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是70,80年代人印象最深的地方吧。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遍布全国各地。那时候的供销社是政府经营,属于国营单位,所以在供销社里面上班也是相当有面子的,也是很吃香的职业。
供销社这个词,想必很多人年轻人只是在书上或者电视上看见过吧,但这却是老一辈人亲切的回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卖成衣的,都是到供销社买布自己做。但是布票按人头供应,没有布票光有钱也不行。
当时卖的最多的就是国产商品,进口的很少见。
以前的农村供销社都是找闲置的老房子,比如地主老财家的,或古庙宇。
当时很多东西都是按斤两卖的,很少像如今包装好的。
这一幕,或许很多人都只是在电视里见过吧,手里拿着称对应这账本。
当时还没有计算机,都是用算盘算账。我至今也不会打算盘。
供销社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供销社里高高的柜台,把营业员和顾客隔开。
那时候一个村或者几个村才有一个供销社。
如果能当上站柜台的售货员,仿佛就是拥有了百宝箱的钥匙。找对象时自带的光芒都能让人排上长队。
在计划经济时期,买什么都需要票,粮票,肉票,布票等等。没有票,拿着钱也买不到。
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供销社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人们早已超越了儿时的梦想,黯然失色的供销社俨然变成了一座破旧的博物馆。对于供销社的记忆你还有吗?或者听说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