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医院康复出院的64岁的张先生,给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徐珊瑚副主任医师写来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与死神擦身而过的他在信中写道:“是贵院医生的精湛医术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医护人员高尚的医德使我的身体得到了最快的康复。”
两个月前的这天早上,张先生突感左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被家人送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科。头颅CT显示,未出现出血病灶,但医生们不敢掉以轻心,三墩院区卒中中心为他启动一键式“脑卒中绿色通道”。“这位患者症状较轻,但很有可能反复或者加重”,张先生房颤病史也让医生放不下心。接诊的徐珊瑚判断,其为急性脑梗死,经家属同意后给予溶栓治疗。溶栓后,张先生的症状逐渐缓解,又经过多日住院治疗,终于康复出院,一条命算是捡回来了。
张先生感谢医生救了他一命
与张先生“同病相怜”的,是81岁的安吉鲁大伯。鲁大伯也是个房颤患者,且在5年前查出高血压,然而,平日他只是吃点降压药,并没有把房颤特别当回事。没想到,近日鲁大伯也出事了。
事发当天晚饭时段,他还一切如常,饭后看着电视。没想到,家人叫他无应答,同时发现其右侧肢体活动困难。紧急被送往当地医院后,鲁大伯被初诊为脑梗死。转到杭州的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卒中中心,头颅CT显示其左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浙江医院神经介入团队成员应召从家里火速赶到,为鲁大伯实施动脉取栓手术。他的取栓手术颇有点波折,一是血管路径十分迂回,90CM长的直引导管到位困难,最后医生们使用同轴技术,使长鞘艰难地搁置于颈总动脉作为支撑,再将中间导管通到闭塞血管的近端进行操作;二是颈动脉血栓负荷很大,取出后的血栓足足有6CM长。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鲁大伯的手术总算顺利结束,闭塞的脑血管被成功开通。
据浙江医院医生介绍,近年来,临床上中心源性卒中的患者在不断增加,房颤患者尤其要警惕卒中风险。房颤时,患者的心律跳动不稳定,房颤在持续48小时消失后,血液在心房的流动就会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进入人体循环动脉,随着血液流向身体各处,如常见的脑部血管,可诱发动脉栓塞,也就是脑梗。
不过,这种房颤导致的心源性卒中是可以预防的,抗凝治疗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房颤患者对房颤抗凝的重要性和规范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因此,对于已经发生过房颤的患者来说,一定要把预防脑卒中当成头等大事,加强对非持续性房颤的监测,通过及时、正确的抗凝治疗,降低卒中风险。
另外,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饮食清淡,心态平和,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避免过饥过饱、大喜大悲等不利因素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