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蒸馒头,晋南人都知道用柴火蒸的馒头好吃,松软香甜有麦香味道。说到用草圈、草席、草垫蒸馒头,许多人未必知道,事实是后者以原生态蒸制,馒头味道更胜一筹。那是2012年腊月的一次采风,头一次看到古法草圈蒸馒头,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地点是山西省芮城县中条山南麓一个小村庄。
这一天,适逢村里有户人家要娶媳妇。在小村,任何一件婚丧嫁娶都是大事,都要举全村上下之力操办。蒸馒头则是这件大事中的要事,农家过事,馒头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提早几天邻里乡亲都要过来帮忙,喜事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张罗开了。
做馒头需要的是人手,村里的年轻主妇基本凑齐了,在说说笑笑中,馒头像土豆一样摆满了案板。
这家办喜事,蒸馒头有点特别,选用已经几乎消失的蒸制方法,用草圈蒸馒头。蒸笼用的不是金属笼或者木笼,而是用麦草轧制的草圈笼,为啥这样呢?主人说,麦粉配麦草,好比原汤化原食,讲究的是和合,寓意新婚孩子和和美美;再说这办法保真,不串味,口感好,是庄户人喜欢的味道。图为在院子里挖好的柴火灶旁,几名妇女正在将饷好的馒头摆上草圈笼屉。
草圈做笼节,草席做篦子,草垫做笼布,馒头放置其间,一节能放40多个馒头,可以一节一节往上续。据村民介绍,这些草圈笼是几家凑起来的,草笼屉是小麦秸秆用葛条一缕一缕地层层扎起来的,高约有10厘米左右,使用时依据蒸馒头多少而加高续长。
上笼屉是一件技术活儿,由几位年长的村妇来操作。仔细数一下有十三四层了,一锅下来可以蒸500多馒头。
馒头出锅了,老乡连着草席、裹着草垫把馒头端了过来。图中可以看到草席是用苇子编的,草垫是小麦杆做的。
对以馒头为主食的晋南人来说,用草圈蒸馍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种老式做法,在一些地方又冒出来了,不再是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而是为一种气氛、有一定摊场的大家乐。
用草圈当笼节蒸出的馒头柔软爽口,又保持了小麦特有的清香,老乡说城里的馍馍就没有这种味儿。小村庄办喜事全村人都会道喜捧场,需要蒸三大锅馒头才能满足。村里人说,事主家境比较殷实,为让大家吃好点,才选用草圈馍馍,这比从蒸馍铺购买花费要大一些。
如今恐怕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记得起草圈,就算有印象也大都是窝头发糕薯类的记忆,真能吃上草圈蒸出的精粉馒头而是稀罕。当时,我一口气吃了两个,那味道,至今意犹未尽! -------------------- 原味记录乡土乡愁,原创图文盗用必究!敬请点击右上角关注“老宁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