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图|马晓伟
《延安颂》这首歌曲,诞生于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对日寇侵略的不屈精神。
时隔65年,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经历拍摄的影视剧《延安颂》,自播出的那一刻,便牵动着广大观众的心。
编剧兼制片人的王朝柱,在介绍这部剧时,除了详述了剧中主要故事情节的突破外,还介绍了演员班底:
“《延安颂》的演员阵容很庞大,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人的扮演者大都是《长征》的原班人马,这次还起用了一个“新”蒋介石马晓伟。”
之所以是新的蒋介石,是因为在过去的影视剧中,马晓伟还从来没有扮演过蒋介石,而与他搭戏的唐国强已经是第四次扮演毛主席。而在之前的1999年电视剧《长征》中,马晓伟出演的还是博古一角。
谈及这次表演经历,马晓伟后来也坦言:
“这次表演蒋介石,是我自己骗来的。”
图|蒋介石与宋美龄
“演员要对观众负责”谈及银幕上蒋介石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
1979年电影《吉鸿昌》中,局限于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认识,蒋介石在剧中的形象还相当的脸谱化,比如拍摄是多采用仰角,突出蒋介石狠厉的一面。
总而言之,在《吉鸿昌》中,蒋介石的形象还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需要指出的是,《吉鸿昌》中扮演蒋介石的,是老戏骨赵恒多。
1978年到1979年间,赵恒多连续三次出演蒋介石,分别是《大渡河》、《血沃中华》、《吉鸿昌》。
图|赵恒多(右一)
从影片反映的时代背景来看,赵恒多早期出演的蒋介石形象,是围绕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
尽管局限于时代背景,赵恒多饰演的蒋介石,不可能有太多表现,但他仍旧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并积极拜访杜聿明、宋希濂、杜建时、黄维等原国民党军将领,了解了相关历史背景。
不过事实上也就是在同年,1979年,中央正式恢复了对台领导工作小组,邓颖超担任组长,负责对台的工作方针。
蒋介石的银幕形象,也得益于此有所改观。
1981年上映的《西安事变》,蒋介石不再是一个脸谱化的坏人,而是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突出了他“人”的部分。
比如影片中,有一幕是张学良劝说蒋介石抗日,而剧中“蒋介石”捂着耳朵,大喊“我不听,我不听”。
图|赵恒多饰演的蒋介石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事变》中的蒋介石,是由孙飞虎饰演的。
老戏骨孙飞虎将“蒋介石”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大约在三四十部电影、影视剧中出演蒋介石,成为饰演蒋介石次数最多的演员。
据说有人曾问蒋经国,对孙飞虎饰演的蒋介石如何看?蒋经国毫不犹豫地赞叹:
“太像了,连后脑勺也像。”
不过令蒋经国真正叹服的,还是在《血战台儿庄》中,赵恒多饰演的蒋介石。
因为《血战台儿庄》是第一部正面表现蒋介石的影片,其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蒋经国看后也不由得感慨:
“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
《血战台儿庄》也给了赵恒多相当的表演空间,令他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于是在后来的《大决战》等影片中,赵恒多再次出演了蒋介石。
总而言之,从七十年代末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赵恒多、孙飞虎两位老戏骨,几乎承包了银幕上所有“蒋介石”的形象,并以极其精湛的演技,深入人们内心。
图|孙飞虎
1986年,《血沃中华》在庐山美庐取景拍摄,孙飞虎装扮的蒋介石形象出现,因太过于逼真,竟引来了当地群众的围观。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九十年代末以后,赵恒多退休(2001年去世),孙飞虎也因为年龄的增长(2014年因病去世),不再出演蒋介石这个角色。
孙飞虎坦言:
“年纪大了,人也发福了,已经不太像了。演员要对观众负责,要对过去的影视形象负责。”
2001年,《长征》中,饰演蒋介石一角的是陈道明。
尽管也收获了一部分大众的认可,但认可的程度,并不是很高。
图|孙飞虎饰演的蒋介石
孙飞虎曾评价过几个不同版本蒋介石形象的塑造:
“陈道明演得有特色,但太书生气,蒋介石是行伍出身,身上有霸气;赵恒多是不错的,可惜霸气还不足。”
一直到2003年,《延安颂》筹拍过程中,马晓伟的出现,带给观众更加全新的“蒋介石”形象。
“北有唐国强,南有马晓伟”2003年,电视连续剧《延安颂》开拍,毛主席扮演者定为唐国强,这也是他第四次出演毛主席。
之前的电影《长征》、电视剧《长征》以及《开国领袖毛泽东》中,唐国强均是毛主席的扮演者。
从形象上来讲,唐国强并非是最像毛主席的,即便是在今天,在广大观众的心目中,最适合主席形象的,还应该要算是古月。
可唐国强出演的毛主席,表演上含有一种不同的气质,这份气质是他能多次出现毛主席的重要原因。
图|《小花》剧照
如果说唐国强能够出演毛主席,是源于这种气质,那么马晓伟饰演的蒋介石,无疑也具有这样一种气质。
如果把时间倒退到20年前,马晓伟的形象与唐国强,其实相差不多,他们是真正的“奶油小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北有唐国强,南有马晓伟”。
1957年12月,马晓伟出生于江苏南京,自幼便养出了一生南方人特有的儒气。
中学毕业以后,马晓伟在家人的安排下,到了工厂当了一名液压工人,尽管那个年代当工人是属于旱涝保收的高热职业,可文艺气质浓厚的马晓伟,还是下定决心辞职,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也许是老天赏饭吃,一点表演经验也没有的马晓伟,一下子就考入了江苏省话剧团,后来又被剧团保送到了江苏省艺术学院话剧系学习。1979年毕业。
毕业以后的马晓伟,顺利进入到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9年,导演赵峥选中马晓伟,出演了电影《小花》之中的一个角色。
凑巧的是,这部电影的主演是唐国强。
图|马晓伟
那时的唐国强已经主演了几部电影,1975年的《南海风云》是他第一部主演的电影。
也因出演《小花》被人们所熟知,1980年,马晓伟也出演了第一部由自己主演的电影《海之恋》。
值得一提的是,与《海之恋》同一时期还有一部爱情片,名气非常大,他的名字叫《庐山恋》。相比于《海之恋》浓厚的时代背景,爱情戏份少,《庐山恋》就要大胆得多。
不过,马晓伟俊美刚毅的外表,与唐国强连续的几部军旅戏不同,马晓伟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爱情故事片中的男主角。
尤其是在银幕上塑造的“美男子”形象,马晓伟与唐国强并称为“奶油小生”。
但到了1986年拍完《在水一方》后,正值演绎事业巅峰时期的马晓伟,选择离开了演艺圈,而是选择南下下海经商,对此他曾做过一番解释:
“(我)从很年轻的时候就进入电影制片厂,完全跟社会生活脱节了,走出摄影棚,都不会生活了,因此我决定改变一下。另外,(我)被定型为‘奶油小生’,年年难演年年演,常年都演同一类角色,完全跟自己的个性不相符合。当时也是年轻,不能完全真正懂得表演艺术,只是一味玩帅扮酷,在电影《代号213》中的表演就是玩帅的巅峰,《一个女演员的梦》则是扮酷的巅峰,后来觉得这样演下去已经没什么新意了,于是就当机立断选择离开。”
虽然想法是好的,可现实还是太过于残酷。
图|马晓伟、赵静《海之恋》剧照
几年的商场历练,尽管收获了不少经验,但心力交瘁的马晓伟还是意识到,还是应该重新回归到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当中去。
“由于以前受的教育是轻商,同时我又老有一种理想主义情结,商海的很多做法与我做人的原则有冲突。商海那些年,我也有过张狂和不成熟的表现,但我喜欢反思,我后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就又决定放弃做生意,重新回归表演。“
马晓伟接连出演了几部影片和电视剧,虽然说已经是阔别了多年,但表演上依旧是驾轻熟就。
1993年,马晓伟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老朋友唐国强,这时已经转型拍摄了电影《长征》(1996年),并在影片中出演毛主席。
毫无疑问,这样的转型也是相当成功的。
1999年,《开国领袖毛泽东》上映,这部影片中,唐国强饰演毛主席,孙飞虎饰演蒋介石,而马晓伟在影片中饰演溥先生,一个没落的皇族。
图|马晓伟饰演的冼星海
事实上马晓伟重返影视圈后,也接触到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影视剧,如1997年《周恩来在上海》,马晓伟饰演瞿秋白;1999年的电视剧《长征》中,马晓伟饰演博古;2000年《张闻天与刘英》中,马晓伟饰演主角张闻天。
尽管出演了许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影视剧,可距离特型演员,马晓伟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一直到2003年,《延安颂》筹拍。
马晓伟已经凭借《长征》中博古形象,顺利回归,并成功出演了《张闻天与刘英》,按照导演的想法, 原定马晓伟还是出演张闻天,演起来驾轻熟就。
可这一次马晓伟却不干了。
“原本剧组找我是让我演张闻天,因为我之前在电视剧《张闻天与刘英》中扮演过张闻天。但我实在不想再重复演同一个角色。“
于是,马晓伟找到编剧王朝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
“这次我不想演张闻天,我想演蒋介石。”
说白了,马晓伟这次提出要演蒋介石,有“赌气”的成分,当时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便遭到全剧组人员的反对:
“奶油小生’马晓伟演蒋介石根本就不像。”
图|马晓伟饰演蒋介石
王朝柱后来让马晓伟化好妆,拍成三张照片给剧组看,并告诉他们,里面混有蒋介石的照片,结果剧组人员看了半天,面面相觑,根本就分不出来。
就这样,马晓伟饰演蒋介石一事,被彻底定了下来。
事后就连马晓伟也很感慨,并称自己是“骗”来的蒋介石这个角色。《延安颂》也成为马晓伟首部出演蒋介石的影视剧。
“我不是特型演员,但我饰演的蒋介石也得到了认可”唐国强、马晓伟后来获得的空前成功,也打破了一个定律:即由特型演员独霸特性角色的阶段。
从过去人们看待近代历史革命题材影视剧,追求饰演者与人物原型神似,到注重人物表演上的技巧。
二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晓伟对此也是深有感触,他认为“这其实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必然”。
“因为现在的化妆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外形上解决特型角色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特型并不是简单的模仿秀,他需要演员用各自的积淀去拼演技、拼神似。”
虽然《延安颂》中,马晓伟是首次出演蒋介石,但他在背后也是下足了苦功,不仅要做到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人物特色,还要去深度挖掘人物的内在。
马晓伟坦言:
“在《延安颂》中饰演蒋介石一角时,我并不仅仅从人民公敌的角度去诠释这个人物,而是去挖掘了许多他内在的东西,这就避免了把人物演得过于脸谱化。”
图|《国母宋庆龄》马晓伟饰演的毛主席
马晓伟在《延安颂》中第一次饰演蒋介石以后,戏路一下子便打开了,可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是,马晓伟还在同一部影视剧中,同时饰演毛主席、蒋介石。
2005年,《国母宋庆龄》拍摄中,马晓伟就同时扮演了毛主席、蒋介石。
尽管两个角色在外形、气质上都不相同,但马晓伟的演出并没有让人产生强烈的跳戏的感觉。
“这可不是我硬要贪功,都是导演的安排。”
马晓伟谈到这件事时,曾无奈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最初我只是去扮演剧中的蒋介石,而刚好该剧有6集毛泽东的戏,在没有找到其他人选的情况下,导演就安排我上了。”
尽管面临或多或少的挑战,但马晓伟发现,通过化妆师的手段,同一部剧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形象,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既然能够在形象上过关,那么对演员唯一的要求就是,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上。
马晓伟对此也表示了相当的信心。
图|《国母宋庆龄》中,马晓伟饰演蒋介石
其实即便是到了今天,马晓伟、唐国强这些老一辈儿的演员,他们依旧不能算是特型演员,只能说他们近些年来在发展方向上,偏重于演绎革命历史题材中的角色。
包括马晓伟自己,除了演绎蒋介石形象外,他还出演过冼星海(2005年),同样演出得非常成功,在那部剧里,和他搭档的还是老朋友唐国强、刘劲。
2011年拍摄《扎西大转折》(《扎西1935》),马晓伟再度出演蒋介石。
马晓伟在接拍该片时,一度考虑拒绝再度出演蒋介石,尽管那时的他已经在三十多部戏中出演过蒋介石,但马晓伟担心自己的形象在观众中“定型”,所以坚持拒绝。甚至就连制片人几次打来电话,马晓伟都不接,以表示强烈的拒绝。
直至后来马晓伟看了剧本以后,才肯答应出演,理由是“剧本中蒋介石这个人物写得很生动,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马晓伟出演其他剧中人物时,也同样继续饰演蒋介石。
虽然后来也有不少的演员尝试过出演“蒋介石”这个角色,但马晓伟则是作为非特型演员中,被观众最容易接受的“蒋介石”之一。
风风雨雨四十多年的演绎之路,也让马晓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从早年的奶油小生,到今天的历经沧桑,马晓伟始终活跃在影视圈,并以自己的演技而为广大观众所熟知,真正地做到了德艺双馨。
2021年4月13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电视剧《武当一剑》。
人们惊奇地发现,马晓伟在剧中也出演了一个角色,与马晓伟同期播出的剧集《跨过鸭绿江》,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风格。
不仅仅是演什么像什么,能够做到演什么就是什么,无疑是作为演员最成功的一点。
“我虽然不是特型演员,但我演的蒋介石也得到了认可。”
图《解放》中马晓伟饰演的蒋介石
或许正如马晓伟所说的那样。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演员,只要仔细揣摩角色,抓住人物骨子里的东西,用心去演绎,同样会受到观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