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木壳电视机(70年代木头电视机)

早期木壳电视机(70年代木头电视机)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9 17:52:46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电视慢慢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晚上结伴出门去看电视,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娱乐活动。那时的电视机,绝对是奢侈品,也只是个别的单位里才会有,而且是那种机壳超大、屏幕超小的黑白电视机。看电视时,往往是几十个人挤在一件屋子里,站在前面的还好,站在后排的要么踮着脚,要么站两块砖头,两三个小时下来,累的够呛,也开心的够呛。记得离家最近的几个能看电视的点,最喜欢是“冷库”,竟是一部彩色电视,应该是十八英寸的,记忆最深的是在那里看了一部《英雄虎胆》,于洋和王晓棠主演的,回味无穷,于洋真帅,王晓棠是真美,特别是抽烟的姿势。看腻了地雷战、地道战、样板戏等一众的文革的电影,第一次看到解禁的《英雄虎胆》,感觉特别好看。

在后马路的省运司院里的电视,离家有点远,只有等木器厂、安装公司楼里的电视不放或者人多的挤不进去时,才会赶到那里去看。木器厂的电视在他们后院的一栋小楼的二层,不大的一间房子,负责放电视的人似乎是君临天下的皇帝,牛叉的不行,或者是关严了门不让进,或者是干脆关了电视赌气的走人,因此常常发生摩擦,小青年门也够坏,记得有一次有人把他们大门口挂的招牌都给砸了。安装公司楼上的电视放在楼道里,比较宽敞,只是去晚了,站在最后面根本就看不见。邻居李娘家最先买的电视机,9英寸,现在想来屏幕不如一个碗口大,记得毛主席的追悼大会就是在她家看的,“四人帮”的主犯王洪文致悼词,他那句没有顿挫的“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的声调,真的印在了脑子里,挥之不去。二姐的一位同学,她爸爸是物理老师,自己组装了一台电视机,我没有见过,听二姐说,她家的电视机屏幕居然是圆形的,想着都特神奇。男男女女挤在一起看电视,如同上了一部那时的公交车,人挨人,肉挨肉,可注意力都在电视上,到没有听说过有耍流氓的事情。

那时候的电视主要放映电影,也放一些外国的电视剧,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大西洋海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等,后来看的据说是第一部国产电视剧《有一个青年》,是一个单剧,还有仿拍的《敌营十八年》,看着也非常爽。至于《霍元甲》、《上海滩》、《陈真》、《再向虎山行》、《神探亨特》等等,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家里买电视是在八十年代初期了,分期购买的,是一位老乡段姨硬推销给家里的,每月还三十块,还了快一年的时间呢。一台木壳的12英寸如意牌电视机,质量真的不错。张明明唱《我的中国心》的那届春晚就是在家里看的。家里那时有个火炕,炕上坐满了邻居,很热闹。第一次看到最新奇的电视广告是看女排比赛的直播,央视也很奇葩,竟然连别家的广告也转播了出来,几名男女模特扭动着滚圆的屁股,特别辣眼睛,那天还凑巧看的是彩色电视,“苹果牌”牛仔裤的颜色真好看,那种蓝色特纯正。

那个年代的电视机绝对属于高档的奢侈品,大姐家1985年买了一台日历18英寸的彩电,带遥控的那种,令大家特别羡慕。我是九一年结婚时买了一部26英寸的所谓平面直角的如意彩电,花了两千六百大洋,也算是高级货。曾经在市里广场上见过展销的等离子彩电机,外观和现在的电视机相近,记不清是要一万多还十万多,总之的价格令人乍舌。

如今的电视还不如街边的白菜,价格几乎烂大街了,一台液晶电视,要处理掉,被当作垃圾,需要倒找给人家的钱。电脑、手机冲击了电视市场,电视里海量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看的人越来越少,躺在沙发上、床上看电视也能睡着了。有线电视节目收费的也越来越多,是电视观众流失的一个原因,好看的都收钱,不好看的没人看,挺尴尬的。

生活富裕了,人的休闲方式也在改变,电视的盛况永远不会回来了。宁可围在一起喝酒、打麻将,也不愿意静静的看会电视,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这与小鲜肉、抗战神剧霸屏也有直接的关系。

电视从繁荣走向衰败,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都记录在那段历史里。历史的河流滚滚流过,贫穷的记忆永远无法消除,如同我们现在幸福。

二〇二一年九月十七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