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陶炉真实耗电量(电陶炉800w一小时耗电)

电陶炉真实耗电量(电陶炉800w一小时耗电)

首页家电维修电陶炉更新时间:2021-12-05 01:34:30

【晨曦科技特约作者 蜘蛛MX】

露营,

单单听这个词就很美好,的确,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待多久,对大自然的渴望就有多强烈。

有人说成年人的露营就像是过家家,在这个充满“搬家”乐趣的游戏里,户外电源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其实很简单,你总得用电吧。身处信息化社会,没有电就意味着基本回到了解放前,户外电源是我们能在野外“体面”享受现代文明的保障。

毕竟有电就意味着无限可能,在解决了基本的充电诉求,人们也在不断折腾户外电源的上限,探究野外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可能性,不过他们很快发现,大功率会加剧耗电进而影响续航,而一味增大电池容量又会导致体积臃肿携带不便,有没有能同时兼顾的方案呢。

电小二1100 Pro的推出为这件事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电比火好玩多了

既然都携带这种装备出门了,自驾游是常见的方式,,折叠的手柄携带方便,而可堆砌更是便于灵活利用空间布置,在一堆的户外装备中,单台10.9kg的电小二1100Pro真算不上大。

户外电源是很讲究功能性的产品,这点从接口设计也能看出来。

单台整机就有7个输出口,其中有2个AC口,2个USB-A口,2个USB-C口,以及1个12V车载充电口,可同时为7台设备充电。

USB-C绝对是个好东西,但18W的功率略微有点低,不然完全可以给笔记本供电。USB-A也并不支持快充,是较为常见的5V 2.4A规格。

但整个USB区域足足给配了4个接口,数量上绝对管够,可见厂家也知道功率不足数量来补。

如果外出携带手电筒、露营灯建议用USB-A充电,诸如手机、平板等则可用相对较高功率的USB-C接口。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AC区域,都带这大块头出门了,谁还惦记给手机、平板充电这些。

单机AC口的额定输出功率为1100W,峰值功率2200W,这是个相当高的规格,足可以驱动很多家用电器了。

比如微波炉(约1000W)、1P空调制冷(约800W)、家用吸尘器(约800W)、洗衣机(约500W)电烤箱(约1500W)、电水壶(1800W)。

而图中我做测试的电陶炉功率就是1000W,实测并没有虚标。

实测煮粽子,从电量54%到19% 一共用时约29分钟,第一次煮没经验时间用时太多,实际用不了那么长。电小二1100 Pro的电池容量为1002Wh (约278400mAh),按照我煮粽子的方式,满电状态下可支持约2.8次。

假如用它来打火锅,煎肉等等,这点电量明显是不够玩尽兴的。这又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如何兼顾大功率和续航呢。

轻装or重载,把鱼和熊掌都给你

电小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并联,通过并联达到大功率和长续航的目的。

并联模式下,电小二1100 Pro的电池容量由1002Wh (约278400mAh)跃升为2004Wh (约556800mAh),功率也由1100W(峰值2200W)变成2200W(峰值4400W)。

所以,轻装还是重载,怎么选完全由你来定。

大功率能干什么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为真实测试电源串联后的表现,我们搬出了1800W的电水壶和1500W的烤箱。

电水壶之所以加热快,大功率加热管功不可没。

电小二1100 Pro并联款的功率分配很有意思,几乎是将功率进行均分,两台电源的负载几乎相同。实测上面那台显示功率为941W,下面则为1003W 。

烤箱的额定功率为1500W,妥妥的耗电大户。

实测上面电源功率为813W,下面为801W,串联款毫无压力。

线束也没有明显发热,电源也没有发烫迹象,散热风扇噪音不大电源工作稳定。

应该很少有人把烤箱搬到野外去吧,但至少户外电源给了这种可能性。

其实玩法还有很多,比如在户外进行一次奢侈的野营火锅,或者煮小龙虾。

三种充电,市电最快

电源有三种充电方式,分别是市电充电、车充充电以及太阳能板充电。

官网介绍,市电充电需要约7.5h,车充约14h,太阳能电池板(100W)约1.3h。这三种方式显然市电效率最快,但7.5h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毕竟手机都快充了嘛,希望尽快看到电小二的快充产品。

笔者点评:

很多人买户外电源觉着露营用很爽,其实它在工作用途和应急供电方面也有很大作用,比如救灾通信照明,又比如医院呼吸机供电等等。

电小二这款产品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灵活度,当你不需要大功率和长续航时就能单台机器轻装上阵,而有需要时两台电源并联就能获得翻倍的功率和续航。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唯一的不足或许是没有快充,不过AC功率足不就行了吗,没有什么事一个接线板不能解决的,实在不行就两个。

我是蜘蛛MX,

谢谢你看到最后。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