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经常看到有条友对改开前后农村情况的争论,可能有些人没在农村生活过,也没种过地,仅仅从电视剧或小说中所看到的就对六七十年代的集体生产生活做出不贴合实际的定义,我生于六十年代,老家甘肃天水山区,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地带,气候干旱,靠天吃饭,我记得的生产队大概情况分享给大家。
一 土地及粮食收成情况 :土地百分之八十为山坡地,粮食产量全凭老天爷说话,遇到干旱 颗粒无收,肥料全部是人畜粪便和草木灰肥,后来有了一种叫氨水的化肥,气味很大,用汽油桶从供销社氨水池拉来,再用瓦罐钻个小孔一滴滴施入地里,农药只有敌敌畏,粮食作物夏粮主要是小麦,山地亩产平均二百斤左右,川地五百斤左右,秋粮以玉米高粱土豆为主,如果风调雨顺,秋粮产量还是比较高的,我记得有一年我家分了一千五百多斤洋芋,菜窖快满了,还有一定数量的大萝卜,能吃到第二年。
二 按劳分配 :你挣的工分多,你就分到的粮食多,有人说集体时期大锅饭,养懒汉等等,都是瞎猜的,你不参加劳动,就没有工分,没有工分不给你分粮,就连偷懒也有人监督,再说在那个年代懒汉是娶不上媳妇的,我记得有一个人挑肥时在粪筐里垫了很厚的纸壳,粪筐看上去很满,其实只有半筐,让队长发现后把粪筐挂脖子上站在地头,开了三小时批斗会,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偷懒了。有人说包产到户后劳动力效率提高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也是没有依据的,生产队时期除集体土地外,每家每户还有自留地,都是精耕细作,收成和队里的地差不多。
三 集体收支情况:生产队除粮食作物外,还有瓜果园,饲养的牛羊骡马等,我们队那时候还有个小企业硝厂,从土里提炼做火药的原料,收入好的生产队七十年代初就有了手扶拖拉机,柴油机带动的磨面机抽水泵等。在深挖洞 广积粮 备战备荒为人民号召下,队里最大的支出是交公粮,公粮征收非常严格,队里收拾的再干净也要过粮站的大风车,那时公社的粮站很大,交公粮高峰期队伍排了五六里地,大库装满后,粮站临时修建了像草垛一样圆形库,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当年粮食产量情况。
再说说劳动力使用情况,为了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运动,各生产队要抽调精壮劳力去参加其它大队的会战,多少会点泥水活的抽调到提灌渠工地,还有一部分要挖防空洞,生产队留下的基本是老弱病等,中小学生农忙时都要去支农,我那时候还小,参加了红小兵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去各个会战工地演节目,大哥是民兵排长,每天上工地时背着冲锋枪,扛着铁锨出发,休息时他们还要练习瞄准拼刺刀等。所以说,那个年代劳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前年我回老家,能种果树及粮食的地基本都是七十年代修的梯田,没修的都退耕还林了。
今天就说这么多,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