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冯军福
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12点,跑了周边15个社区,共安装41台红外监控测温设备……这是青年学子李海龙暑假里最为难忘的一天。
李海龙是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智慧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8月7日,在学校和实习企业的组织下,他和同学陈兆兑、高森、张德宇主动参与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利用自身所学的建筑智能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区装上了“火眼金睛”——红外监控测温设备。
体温检测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郑州不少社区纷纷上线各种测温“利器”。其中,“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温度就被记录下来”的红外监控测温仪尤受青睐。
“红外监控测温仪具有非接触、速度快两个主要特点。”李海龙介绍,像额温枪等传统测温方式需要“人盯人”“一对一”的近距离检测,每分钟只能测量十几个人;红外监控测温仪的检测距离可达10米,每分钟能测量数百人。这样不但节省人力,而且大大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
红外监控测温仪相当智能。李海龙说,“我们把报警温度设置在37.2,一旦有人体温超过这一数值,机器就会自动发出语音警报”。
如此智能化、便捷化的功能设计,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但凡有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会产生误报。
据介绍,目前我国主流红外监控测温仪的测温误差,基本都能控制在0.3℃以内,可以从复杂环境中精准识别发热人员。“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黑体这样一个参照物。”学生高森介绍,黑体是红外监控测温仪的重要部件,保持40℃恒温,有了它的参照,摄像机才能把体温测准。
此外,安装细节也很重要。“比如,摄像机不能被阳光直射,这样容易导致镜头温度过高,从而影响测温的准确性。”李海龙说,到达社区后,他们通常会先在入口处搭建棚架,为摄像机遮蔽阳光,然后再拆解安装设备,整个一套程序下来,需要半个多小时。备。
虽然室外天气炎热,但小伙子们不叫苦不叫累,个个精神饱满。“时间不等人,我们早点安装好,社区就能早点多一层防护。所以,大家中午也顾不上休息,简单吃了口烧饼、喝了口水,便继续投入安装调试工作中。”学生陈兆兑说,在路边就餐时,他们仍然自觉保持一米间距,严格遵守学校及属地的防疫要求,确保自身安全。
安装设备时,小伙子们会一遍一遍地检查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确保第一道防线安全牢靠。一天下来,他们连续作战16个小时,为15个社区一共安装了41台设备。
“虽然汗流浃背,回到住所也将近凌晨1点,但想到自己也能为这场战疫贡献智慧和力量,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李海龙说。
本文来自【河南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