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从积雪的世界中驶来,洁白的光线洒遍车身,只有车上载满的罐体板棱角依稀可辨。2300公里的远征路,这些板子即将与雪域高原融为一体——它们是西南公司青海加西高速公路项目JX-2标搅拌站的“躯干”。穿行在“世界屋脊”上,关于这条高速公路的一切都染上了“高”与“难”的底色。
货到,活就到,搅拌站安装负责人胡星边想着边跳下驾驶室。对于机械租赁安装组而言,物资的节奏就是呼吸的节拍。
有6年搅拌站安装经验的老胡知道,在高原建搅拌站,必须放弃平原地区常用的整体罐,代而采用拼装罐。这个过程中,密封性关联成败。344块宽1米长2.5米的罐体板要一一密封、拼接,最后组成8个罐体,再由货车进行整体吊装,这个过程就像“拼乐高”。要想避免泄露,绕不开的就是处理拼接中的缝隙。
“糟了,板子冻住了!”老胡心一惊,还是低估了高原的气候。眨眼功夫,堆在基地的罐体板外壳就结了厚厚一层冰。
“结了冰,罐体板的密封胶条都失去了粘性,板子粘不住罐体拼不了,这可咋整?”气温还在零下,老胡的额头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攻克高原,需要明确的目标导向,并发挥智慧巧力。老胡带领7人安装小组一头扎进临时搭建的集装箱办公室,用连续15个小时头脑风暴,钻研密封罐体板的必胜绝招。
“可以人工铲冰,把冰敲破再用棉絮擦干。”“人工铲冰太浪费人力和时间!”“要不试试高温融化。”……第一轮讨论结束,已然凌晨两点,安装小组初步敲定“高温融化”法。
要实验就不能离开现场。这一次,攻坚地点从办公室搬到零下20多度的室外。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来说,这是一次需要“破釜沉舟”才能“逆流而上”的任务。经过8次修改,一份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出炉,倒热水、用火烤、撒食盐……15种高温融化方法跃然眼前。
15种方法就有15次试验。团队里有“小诸葛”之称的宋洋洋牵头,冒着零下20多度低温,用3天时间逐一验证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我们二局铁军找到了最适合青藏高原的融化方法!”熬到第三天凌晨,在寒冷的集装箱里,团队找到破解之法。只见宋洋洋小心地点燃液化气喷灯,放到罐体板外烤。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滴答滴答——”外壳冰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融化,希望就在眼前。板子烤干后,老胡立即接过来,和团队一起把密封条粘好,再在罐体内放入2个电热油汀增加温度,让罐体内部的密封胶干得更快,一举攻克高原罐体拼装密封难题,为后续拼装扫清障碍。
沿着这条全长180公里的银色天路一路望去,仿佛能看见青藏高原的“脊梁”。对于搅拌站安装团队来说,它更是攻克高海拔天堑的主战场。今年春天,8个直径3米高24米的罐体终于“筑”立在青藏高原。6月7日,第一批满载642方混凝土的罐车徐徐驶出拼装站,开往高速公路沿途的每一个施工点。老胡觉得,他们的每一次“高原攻坚”,都是在修建一条叫作“希望”的公路。(任思聪 曾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