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7日电 (张燕征)近日,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飞科电器)发布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均下降。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飞科电器营收及净利润已连续两年下降,扣非净利则连续三年下滑。
对于近年业绩增长乏力,4月26日,飞科电器董事长兼总裁李丐腾在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创新变革的过程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公司在2019年开始逐步降低原比重较大的批发业务比例,在2020年全部撤销,对公司短期内的业绩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影响。”
扣非净利连续三年下滑
飞科电器披露的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5.6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亿元,同比减少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减少4.66%。
从具体业务来看,报告期内,剃须刀、电吹风等个护电器产品实现营收33.25亿元,同比减少3.02%;电熨斗、挂烫机等生活电器产品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下滑36.09%;电工电器产品实现营收3529万元,同比下降27.18%。其他产品实现盈利,同比增加18.4%。
回看过去三年,2018年是飞科电器的业绩高光时刻,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77亿元和8.44亿元。而在此之后,业绩一路下滑,2019年及2020年的营收分别同比下滑5.46%、5.09%;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8.83%、6.93%。
实际上,在业绩亮眼的2018年,飞科电器的盈利瓶颈已经出现。2018年,飞科电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7.77亿元,同比下降1.27%。随着后两年营收净利双降,飞科电器在2019年和2020年的扣非净利润也大幅减少,分别同比下降19.79%和4.66%。也就是说,从2018年至2020年,飞科电器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
剃须刀卖不动了?
作为电器品牌,飞科电器曾于1999年自主研制了国产第一款双头旋转式剃须刀,从而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飞科电器此前称,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飞科实现了80%的同比年度增长;飞科牌电动剃须刀荣列同类产品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荣列同类产品全国市场销量第一位。
然而,随着飞利浦、博朗、吉列等国外品牌在中国扩展高端剃须刀业务,飞科剃须刀的市场地位开始接受挑战。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飞科剃须刀的生产量分别为6922.65万只、6057.69万只和5182.84万只,从变化情况看,2019年至2020年,飞科剃须刀生产量分别同比减少12.49%和14.44%。
数据来源:飞科电器财报 中新经纬 张燕征 制图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至2019年,飞科剃须刀的销售量也出现了下滑,同比减少15.06%。不过,飞科剃须刀在2020年的销售量表现稍有所好转,2020年共卖出5655.8万只剃须刀,同比增加1.26%。
华经产业研究院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动剃须刀市场格局中,线上零售占比最大的前两大电动剃须刀品牌分别为飞科、飞利浦,其中飞科剃须刀线上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一,线上零售量占比达50%;从线下零售情况来看,零售量排名第一的品牌则是飞利浦,以44%的零售量占比占据市场市场首位。
另据零售监测机构中怡康2020年统计数据,“FLYCO飞科”品牌电动剃须刀2020年度线上和线下市场零售量占比分别为43.79%、44.45%。也就是说,飞科剃须刀在线上的市场份额稍有下降。
此外,飞科剃须刀也很难打入高端市场。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市场电动剃须刀品牌平均销售单价统计,荷兰品牌飞利浦剃须刀均价431元,日本品牌松下剃须刀均价497元,德国品牌博朗剃须刀均价1115元,雷军推出的小米剃须刀均价157元,而飞科剃须刀均价为135元。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飞科是剃须刀领域做得最好的一个本土品牌。在刘步尘看来,飞科的最大问题不是产品力不足,而是品牌力不足。如果不能突破品牌的瓶颈,飞科未来发展后劲不足。“普通剃须刀价格并不贵,即使吉列这样的主流品牌,价格一般在200元以内,消费者都能承受。既然如此,他们会倾向于购买大品牌的产品,从而对小品牌形成挤压。现在,飞科面临的处境就是这样。”(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