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联考三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顾拜旦重视体育对于塑造人格的作用,他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的一次招待会上发表讲话说:“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这意味着主要不是已经获胜,而是进行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顾拜旦强调比名次更为重要的人的“审慎”“勇敢”和“高贵”。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一定能体会到顾拜旦的思想与儒家教化观念的一致之处。儒家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培养君子人格及人的社会责任感。孔子以“六艺”教人,这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与现代体育运动最具关联性的是“射”与“御”。
相比于“御”,传统儒家对于“射”的讨论更为丰富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射礼在礼仪活动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射礼”体现了许多为儒家所肯定的道德品质,从而成为人格培育的重要途径。在许多礼仪活动中,“射礼”都担负着重要的功能。但“射礼”在儒家礼乐活动中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其所承载的儒家道德理念。
早期的人类文明都十分强调“勇敢”的德性,孔子将“智”“仁”“勇”视为“天下之达德”,这跟早期人类严酷的生存环境有一定关系。比如,《礼记·聘义》在介绍“聘射之礼”时就点出这种礼节所包含的“勇”的特质。“聘义”是诸侯之间的通问修好之礼,这种礼仪活动,“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因为这种礼节要从天刚亮的时候,持续到日暮。在和平时期,这些“勇敢强有力者”主要用之于礼仪,而当战乱时期,则要上阵作战,“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礼记·聘义》)。
“射”就其仪式本身,就能展现一个君子的德行,《礼记·射义》中说:“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的仪式十分隆重,其挺直的身体形态和内心的专注,都是君子之仪表和内心状态的写照。而持弓矢时的审慎和沉稳才能让箭射中目标,这个过程也是君子动机和目标完美结合的体现。
《礼记·射义》甚至将“射礼”的过程誉之为“仁之道”,因为仁者必先正己,而射礼也要求射者先正诸己,然后才开始发射。如果射出的箭不能射中目标,既不会怨外在环境,也不会对胜过自己的箭手心存怨念,而是首先要反省自己什么环节没有准备得当,这也与君子反求诸己、不断内省的特质一致。射礼还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既可以考察其社交能力,也能从中观察其德行。
然而,射礼与顾拜旦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最为接近的,是对于“竞争”和“谦让”关系的描述,我们先来看《论语·八佾》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按照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解释,大射之礼,竞赛双方要三作揖然后才开始比赛。在朱熹看来,君子向来不与人争,若要有所争,那一定是参与射箭比赛。但比赛中,他一定会表现出从容谦逊的态度,而不是采取不当的手段去竞争胜利。
(摘编自高富贵、干春松《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的融合》,《光明日报》2021年7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育赛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来的“战斗”更富有价值。
B.在培养君子人格方面,中国儒家教化观念和顾拜旦的一些体育思想有共通之处。
C.中国古代存在这样的情况,和平时期射礼用于礼仪活动,战争时御礼用于作战。
D.《论语》及朱熹注对竞争和谦让关系的理解,与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最接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助求同思维,阐述了儒家“六艺”与现代体育精神在诸多方面的相通之处。
B.第二段文字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揭示传统儒家对“射”讨论更为丰富复杂的原因。
C.第四段引用《礼记》中的说法,意在阐释历练“射”这一素养的基本动作与流程。
D.结尾段采用辩证分析方法,阐述了君子对“竞争”与“谦让”时机的理解与把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体育有塑造人格的功能,而顾拜旦将“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的人格看得很重。
B.“射”和“御”是儒家“六艺”中与现代体育最具关联性的方面,前者与其关联更为复杂。
C.射礼被誉为“仁之道”,因为君子通过射礼练习正己和反求诸己而铸炼仁的品格。
D.君子即便身处比赛之中,也定要表现出从容谦虚,因而不适于参加奥林匹克比赛。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整体上看,红色旅游景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注重游客体验是助力红色旅游的重要措施之一。据统计,2020年暑假,红色旅游景区“80后”“90后”“00后”出游人群占比49%,成为主力人群。红色旅游城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并用生动易懂的方式把它传达给游客。西安和北京之间开行的Z44/3次火车,专门设置了“学唱陕北歌”“梦回延安”等多个红色文化主题宣传板块,游客一上车就可感受浓浓的陕北风情和火热的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景区还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3D体验等先进技术,增强用户体验,满足年轻人需求。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和电影也带火了一些红色旅游地,使其成为“网红”景点。
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人有着奋进向上的旅游需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在分享新中国的辉煌成就时,也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精神充满敬仰。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人们了解共和国奋斗历史的热情,让红色旅游大放光彩。
(摘编自何欣禹《红色旅游越游越精彩》)
材料二:
2021年“五一”假期,名人故居类景区受到了年轻游客追捧。而“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潮玩法,带动了城市观光类景点门票订单上涨,标志性高层建筑的观景台成为年轻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选项。海洋馆、游乐园等亲子游热门景点也迎来大幅上涨。
(摘编自李培乐《红色旅游成年轻人旅行新风尚》)
材料三: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把红色旅游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新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比如,井冈山通过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设计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红色培训系列课程,推出“吃一顿红米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红军墓”的“六个一”活动,使旅游过程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有体验,有思考,受到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
面对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近年来,江西将红色旅游与绿色、古色相融合,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比如,赣南一些县市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带来的“人气”,整合和提升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和其他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了客家民俗风情游、赣南脐橙文化节等旅游活动,有效丰富了游客的选择。
在全国首创推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特卖会全新宣传营销模式,前往北京、福州、厦门等60多个城市举办特卖活动,让利热卖旅游线路和产品,实现了旅游品牌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的结合。他们组织推进全省旅游推广“四个一”工程,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发展氛围。
(摘编自朱虹《红色旅游贵在创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0年暑假期间,红色旅游景区“80后”“90后”“00后”出游人群占比49%,表现出红色旅游的年轻化的趋势。
B.中国人骄傲于新中国成就,敬仰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精神;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人们再燃了解共和国奋斗历史的热情。
C.城市漫步等新潮玩法的出现,带动了城市观光类景点门票订单的上涨,表现出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特点。
D.井冈山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出了富于特色的“六个一”活动,使旅游过程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学思结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有奋进向上的旅游需求,加之旅游景区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注重游客体验、贴近游客需要,因此文化旅游愈发红火。
B.数据显示,名人故居、城市观光、古镇村落类景区的增幅较大,影视基地、游乐园增幅相对较低,呈现红色文化旅游积极发展的新态势。
C.红色旅游景区突出文化内涵,采用生动易懂的方式,利用先进技术,搭车热播电视剧和电影,可为红色旅游再添助力。
D.赣南一些县市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带来的“人气”,整合和提升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出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有效丰富了游客的选择。
6.从材料来看,怎样才能促进红色旅游在相应景区的健康快速发展?请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芭茅巷
废名
连小林一起共是八个学生,有一个比小林大的名叫老四,一切事都以他两人为领抽。小林同老四已经读到《左传》了,还要作文,还要听讲《纲鉴》,其余的或读“国文”,或读四书,只有王毛儿是读三宇经。
一天,先生被一个老头子邀出去了,这个老头子他们真是欢迎,一进门各人都关在心里笑。先生刚跨出门槛,他们的面孔不知不觉地碰在一块,然而还不敢笑出声,老四探起头来向窗外一望,等到他戏台上的花脸一般的连跳连嚷,小喽啰才喜得发痒,你搓我,我搓你。趁先生还没有回来,小林提议到“家家坟”摘笆做喇叭。
家家坟在南城脚下,由祠堂去,走城上,上东城下南城出去,不过一里。据说是明朝末年,流寇犯城,杀尽了全城的居民,事后聚葬在一块,辩不出谁属谁家,但家家都有,故名曰家家坟。坟头立一大石碑,便题着那三个大字。两旁许许多多的小字,是建坟者留名坟地是一个圆形,周围环植芭茅,芭茅与城墙之间,可以通过一乘车子的一条小径,石头铺的,这一直接到县境内唯一的驿道,我记得我从外方回乡的时候,坐在车上,远远望城墙,虽然总是日幕,太阳就要落下了,心头的欢喜,什么清早也比不上。等到进了芭茅巷,车轮滚着石地,有如敲鼓,城墙耸立,我举头而看,伸手而摸,芭茅擦着我的衣袖,又好像说我忘记了它,招引我。是的,我哪里会忘记它呢,自从有芭茅以来,远溯上去,凡曾经在这儿做过孩子的,谁不拿它来卷喇叭?
这一群孩子走进芭茅巷,虽然人多,心头倒有点冷然,不过没有说出口,只各人笑闹突然停住了,眼光也彼此一瞥,因为他们的说话,笑,以及跑跳的声音,仿佛有谁替他们限定着,留在巷子里尽有余音,正同头上的一道青天一样,深深地牵引人的心灵。芭茅也真绿,城墙上长的苔,丛丛的不知名的紫红花,也都在那里哑着不动, 我写了这么多的字,他们是一瞬间的事,立在那石碑底下蹲着找名字了。
他们每逢到了家家坟,首先是找名字。比如小林,找姓程的,不但眼巴巴的记认这名字,这名字俨然就是一个活人,非常亲稔,要说是自己的祖父才好。姓程的碰巧有好几个,所以小林格外得意,家家坟里他家有好几个了。
喽啰们字也未见得都认识,甚者还没有人解释他听,“家家坟”是什么一个意义也同“前街”“后街”一样,这么听惯了的也就这么说。至于这么蹲在它面前,是见了他们的两位领袖那么蹲,好玩。
老四同小林恰得其反,非常的颓唐,找遍了也找不出与他同姓的!那么家家坟缺少他一家了,比先生夸奖小林还失体面。以前也颓唐过几回,然而是说到家家坟总是欢喜的,也总还是要找。
“啊,看哪个的喇叭做得响!”许许多多的脑壳当中,老四突然抽出他的来,挤得一两个竟跌坐下去了。暂时间又好像没有孩子在这里,各人都不言不语的低头卷自己的喇叭了。
小林坐在坟头,他最喜欢上到坟头,比背着母亲登城还觉得好玩。一面卷,一面用嘴来蘸,不时又偷着眼睛看地下的草,草是那么吞着阳光绿,疑心它在那里慢慢的闪跳,或者数也数不清的唧咕。仔细一看,这地方是多么圆,而且相信它是深的哩。越看越深,同平素看姐姐眼睛里的瞳人一样,他简直以为这是一口塘了,草本是那么平平的,密密的,可以做成深渊的水面,两边一转,芭茅森森地立住,好像许多宝剑,青青的天,就在尖头。仰起头来,又有更高的遮不住的城垛。
“小林哥,坟头上坐不得的,我烧我妈妈香,跑到我妈妈坟头上玩,爸爸喝我下来。”毛儿的话,出乎小林的意外,他是跪在那里望小林,猫一般的缩成了一团,小林望他,他笑,笑得更叫人可怜他,太阳照着墨污了的脸发汗。
“你妈妈在哪里呢?”
“在好远。”
“你记得你妈妈吗?”
毛儿没有答出来,一惊,接着哈哈大笑 老四的喇叭首先响了。
他们从家家坟转头,先生还没有回。有几个说回家去吃饭,老四不准,“人家烟囱里不看见出烟哩。”先生临走嘱咐过他,“吃饭的时候,我如果没有回,可以放学。”
大家气喘喘地坐在门槛上乘凉。小林披着短褂,两个膀子露了出来,顺口一句:“快战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也,”老四暗地里又失悔,这一句好文章被小林用了去了,本于《古文观止》上的《黄州快哉亭记》,曾经一路读过的。
(节选自《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等到他戏台上的花脸一般的连跳连嚷,小喽啰才喜得发痒”来描写孩子们的喜悦,并照应上文“一切事都以他两人为领轴”
B.文章善用细节描写,“虽然人多,心头倒有点冷然”“只各人笑闹突然停住了,眼光也彼此一瞥”写出了孩子们走进芭茅巷的微妙心理。
C.文章写毛儿笑着说“小林哥,坟头上坐不得的”,意在表现毛儿并不理解坟头为什么坐不得,甚至也不懂得妈的坟头意味着什么。
D.文章引用“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也”,是借小林之口形容孩子们的乘凉感受,同时也表现出小林的博闻强识与远大志向。
8.小说使用了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双重叙述视角,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好处。
9.小说交代了家家坟的悲惨来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傅太后从弟右将军喜,好学问,有志行,众庶归望于喜。初,上之官爵外亲也,喜独执谦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秋七月庚午,赐喜黄金百斤,上右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之卫,鲁以季友治乱,楚以子玉轻重,魏以无忌折冲,项以范增存亡。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上亦自重之,故寻复进用焉。
九月庚申,地震,自京师到北边郡国三十余处,坏城郭,凡压杀四百余人。上以灾异问待诏李寻,对曰:“小臣不知内事,窃以日视陛下,志操衰于始初多矣。唯陛下执乾刚之德,强志守度,毋听女谒、邪臣之态,诸保阿、乳母甘言悲辞之托,断而勿听,勉强大谊。良有不得已,可赐以货财,不可私以官位,诚皇天之禁也。臣闻月者,众阴之长、妃后、大臣、诸侯之象也。间者月数为变此为母后与政乱朝阴阳俱伤两不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仗矣。唯陛下亲求贤士,无强所恶,以崇社稷,尊强本朝。臣闻五行以水为本,水为准平,王道公正修明,则百川理,落脉通;偏党失纲,则涌溢为败。唯陛下少抑外亲大臣。臣闻地道柔静,阴之常义也。间者关东地数震,宜务崇阳抑阴以救其咎,固志建威,闭绝私路,拔进英隽,退不任职,以强本朝。”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间者月数为变此/为母后/与政乱朝/阴阳俱伤/两不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仗矣
B.间者月数为变/此为母后与政乱朝/阴阳俱伤/两不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仗矣
C.间者月数为变/此为母后与政乱朝/阴阳俱伤/两不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仗矣
D.间者月数为变此/为母后/与政乱朝/阴阳俱伤/两不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仗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亲:旧指女系的亲戚。如母、祖母的亲族,及女、孙女、姐妹、侄女、姑母的子孙。
B.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的帝王、诸侯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众神。
C.亚父:敬称,表示仅次于父亲。文中与《鸿门宴》中的“亚父”是一个人,均为范增。
D.五行: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喜喜爱学问,品行高洁,很有正气,他对皇上刚即位就对外戚封官晋爵十分不满,就称病谦让推辞,并多次对其进行劝谏。
B.傅太后不满傅喜,于是以黄金赏赐傅喜,令其交出职权,以光禄大夫头衔回家养病,但遭到大司空何武和尚书令唐林的反对。
C.九月庚申日发生了大地震,范围较广,从京城到北边的郡国边疆,有三十多处城郭被地震震毁了,导致四百多个百姓被压死。
D.皇上向李寻询问地震灾异的事,李寻以日月、阴阳等情况向皇上解释国家事务的兴衰,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很有说服力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
(2)小臣不知内事,窃以日视陛下,志操衰于始初多矣。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①
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②。
【注】①这是杜甫咏西岳华山的诗,当时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诗中的玉女洗头盆、车箱谷、箭栝峰、通天门皆为华山著名景点。②白帝:即少昊,古代汉族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真源:本源,这里指仙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奇特的想象,描写周围山峰像儿孙一样拱卫着华山主峰,凸显华山之雄伟。
B.颔联紧承首联,叙写诗人极欲登山,而“安得”二字表明了诗人的愿望难以实现。
C.颈联写诗人预知进了车箱谷就无法回头,箭栝峰像一支箭头直抵通天门,难以攀爬。
D.尾联融情和理于景,诗人决意等待天气稍稍转凉之后,再登上华山之巅峰寻求仙道。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1921年的北京,那时的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今天的中国,红旗飘扬,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中国____________在世界东方。
这是1937年的上海火车南站,那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但是如今,一列列高铁从这里出发,四通八达:这是____________、奠基立业的百年,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这是1975年的深圳,那时它还是荒芜的小渔村;今天它已经成长为活力四射的创新之城: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中国实现了伟大跨越,向强起来、富起来的征程上,大步迈进。
这是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只有一名中国运动员参赛;( ):那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世界舞台上____________着光荣与理想。
这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____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赫然矗立 栉风沐雨 篆刻 年富力强
B.巍然屹立 筚路蓝缕 镌刻 风华正茂
C.巍然屹立 栉风沐雨 镌刻 年富力强
D.赫然矗立 筚路蓝缕 篆刻 风华正茂
1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实现了伟大跨越,向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大步迈进。
B.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实现了伟大跨越,在强起来、富起来的征程上,大步迈进。
C.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向强起来、富起来的征程上,大步迈进。
D.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化的伟大跨越,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大步迈进。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已经展现出强大阵容——777人
B.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已经拥有了777人的强大阵容
C.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已经拥有了777人的强大阵容
D.中国体育化表团的777人,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已经展现出强大阵容
八、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 ① 。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 ② ,都需要吃碘盐。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 ③ ,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但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九、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如河,河上少不了摆渡人。摆渡人用小船把一个又一个渡河的人送到彼岸,用快乐和温暖将人从痛苦中解救,彼此有过交集却不会走到一起。父母,师长,挚友,战“疫”时期感动过心灵的人或事,抑或你自己,都可能是你或别人人生的摆渡人。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伯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C
3.A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和平时期射礼用于礼仪活动,战争时御礼用于作战”错误。第三段有“因为这种礼节要从天刚亮的时候,持续到日暮。在和平时期,这些‘勇敢强有力者’主要用之于礼仪,而当战乱时期,则要上阵作战”,其中“这种礼节”都是指“射礼”,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将“御礼”误解为“射礼”了。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
C.“历练‘射’这一素养的基本动作与流程”错误。原文第四段信息是“‘射’就其仪式本身,就能展现一个君子的德行,《礼记·射义》中说:‘……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可见意在论证该段第一句(观点句)“展现一个君子的德行”。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并结合文意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B.“前者与其关联更为复杂”错误。原文只是说“相比于‘御’,传统儒家对于‘射’的讨论更为丰富复杂”,选项扩展了范围。
C.“射礼被誉为‘仁之道’,因为君子……”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说“《礼记·射义》甚至将‘射礼’的过程誉之为‘仁之道’,因为仁者必先正己,而射礼也要求射者先正诸己,然后才开始发射”,可见选项偷换概念,遗漏了“过程”二字,另外原因提取错误,曲解文意。
D.“因而不适于参加奥林匹克比赛”错误。结合首尾两段“其中与现代体育运动最具关联性的是‘射’与‘御’”“在朱熹看来,君子向来不与人争,若要有所争,那一定是参与射箭比赛。但比赛中,他一定会表现出从容谦逊的态度,而不是采取不当的手段去竞争胜利”分析,可见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者应该是“君子”,因为奥林匹克赛也反对采取不当的手段。
故选A。
4.C
5.C
6.①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旅游的形式,满足消费者奋进向上的旅游需求;
②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和消费体验;
③创新宣传营销模式,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发展氛围。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C.“城市漫步等新潮玩法的出现,……表现出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特点”错误。移花接木,“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寓学于游”是井冈山景区的做法。
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A.“因此文化旅游愈发红火”错误。范围扩大,是“红色旅游”,不是“文化旅游”。
B.“呈现红色文化旅游积极发展的新态势”错误。推理失当,“呈现红色文化旅游积极发展的新态势”应是“呈现文化旅游积极发展的新态势”。
D.“整合和提升红色旅游资源”错误。偷梁换柱,整合和提升的不是“红色旅游资源”,而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和其他特色旅游资源”。
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由“红色旅游城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并用生动易懂的方式把它传达给游客”“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人有着奋进向上的旅游需求”可概括出: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旅游的形式,满足消费者奋进向上的旅游需求;
由“面对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近年来,江西将红色旅游与绿色、古色相融合,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可概括出: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和消费体验;
由“在全国首创推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特卖会全新宣传营销模式,前往北京、福州、厦门等60多个城市举办特卖活动,让利热卖旅游线路和产品,实现了旅游品牌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的结合。他们组织推进全省旅游推广‘四个一’工程,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发展氛围”可概括出:创新宣传营销模式,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发展氛围。
7.D
8.①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比如文中“我”对芭茅巷的主观感受。②第三人称: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比如文中对小林看草时候的心理描写。③双重叙述视角打破了惯常的叙述方式,使读者的审美距离不断变换,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9.①环境上,坟地的阴冷与蓬勃的自然环境形成反差;②情节上,为下文孩子找名字做铺垫;③人物上,反衬出孩子们的单纯不谙世事;④主旨上,引起对于死与生的感悟。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能力。
D.“同时也表现出小林的博闻强识与远大志向”于文无据,过度解读小林的人物形象。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
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使用了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双重叙述视角的好处。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文章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比如文中对小林看草时候的心理描写。如“那么家家坟缺少他一家了,比先生夸奖小林还失体面。以前也颓唐过几回,然而说到家家坟总是欢喜的,也总还是要找。”又如“小林坐在坟头,他最喜欢上到坟头,比背着母亲登城还觉得好玩”。
文章同时还使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比如文中“我”对芭茅巷的主观感受。“等到进了芭茅巷,车轮滚着石地,有如敲鼓,城墙耸立,我举头而看,伸手而摸,芭茅擦着我的衣袖,又好像说我忘记了它,招引我。是的,我哪里会忘记它呢,自从有芭茅以来,远溯上去,凡曾经在这儿做过孩子的,谁不拿它来卷喇叭?”
双重叙述视角自然切换,打破了惯常的叙述方式,使读者的审美距离不断变换,既可以透视人物的心理活动,又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到真实亲切,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
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交代了家家坟的悲惨来历,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某一段、某一情节的作用,需要考虑该段自身的段意,考虑该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不能忽略其在全篇结构上所起的铺垫或照应等作用。
选文第③段叙述了家家坟的来历,“据说是明朝末年,流寇犯城,杀尽了全城的居民,事后聚葬在一块,辨不出谁属谁家,但家家都有,故名曰家家坟。”这段悲惨的经历,增加了坟地阴森恐怖,与现实中的家家坟蓬勃的自然环境形成反差,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
情节发展上,这一来历,为下文孩子们到家家坟找名字做了铺垫。比如“比如小林,找姓程的,不但眼巴巴的记认这名字,这名字俨然就是一个活人,非常亲稔,要说是自己的祖父才好”。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孩子们并不知晓家家坟这一悲惨的来历,如“小林坐在坟头,他最喜欢上到坟头,比背着母亲登城还觉得好玩”,他们若无其事地在坟地玩耍,反衬出孩子们的单纯不谙世事。
在主旨表达上,从孩子们对坟地的态度与坟地的悲惨来历的对比之中,引起读者对死与生的感悟,从而深化了主题。
10.C
11.B
12.A
13.(1)(大家)都说:“傅喜是傅氏的贤才,因为意见不合定陶傅太后的意思,所以被退官。”百官没有(人)不为国家感到遗憾(惋惜)的。
(2)我(官微职低)不知道内廷的事情,私下凭太阳的变化来观察皇上,志向节操比刚即位时差多了。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此”,代词,这,为后句的主语,所以“此”前断开,排除AD。
“近臣”,意思是君主所亲近的臣子,为独立词语,不需要断开,排除B。
句意:最近这段时间月亮数次发生变化,这是母后干预朝政的象征,结果是阴阳都受到伤害,对两方面都不利。我是外臣,不知道朝廷大事,只相信天象变化,按照天象来说,您的近臣已经不足以依靠了。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众神”表述错误,应是“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多次对其进行劝谏”分析错误。根据“傅太后始与政事,数谏之”的信息可知,傅喜多次进行劝谏的对象是傅太后,并不是哀帝。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论议”,意见,观点;“莫”,代词,没有谁;“恨”,惋惜,遗憾。
(2)“窃”,私下里;“视”,观察,查看;“衰于……多矣”,正常语序为“于始初多衰”,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傅太后的堂弟右将军傅喜,喜欢学问,志高品洁,德才兼备,很多人都认为傅喜会有大作为。哀帝初立时,大封外戚官爵,只有傅喜一个人称病谦让推辞。傅太后干预政事之初,傅喜多次进言劝谏她,因此傅太后不想傅喜辅政。秋天七月庚午(初四日),傅太后赏赐傳喜一百斤黄金,让他交岀右将军的印信绶带,以光禄大夫的头衔在家养病。大司空何武和尚书令唐林一起上书说:“傅喜品行仁义、修养高洁,忠诚忧国,是辅佐国家的重臣呀。现在因为一点小病,就把他遣返回家,有失众望呀,(大家)都说:‘傅喜是傅氏的贤才,因为意见不合定陶傅太后的意思,所以被退官。’百官没有(人)不为国家感到遗憾(惋惜)的。忠臣是国家社稷的卫士,季友决定了鲁国是治理还是混乱,子玉活着与否决定楚国是被重视还是被轻视,公子无忌决定了魏国是战胜还是败绩;范增的存在更决定了项羽的存亡。百万之众,不如一个大的贤才,因此秦国才会用千金去离间廉颇和赵王的关系,汉高祖刘邦才会使用万金让项羽疏远亚父范增。傅喜能在朝堂辅政,是陛下您的光辉,也是决定傅氏一脉兴废的关键所在。”皇上本来也是器重傅喜的,因此不久又再次任用了他。
九月庚申日,发生了大地震,从京城到北边的郡国边疆有三十多处,城郭被地震震毀,压死百姓四百多人,皇上向等候诏命的官员李寻询问地震灾异的事,李寻回答说:“我(官微职低)不知道内廷的事情,私下凭太阳的变化来观察皇上,志向节操比刚即位时差多了。希望陛下您能够振奋阳刚德气,坚定意志,严守法度,不要听信人和佞臣的欺骗,诸如保姆、奶娘之类的或甜言或悲辞的请求,一概不要听,努力维护大义。实在不得已的时候,可以赏赐他们金银财帛,不要赏赐他们官位,因为这可是皇天的大忌。我听说月亮,是所有阴性事物的主宰,是皇后妃子和大臣、诸侯的象征。最近这段时间月亮数次发生变化,这是母后干预朝政的象征,结果是阴阳都受到伤害,对两方面都不利。我是外臣,不知道朝廷大事,只相信天象变化,按照天象来说,您的近臣已经不足以依靠了。陛下唯有亲自选拔贤能,不要助长奸佞之臣,才能使社稷兴旺,朝廷强大。我也听说,水是五行的根本,也是公平的标准,皇帝执政公正、政治修明,就会百川治理,脉络畅通;反之皇帝执政偏私,失去纲常,则会河决堤泛滥成灾。希望陛下稍微约束一下外戚大臣。我知道地之道柔和安静,是阴性事物的常态。最近这段时间,关东地区多次发生地震,应该崇阳抑阴来挽救过失,皇上要坚固意志,树立威信,断绝私情请托的道路英俊贤能之才,罢免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来加强朝廷。”
14.D
15.①对西岳华山的仰慕、恭敬之情。
②纵有一腔抱负却报国无门的无奈、伤感之情。
③对宦途的厌倦之情和极欲寻仙求道的愿望。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尾联融情和理于景”错误,尾联“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是融情于景,其中并没有说理。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的首句“西岳崚嶒竦处尊”,写出了西岳华山的高耸陡峭的特点,而一个“尊”字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华山的仰慕、恭敬之情。
诗的颔联“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中“安得”二字的诘问,表明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
颈联“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表面是写华山的险峻,而“无归路”“通天”等则暗示了作者宦途失意的伤感之情。
尾联“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而此时作者表达了寻仙求道的愿望,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
16.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崩、摧、梯、栈、钩、须臾、羡、负。
17.B
18.D
19.B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赫然矗立:赫然,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高耸。巍然屹立: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形容高大雄伟,不可动摇,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语境形容一个国家,应选“巍然屹立”。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意思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栉风沐雨:意思是大雨洗发,疾风梳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语境形容创业艰难,应选“筚路蓝缕”。
镌刻;镌,雕的意思,两个字连在一起便是雕刻的意思。一般指文章或诗词郑重地刻在木头或石头或铜板上。篆刻: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雕琢,过分修饰文字;雕刻印章。语境强调“在世界舞台”刻下“光荣与梦想”,应选“镌刻”。
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岁月还多。指年纪正轻,精力旺盛。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语境用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强调青春朝气、奋发有为,应选“风华正茂”。
故选B。
18.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三处语病:
①介词搭配不当,“向”和“上”,不搭配,排除A和C。
②语序不当,“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作定语,不能作状语,排除A和B。
③语序不当,先“富起来”再“强起来”,排除B和C。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2021年东京奥运会”是时间状语,放在前面和前文的时间状语保持位置一致;“777人”没有必要单独强调,并且“777人的强大阵容”和前文“一名中国运动员”结构一致;
最后,后文“那一抹张丽的中国红”的“那”指的是“中国体育奥运代表团”,中国体育奥运代表团是主语,排除C和D。
A选项“展现”和“阵容”搭配不当。
故选B。
20.①所以不需要吃碘盐②还是内陆居民③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
21.答案:因为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所以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可知,碘盐摄入过多的危害;并且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碘,所以这里面说到就应该是不需要吃碘盐,可填“所以不需要吃碘盐”。
第二空,和“不论”想搭配的关联词为“还是”,并且和“沿海居民”相对的是“内陆居民”,所以可填“还是内陆居民”。
第三空,前文提到甲状腺,后文提到甲状腺素,二者的关系是甲状腺依靠碘生成甲状腺素,所以可填“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
21.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第二段中,第一句话是总括性语句,碘的饮食来源。第二句话说的是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中含碘量虽然很大,但占人类膳食比例太小。第三句说的是海盐本身不含碘。第四、五句说的是碘盐仍然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所以整段话说的是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其中包括两个原因,一是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中含碘量虽然很大,但占人类膳食比例太小,二是海盐本身不含碘。据此用因果关系整合信息即可。
22.例文:
人生的摆渡人
我的身旁仿佛住着一个岁月神偷,不知不觉将一年的光阴从我的身边偷走。蓦然回首,这一年之中的点点滴滴似乎已被我淡忘,可唯有他的身影让我铭刻于心。
他,并不特别,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年龄不大,但整体上给人一种严谨的印象。衣着朴素,干净利落,双目有着我从未见过的深邃,也充满了由内而外的睿智。他不仅仅是我的恩师,更是我人生的摆渡人。
我对语文的理解,是从他的课堂上开始的。他与众不同,从第一节课的谈吐中便可以看出。他没有带着我们大声诵读经典,也没有让我们提起笔来写作,而是问了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你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我有些惊讶,也有些迷茫,我早已把学习当作现阶段的任务,可真是要寻根问底,我一时很难答出。与我一样,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许久,我们听到了他的回答,然而,他的回答并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简短的几个字:“学语文,学做人。”哪怕时隔一年,我仍记得他在说出这句话时眼神中掩饰不住的光芒。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我人生的指向标。
他带给我的更多是人生启迪。我是一个比较自大的人,在他的课堂上,难免有些骄傲的行为,他没有直接指出我的错误,而是一连几天在课堂上讲有关骄傲与谦虚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满招损而谦受益的道理。他还通过写作,告诉了我一些人生真理。告诉我要不断地刷新自己,并使自己处于新的起跑线上;告诉我义大于天,要重情重义处世并积极伸出援手;告诉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用自己的双手去点亮心灯;告诉我摒弃贪婪并以真善美示人;告诉我……他教给我的有很多很多,我从他的教育中发现了自身的缺陷并尽量地使自己更加优秀。他不仅仅是我的一位恩师,他更像是我人生的摆渡人,帮助我抵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的痛苦有很多种,有些自知,有些不自知。如若不能遇到他,我还以为自己没有这些苦痛,甚至沾沾自喜。遇到他之后,我的人生获得了升华。
他曾说过,相遇既幸运,而我们的相遇,是我最大的幸运。庆幸年少轻狂的我能在青春花季遇见他,他教给我的,我将永世不忘。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指出人生少不了摆渡人,如果没有摆渡人,人便不能走完人生这条河流。由此可以立意:摆渡人对于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句话说摆渡人救人的方式是“快乐和温暖”,救人的目的是让人脱离痛苦,但他们在渡人之后便不再停留。由此可以立意:摆渡人给人带来快乐和温暖,让人摆脱痛苦,但他们却不求回报。
第三句话说的是摆渡人的范围,他们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也可以是自己,甚至可以是感动心灵的事件,留心者从事件中获得感动,拥有力量,得以渡河。由此可以从摆渡人的范围方面拓展思路,可以写他人渡己,也可以写自己渡他人,还可以写自渡,甚至可以写某件事将自己成功摆渡等。
行文时建议写成记叙文,选材要贴近生活,内容要充实,切忌大而空。切入的角度要小而巧,从小角度折射出大问题。一定要写出摆渡的典型细节,用细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浅入深,有真情实感,以情动人。另外,还要注意,要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立意:
1.摆渡人对于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2.摆渡人给人带来快乐和温暖,让人摆脱痛苦,但他们却不求回报。
3.人生重在自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