的两个条件:一是需要高小毕业;二是学3年医学。钱信忠立即把主席的指示谨记心中,回去后便向各地发出通知,告诉大家去执行。

就这样,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培养农村卫生员的轰轰烈烈的运动。政府对当地有条件的公社进行大力扶持,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卫生院。与此同时,卫生部也对农村一些有文化的青年,着手进行医学方面的培训。

毛主席的指示 催生出“赤脚医生”

在对农村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进行培训方面,上海市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1965年夏天,就在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发出后没多久,位于上海川沙县的江镇公社,便办起了医学速成培训班。

这个速成班一期4个月,学习内容包括一般的医学常识,以及对常见疾病的简单治疗方法。而从这里结业的学员们,则会回到公社成为一名卫生员。

在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中,有一位名叫王桂珍的女子。她虽然连中学都没有上过,却在学习医学知识时十分刻苦。

王桂珍

后来王桂珍回忆道:“当时老师讲的很多东西,我一开始都搞不明白,像那些化学元素符号之类的……但我很能吃苦,老师让我们晚上9点熄灯睡觉,我就会拿着一个小手电筒,在被子里继续看书,一直看到12点……”

俗话说:勤能补拙。王桂珍虽然基础不好,但由于学习十分认真,她不久后便掌握了很多医学知识。从培训班归来后,她便成为了江镇公社的一名卫生员,也是全公社最早的卫生员之一。连同她在内,江镇公社的第一批卫生员共有28人。

其实此时的这些卫生员,还不具备必要的行医能力。当地的农民生了病,也都不会去找他们看。毕竟,农民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这些仅仅学了4个月的年轻人,还是很难去信任。

于是,这第一批卫生员中的大部分,都只能去做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至于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可与其他人不同,王桂珍此时却主动背起了药箱,走村串户地前往农民中间,给需要帮助的人看病。

一开始,农民们对她的医术十分怀疑,普遍觉得要当医生需要经过好几年,她这样的能行吗?可一方面王桂珍的态度十分热情诚恳,另一方面很多人确实饱受疾病折磨,便决定姑且一试,看看这女孩子是不是真有本事。

而对待不同的病人与病情,王桂珍也非常耐心与善解人意。一个病人的牙疼了许多都不见好,王桂珍提出给他进行针灸。对方听了觉得会很痛,便连连拒绝。

此时王桂珍现身说法,先给自己扎了几针。病人一看这个年轻女子都这么不怕疼,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便鼓起勇气同意接受针灸。很快,自己的牙痛便神奇地消失了。

就这样,在一次次成功的医治后,王桂珍的名声大了起来。很多当地生病的农民开始主动找她,成为了生病群众心中的救星。

王桂珍

在为广大群众积极治病的同时,王桂珍也会在农忙时参与劳动,可谓看病劳作两不误。不仅如此,她还与同伴在村里的土地上种了很多不同的中草药,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助当地老百姓看病时少花钱。

与此同时,在江镇公社中,另一位名叫黄钰祥的男医生也饱受当地农民的好评。

与王桂珍不同,黄钰祥早在1953年就从苏州医专毕业,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60年代初,他与妻子一起被分配到江镇公社的卫生院工作,已经为这里的民众治了好几年病。

黄钰祥

而在“六二六指示”发出后,黄钰祥便积极投身到为公社培养卫生员的工作中。而王桂珍,便是他在培训班里的学生。

一时之间,黄钰祥与王桂珍这一对师生,获得了当地农民的交口称赞。由于这里多种植水稻,农民劳动时都是光脚下田的。因此,在他们的观念中,“赤脚”与“劳动”,就是同一个意思。

而因为王桂珍在农忙时,也会去做一些农活。久而久之,当地人开始把她称为“赤脚医生”,意思是做医生的同时,还会进行劳动。

但直到此时,“赤脚医生”这个后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词,依然只局限在这个小地方里。

直到三年后的1968年,几名记者的到来,才让这个词开始传遍全国。

这三年里,王桂珍和黄钰祥的事迹,一直被当做典型进行宣传。这一天,上海市派出几名记者前往川沙,对江镇公社进行调查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们敏锐地发现,王桂珍与黄钰祥二人的事迹,正与毛主席三年前的“六二六指示”紧密结合。身为新闻工作者的他们,立即决定把采访成果写成一篇调查报告。

在这份调查报告里,记者们把毛主席三年前的指示与这二人的故事深入发掘,通过生动活泼的笔法进行描述,并第一次将当地农民特有的称呼——“赤脚医生”,写进了标题里。最终,这篇名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成功出炉了。

同年夏天,全国知名的上海报纸《文汇报》,在重要版面刊发了这篇文字。文章发表后,迅速引起很大反响,并吸引了北京宣传部门的注意。

赤脚医生

1968年9月,《人民日报》与《红旗》杂志都对这篇调查报告进行了全文转载,使其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赤脚医生”这个叫法,让当时的很多人感到耳目一新。

毛主席注意到“赤脚医生” 下令推广到全国

很快,这篇调查报告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9月14日,当他看到《人民日报》上转载的这篇文章时,立即读了又读。

在仔细看完后,毛主席又在报纸上进行了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

有了毛主席这句话,“赤脚医生”迅速在全国推广起来。从此,它成为了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生的特有称呼。不仅如此,按照江镇公社的经验,全国各地都纷纷效仿,众多“赤脚医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

事实上,后来这些“赤脚医生”里,不仅有农村青年,还有许多当时下乡的城市知识分子。由于人才的不断涌现,农村的医疗环境迅速出现了改观。农民们生了病,再也不用大老远去县城医治了,往往直接找附近的“赤脚医生”就可以解决。

毛主席

不仅如此,农民们找他们看病时,需要的费用一般由公社来出,基本不用花什么钱。这样,他们对这项政策便更加拥护了。

虽然进入80年代后,“赤脚医生”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在历史中作出的贡献,是值得后人铭记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