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我就知道有它!”
1月30日晚,2022年央视春晚节目单刚一公布,不少网友就在网上“凡尔赛”自己的“先知先觉”。不是“我想死你们了”,也不是“难忘今宵”,网友说的,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太美了!绝绝子”“今年晚会MVP”……前不久,《只此青绿》亮相bilibili“2021最美的夜”跨年晚会,向来“挑剔”的B站网友把“就这样被你征服”委婉地打在了弹幕公屏。从B站跨年晚会到央视春晚舞台,如此“破圈”,为何“只此一卷”?
《只此青绿》剧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细节品控:“队形精确到眼神”
《只此青绿》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故事称不上复杂,只是舞者全程无声的演绎和部分情节、场景抽象化的表达,一定程度提高了观众“入画”的门槛,但这并不妨碍《只此青绿》倚美“出圈”。
青绿山水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自带光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总编导、电视剧《琅琊榜》《伪装者》的作曲家、歌剧《图兰朵》的舞美设计师等“梦幻”主创团队打底,《只此青绿》为观众呈现了“每一帧都是画”的视听盛宴。
这还只是“面儿”。“里儿”,是团队对美的敬畏、对细节的苛求。
总编导周莉亚、韩真透露,该剧仅前期创作就耗时一年多,创排用了5个月,团队多次与故宫博物院专家座谈交流。“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怀着最大的虔诚创作这部舞蹈诗剧。”韩真说。这份虔诚,也给该剧文博顾问、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王中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问题,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问不出来的。”
《只此青绿》剧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团队对细节拿捏到什么程度?答案是:“气息连绵不断”,“队形精确到眼神”。从B站《只此青绿VLOG|我们在B站跨年晚会的奇妙之旅~》这段彩排花絮可见一斑:
“侧旁腰起,既有那种慵懒的气质,同时气息是连绵不断的。连绵不断这个很重要,这些是非常细节的环节。还有刚才有一段,这里我们要定一下。有的人视线是在这儿,有的人直接在这儿,这是非常不齐的,我们都以梦梦的视角,这样好统一。”
较真儿至此,才有了《只此青绿》所见即美的惊艳,才激发出网友“观看过程可以正常呼吸”的俏皮。更难能可贵的是,从首演到巡演,创作团队一直收集观众反馈,进行修改和调整。
周莉亚说:“《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
深层共鸣:你我皆是展卷人
深层的共鸣往往后知后觉。
每至演出“高能”处,掌声在剧院经久不息,弹幕持续刷屏。所见即感动,但感动不止所见。“是不是我们的基因里有某种开关,一看这种就想哭!”观众和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智慧是在线的:看似情不知所起,却将解码密钥指向了内在、指向了深层。
中国人内敛,对情感的表达更是如此。《只此青绿》对美的呈现触动观众心弦,让再内敛的观众也难以克制骨子里跃动的DNA,而撩动DNA的,是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
你以为它不显山露水,殊不知它早将存在感埋在每一位慕名而来的观众的基因里。换言之,看演出之前,美与感动已存在于观众的脑海、心中,《只此青绿》所做的,不过是把他们对美的反馈勾了出来。
正如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所说:“《千里江山图》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远隔千里、千年却又近在咫尺、眼前,始终在千万观众心中,从未消散。”
《只此青绿》剧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这种深层的共鸣,在舞剧尾声达到高潮。
展厅内,男女老幼络绎不绝。长长的展柜两端,展卷人、王希孟相望无言:一个深鞠一躬,一个作揖致礼。
这是文物研究员与研究对象的“奔现”,也是古与今在平行时空的相遇!
“王希孟和展卷人隔空对望的瞬间,一下子把我‘击穿’了,碰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只此青绿》艺术顾问、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冯双白对这一幕赞叹不已,“中华民族的传统不只有放在展柜里的展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我们的内心。”
台上的展卷人,是王希孟的“观众”。台下的观众,又何尝不是这无垠山河的“展卷人”?
高山流水觅知音。“如果观众能从《只此青绿》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燃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的辛苦也就值了。”编剧徐珺蕊说。
艺媒互鉴:get“破圈”新密码
《只此青绿》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
这样的“联名款”并不多见。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将其视为“一次文博与艺术的连线、一次艺术与传媒的互鉴”。
自创意诞生那一刻起,《只此青绿》不仅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争做“艺术生产国家队、体制创新排头兵”的一次生动实践。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表示,《只此青绿》牢牢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在文博、舞蹈、音乐、文学和非遗传承中探寻和提炼符合当代视角的审美精髓,打造出了符合文艺工作“国家队”引领性、示范性作用的精品力作。最专业的文博单位、文艺院团和权威党媒携手,将艺术生产、转化、运营、传播融为一体,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卷人”“递藏者”。
《只此青绿》剧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演出期间,人民网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不断拉近剧作与公众的距离。首演结束,相关报道累计曝光量已达2.47亿。人民日报海外媒体平台、人民网9大外文语种同步发稿,有效放大了作品的海外传播声量。
1月20日,《只此青绿》举行2022年百场巡演新闻发布会。会上,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唐维红将《只此青绿》的“破圈”密码概括为“三个力”: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实力、出品方合作方的合力。近年来,从图书《这里是中国》到影片《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人民网的“联合出品”量质并进,艺媒互鉴的“破圈”密码越发明晰,媒体深度融合的红利持续释放。
2021年8月,《只此青绿》在国家大剧院首次“展卷”,后在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演出50余场,所到处皆一票难求。人民网微博话题#千里江山图活了#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总阅读量超6100万,创意短视频《挑战青绿腰》累计阅读量5840万、点赞218万。人民日报、人民网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的网友评价《只此青绿》为“顶级的演出”,并向参演人员致谢:“谢谢你们呈现了伟大的历史。”从线下到线上,《只此青绿》的人气和口碑都“赢麻了”!
日前,该剧已确定3月启动第二轮巡演,涵盖海口、成都、杭州、广州、合肥等近40个城市,预计演出场次120余场。等不及3月开票,不妨先在春晚舞台一睹《只此青绿》风采,相信新的直播技术定会带来新的感官盛宴。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