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对待俘虏的方式上,有着天壤之别。中国军队从不滥杀俘虏,基本都是优待,甚至还会将其遣返回本部。反观日本军队,别说是对待俘虏了,对待平民百姓都是滥杀无辜,残忍无道。
但凡事都有例外,1937年在山西平原镇发生的一场战役中,驻守平原的守军与日本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付出了巨大的伤亡。200多名伤兵急需救治,随即撤出战斗。由随军医护人员陪同,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接受治疗。
不料,转移的途中,遭遇了日军的伏击。200多名伤兵和医护人员被日军团团围住,残忍的日军将伤兵挨个砍头,随行的医护人员,男的被杀,女的被轮番凌辱后惨遭杀害。
当消息传回平原镇后,守城的旅长暴怒,愤怒地下达了一道命令:“再有日军投降,决不接受,直接枪毙,见到日军伤兵,一律打死,以牙还牙,日军必须血债血偿!”
这位守城的旅长名叫姜玉贞,晋绥军第196旅少将旅长,在得知部下惨遭日军凌辱和屠戮后,他选择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他认为,与日军讲道义,就是“对牛弹琴”。
在随后的战斗中,姜玉贞身先士卒,率领196旅的战士们与日军展开了更加惨烈的战斗,结局如何?这其中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我们通过姜玉贞,一起来了解这场被称为血战的原平战役。
姜玉贞
猛将姜玉贞1894年,姜玉贞出生于山东菏泽的辛集村。家境贫苦,姜玉贞出生前父亲就不幸病故,由母亲艰难抚养成人。
1913年,一支陕西的部队(陕西督军陆建章)前来招兵,姜玉贞报名参了军,成为了一个“备补兵”,编入商震团。后来这支队伍投奔了山西督军阎锡山。
在部队的军事训练中,姜玉贞不仅刻苦认真,且勇于吃苦,深得长官的赏识。后被送往山西陆军第一旅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役于山西晋军,逐级被提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跟随晋军参与了多场战斗,每战必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一次战斗中,胸部不幸中弹,因伤势严重,不得不割去一叶肺。作战勇猛,很快便得到了一个“猛将”的称号,被晋升为第66军第65师第196旅少将旅长。
电视剧《亮剑》中的晋绥军
1937年抗战爆发时,姜玉贞驻守在山西阳泉,9月时,日军开始集结大量兵力进攻山西,大同告急时,姜玉贞接到命令前往支援,但当他们来到大同时,大同已经沦陷,无奈又徒步20多天,撤退至崞县驻守。
日军攻克大同后,将下一目标锁定在了太原,如果太原沦陷,山西不保,进而影响到整个华北战局。
而守太原,就必须保护最后一道屏障:忻口。忻口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地处太原北面,是出入晋中的咽喉要道,若能在忻口堵截日军,则太原无忧。
但当时忻口一带的中国守军兵力严重不足,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虽然已经下令调派十几万的军队前来忻口支援,但是前来支援的这些军队不是在河北,就是在山西的其他地区,要全部集结在忻口,还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此时,日军已经出动7万余人,坦克150余辆、火炮250门,从山西北部直扑太原。距离忻口仅剩80多公里,援军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日军。
深思熟虑后,阎锡山决定,就近找一支部队,前往距离忻口以北15公里的原平镇,阻击日军,如果能将日军拖在原平数日,则忻口布防有望。
最后,选定了驻守在崞县的姜玉贞部,命令他死守原平7天。姜玉贞的196旅虽然只有5000多人,却是晋绥军的精锐部队,姜玉贞更是一员虎将。接到命令后,姜玉贞对部下说道:“死守原平7日,谁敢后退军法处置,我姜玉贞后退,人人可诛。”
俗话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这样的部队是可怕的,日军注定要在原平镇吃苦头。
原平镇
血战原平9月30日,姜玉贞率领196旅抵达原平镇,没等歇息,立即下令:“全旅人不卸甲,马不下鞍,抓紧时间,构筑工事。”在姜玉贞的指挥下,全员行动,不到一天的时间,原平镇就变成了一座坚城。
10月1日,日军先头部队抵达原平镇外围,是日军主力,板恒征四郎的第5师团。面对眼前的原平镇,板恒没有直接下令进攻,而是派了一架飞机盘旋在原平镇上空侦察。想搞清楚城内的情况。
板恒征四郎
结果,姜玉贞早已下令全部将士躲进战壕和掩体内,当侦察的飞机回去和板恒报告情况后,板恒自大地认为,估计守城的军队知道自己要来,早已吓破了胆,弃城逃跑了。随即,只派了一个中队进城开路。
板恒的自大让这支中队差点有去无回,还没等他们走进原平镇,姜玉贞一声令下,火力全开。只一瞬间,这支中队就被打得抱头鼠窜,最后,活着逃跑的只有几个人。
板恒恼羞成怒,迅速做出回击,集结火炮、坦克、等重武器,对原平镇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重武器面前,原平镇的城墙很快就被炸开了几处缺口。姜玉贞见状,下令将大量的手榴弹汇集到缺口处,只要日军靠近缺口处,就猛丢手榴弹,这个效果使得日军的步兵迟迟无法靠近原平镇半步。
小小的一个原平镇,阻挡了板恒几万人的机械化部队数天,气得板恒捶胸顿足,誓要荡平原平镇。随即下令部队,将原平镇三面包围,又调集数架飞机,上百门火炮,向原平镇城内猛烈轰击。
日军炮兵
在这样的轰炸下,原平镇大量防御工事被炸毁,196旅人员伤亡十分惨重,仅仅一天的轰炸,死伤就过半。持续的轰炸结束后,196旅仅伤员就达到200多人。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治疗,姜玉贞下令随军医护人员和他们一起转移,去安全的地方。
不料,这支200多人的伤员和医护人员队伍,在转移的途中,遭遇了日军的包围,伤兵被活生生砍头,女的被轮番凌辱,最后无一人生还。
姜玉贞得知消息后,气愤地说道:“再有日军投降,决不接受,直接枪毙,见到日军伤兵,一律打死,以牙还牙,日军必须血债血偿!”
而此时,日军的步兵队伍已经攻入内城,短兵相接的战斗时有发生。一天晚上,196旅392团第2营的几名战士,活捉了一个相当于连长级别的日本军官。他腰上别着手枪、军刀,带着手表、温度计,背包里还带着地图和自己的全家像等等。
按照往常,这位日本军官会被送回后方军部,但是他遇到了姜玉贞,战士们也是群情激愤,没有用枪,也没有用刀,你一拳我一脚,活活打死了这名日本军官。
接下来的几天里,城中混战越来越频繁,但是日军依然没能跨过原平镇。
巷战
再守三天10月7日,姜玉贞已经完成了阻击日军7天的任务,本应该按照原计划撤出原平镇,却再次接到了阎锡山的命令:再守3天。
而此时的196旅已经不足500人,弹药几乎耗尽,这再守3天的命令,如同死亡通知一般,宣告着196旅要与原平镇共存亡。但姜玉贞没有回绝,依旧坚定地回应道:“保证完成任务。”
196旅的战士们也没有任何抱怨,亦毫无惧色。在姜玉贞的带领下,与攻入城内的日军展开了巷战,甚至肉搏战,逐院争夺。
又拼死抵抗两天后,日军已经占领了大半个内城,但他们依旧没能通过原平镇。姜玉贞在面对以少打多的劣势时,充分发挥了巷战的优势。死死地将日军困在了原平镇。
10月10日夜,姜玉贞再一次完成了阻击任务,趁着夜幕,准备带领余众撤出平原镇,但是几处城门均已落入敌人之手。无奈,只好在一处偏僻的地方挖城墙。地洞挖好撤离时,搜索的日军发现了他们。
姜玉贞没有先行撤离,为了让战士们安全撤离,他拿起武器挡在了日军面前。在阻击的过程中不幸中弹,身边的战士连拉带拽地要拖着他走,他却一把推开,让战士们先跑。战士们没有办法,只好哭着跑了出去。
冲上来的日军把姜玉贞团团围住,在得知他就是守城的将军后,为了泄愤,数把刺刀对着他就是一顿乱刺。直到他断气后,日军又残忍地将他的头颅砍了下来。
后记10月11日,原平镇全面陷落,但此时的中国守军已经全面到达忻口指定位置,筑起了坚固的工事,做好了全面应对来犯日军之势。姜玉贞10天的坚守,为忻口守军集结兵力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也在气势上大大打压了日军。为日后的忻口会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姜玉贞牺牲后,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1979年6月,山东省正式追认姜玉贞为革命烈士。山东省菏泽市的烈士陵园也为姜玉贞烈士树立了遗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