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乌鸦上尉
最近香港的TVB电视台
公布了2018年的十大剧集
咱们内地的《延禧攻略》
成为了香港去年的收视冠军
上尉不由得想起来
这部在去年火遍全国的剧
也被日本引进了
不过日本的电视台很奇葩
他们把剧名改成了
《璎珞·紫禁城燃烧的逆袭王妃!》
燃烧?逆袭?
……
这名字,一股浓浓的中二风扑面而来
不过你还别说
日本人的风格就是特别中二
还经常带有一些浪漫情怀
最近几年里
日本从我们这里引进的古装剧
都被改成了这种风格
比如《甄嬛传》被改成了
《宫廷争霸女》
海报上配的字是:
宫廷剧的最高杰作
终于登陆日本!
《琅琊榜》被改成了
《琅琊榜,麒麟才子起风云》
左边还配了一行小字:
超越孔明的谋士!
还有《妖猫传》这部电影
本来因为电影里有日本的空海和尚
很适合引进到日本
但是最后,他们还是改出了一个
极为中二的名字
——《空海·美丽王妃之谜》
配的小字是:
天才和尚挑战杨贵妃之谜!
还加了一大堆浮夸词
什么绚烂、豪华、空前绝后
生怕人家觉得不够夸张
我:
不光是电视剧
日本在放体育节目的时候
也喜欢给我们中国的选手们
起一些中二爆表的绰号
比如世乒赛的时候
日本电视台就做了一个
日本队对中国队的预告片
在预告片里,日本人把我们称为
“最强乒乓帝国!”
张继科被称为
“帝国的绝凶虎”
马龙化身为
“帝国的破坏龙”
大满贯传奇张怡宁变身为
“最强女王张怡宁”
还有奥运会的时候
中国队的游泳健将们
也逃不过被日本电视台取绰号的命运
屡破纪录的孙杨被叫做
深海的大魔王——孙杨
帅气的宁泽涛变身为
“东海的龙太子——宁泽涛”
洪荒少女傅园慧变身为
“愤怒的大海啸”
他们还用上了
非常热血激昂的配音
愣是把中日乒乓球对决
解说出了一种
决战紫禁之巅的感觉
我:
就连我们朱日和军演
蓝军旅的旅长满广志
也成了日本论坛里的
帝国的陆军之花
朱日和的绝凶虎
满广志旅团长阁下
这还不算完
日本人也不只是对中国人这样
日本有点名气的政客
也都被日本网友们起了外号
比如安倍的祖父岸信介
因为作风放荡,行事奇葩
被叫做满洲之妖、昭和的妖怪
安倍因为处理宗教问题不当
被网友叫做
“自灭党教主——安倍晋三”
我:
日本人为啥对“中二外号”
这么执着呢?
其实,这还要从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说起
在咱们古代的时候
日本文化免不了
要受到中国文化的辐射
有时候,日语能表达的意思有限
想表达得有内涵、有深度些
经常得借助中国的汉语
在唐朝的时候
日本人要借鉴中文
就是通过读中国的唐诗
图:日本嵯峨天皇手书的白居易诗
唐诗是日语借鉴中文的第一个工具
因为是通过诗歌学习的
所以日本的文字表达
免不了变得很浪漫、委婉
图:这本《文华秀丽集》,是日本首次尝试
用更精炼、艺术化的文字表达情感
后来到了明代
中国的话本小说
又传到了日本
日本的文豪就提倡:
“看小说学汉语”
而他们选的第一部“汉字教材”
就是。。。《水浒传》
俗文之书虽多,但如能读通《水浒传》,其余则势如破竹,故《水浒传》可作唐话的教习之用。
——日本江户时代大儒荻生徂徕,1705年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
不是个个都有绰号吗
哎,日本人就把这个习惯给学走了
图:严格地说,传入日本的“水浒传”
是南宋说书人整理的这本:
《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
在日本人写的《水浒传人物事典》里
作者就考证过
以前日本人起绰号
总喜欢用外貌、所属阵营
但梁山好汉的绰号
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用历史人物、神话怪兽
再加上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什么小李广花荣啊
青面兽杨志啊
黑旋风李逵啊
赤发鬼刘唐啊等等等等
《水浒传》传入日本之后
梁山好汉们起绰号的法子
让日本人耳目一新
开拓了日本“绰号文化”的思路
图:这位日本作者,对梁山好汉外号的考证非常详细
于是,日本人一发不可收拾
在日本战国时代
无论是统治一方的大名
还是大名帐下的武将
都开发了自己的绰号
日本大名的外号
一般都是“地名+霸气的生物”
比如“奥州之龙”伊达政宗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美浓的蝮蛇”斋藤道三
“东海的巨人”今川义元
而武将的外号
一般都是“鬼或虎 姓氏或出身地”
为啥前面用鬼作前缀呢?
因为大家都怕鬼呗
比如,“鬼半藏”服部半藏
“鬼武藏”森长可
“虎加藤”加藤清正
还有就是各种“第一”、“无双”
最牛的叫“日本第一”、“战国第一”
实力次一级的
就叫“西国无双”、“东国无双”
图:西国无双立花宗茂
他们把自己的绰号写在军旗上
用来壮声势
彰显人物的地位和勇猛
让对手害怕自己
不敢轻易打自己领地的主意
到后来甭管是哪个村哪个店的
也都学了这一套
搞出了什么“越后第一”、“信浓第一”
照这么算,上尉我在东北老家
也能整个“蛤蟆塘第一”
到民国后,侠客和他们的绰号
在中国的市场就比较小了
然而,“绰号文化”在日本
反而遍地开花
成了重要的宣传噱头
比如日本军部有个军官
叫做阿部规秀
他的绰号叫“名将之花”
就是日军宣传部门搞出来的
图:阿部规秀开花没开几天,就被八路军炸死了
另一个日本军官
山下奉文的绰号“马来之虎”
也是日本宣传机关的杰作
因为日本媒体觉得
这种绰号朗朗上口,生动形象
非常方便读者记住
后来,他们还给八路军起
让士兵照着背
日本记者波多野乾一
专门编了本《延安水浒传》
他按八路军将领的能力、性格
对照水浒传人物故事
搞了个“延安108将”
于是,华北日军说起八路军
都记得是:
及时雨毛泽东、智多星周恩来
玉麒麟朱德、大刀彭德怀
一直到现在
日本的绰号文化都长盛不衰
咱们奥运选手的“中二”绰号
就是这么产生的
在我们看来
这些绰号可能有点中二
还略微有点尴尬
但是在日本人看来
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
有人也忍不住学古人吟诗作对一样
偶尔玩一玩还挺浪漫的
我们自己有时候也这么干
比如去年冬奥会的时候
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夺冠
因为他的表现太出色了
咱们央视的解说员在点评时
化用了《洛神赋》里的词句
把羽生结弦的高超技巧
讲解得跃然纸上、无比生动
他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周期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他取得今天的成就,值得全场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的回馈。
——央视解说员 陈滢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日本
一位日本网友自告奋勇
把解说词翻译成了日语
虽然这翻译不太准确
也少了中文的韵味和内涵
但还是把一群日本观众
看得如痴如醉,兴奋不已
刚发出来几分钟,就有2万多点赞
日本新闻还专门做了报道
大多数的日本观众都在感叹
中国语言文化的丰富
居然能有这么优美的表达
有的夸起了中国的历史积淀
还有的要求,日本转播时
一定要把咱们的解说员请过去
给日本电视台做个示范
其实,不管是唐代的古诗
后来的绰号
还是羽生结弦的解说词
其背后反映的
都是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
我们强盛时
日本学习我们
近代,中国实力衰弱时
我们也曾以日本为“文化窗口”
通过他们学习外面的先进知识
图:清末的留日中国人里,走出了一大群革命元勋
科学家、文学家,推动了中国的进步
汉语里有个概念,叫“日语借词”
是日本翻译了外国文献后
我们又从这些日语词拿来
用在汉语里的
汉语里这样的词
大约有700多个
图:“共产党”一词,即是直接用的日语词
而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中国文化随着经济腾飞
抖音、电视剧、游戏等产品
让中国文化有了新的面貌
图: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在海外大受好评
一大群外国观众疯狂留言点赞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和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
在世界的舞台上PK
你给我起中二绰号,放动漫
我给你做古诗讲解,推电视剧
这不就是最好的
“世界文化大融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