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空调是杂牌的吗(科龙空调为啥这么便宜)

科龙空调是杂牌的吗(科龙空调为啥这么便宜)

首页家电维修空调更新时间:2022-03-13 10:42:11

年长一些的朋友应该还记得科龙这个名字吧,它曾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家电公司,从捶打出来第一台电冰箱到当时全国销量第一,用七年时间创利6亿元到亏损36.93亿元,它是谁?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科龙的前身是珠江电冰箱厂,他的兴衰绕不过两个男人,潘宁和顾雏军。创始人潘宁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这也是他创业的起始。

先进的生产线

容声冰箱,一个人人都听说过的家电品牌,它是潘宁打造的第一个品牌,在潘宁的创业初期,潘宁还兼任容桂镇工交办公室副主任,这个身份为他赢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珠江电冰箱厂的成立也就有镇政府的出资。这让潘宁的创业少了许多阻碍,但“乡镇集体企业”的性质也决定了他的结局。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视察的过程中访了问珠江冰箱厂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视察的过程中访了问珠江冰箱厂。这家工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冰箱制造厂,铺设了先进的生产线。所以邓小平参观车间时,连续问了随行人员三遍:“这是乡镇企业吗?”南巡结束后邓小平提出日后那句闻名全国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就在邓小平离开厂子不久,北京市有关部门公布了全国家电电器的产销排行榜,珠江电冰箱厂的容声冰箱荣登“电冰箱产销第一”的宝座,并且一座就是八年,很难令人相信就是这样家喻户晓的产品在出现伊始是工人用锤子敲出来的。

虽然产品的销量喜人,但潘宁也不是没有愁事,工厂的产权问题始终是困扰着潘宁的一块心病。

珠江电冰箱厂所有权是属于镇政府的,包括潘宁在内的初创管理团队不仅没有任何股权,甚至于公司,他们也没有决策权。

科龙初生

潘宁

潘宁的解决方案,是将企业转型为科龙集团,用科龙这个品牌进击空调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科龙品牌归企业所有,希望借此摆脱政府的拘束。

潘宁的“独立”引起了当地政府的不满。在科龙不断成长的同时,一场狂风暴雨也在悄然酝酿!

凛冬将至

潘宁在1998年突然被公司宣布从总裁职位上离职,又在第二年卸任董事长,离开了这家亲手打造出的企业。离开的潘宁迅速移民了加拿大,在留给公司属下作纪念的一首诗中,潘宁用一个“愤”字表达了他的情感。

潘宁离开以后,科龙又连续迎来了两位“过客”总裁,二人不仅没有让科龙得到更好的发展,还让情况变得糟糕起来,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第二位总裁:容桂镇镇长徐铁峰,在他上任不到一年,科龙就从97年开始每年赢利6亿以上,变为亏损6.78亿。

外人无从得知科龙亏损的原因,只是猜测与大股东容声集团有关,有专家猜测科龙早被大股东掏空。科龙情况每况愈下。

回光返照

顾雏军

在科龙生死存亡之际,天降猛男,顾雏军出现了,他以3.48亿元购得科龙电器20.6%的股权。但此时的科龙并没有出售的理由,更没有低价出售的理由。

尽管顾雏军的收购必然有一些灰色的成份,但其对科龙的整治确实行之有效,顾雏军上任一年后的财报,科龙电器便一举扭转了几年来的亏损局面,赢利1.12亿元。

在科龙走上正轨后,顾雏军开始了他的并购之旅,一年多的时间里科龙连续收购了多个品牌,企图整合整个制冷产业。但是顾雏军的每次收购都如同收购科龙一样充满疑点。

郎教授

科龙高歌猛进引的并购起了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郎咸平的注意,他指责科龙在“国退民进”过程中侵吞国有财产。同样被指着的还有海尔跟TCL,国内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舆论一时沸腾。

海尔跟TCL仅仅一句“不予置评”就打发了郎咸平,只有科龙的顾雏军不甘示弱,和郎咸平展开正面对抗,你来我往之间。科龙和顾雏军被放在了聚光灯下,这件事在传媒界、学术界甚至政界引起了针对“国退民进”战略的大争论,经此一役,郎咸平成功成为国内知名经济评论家。

郎顾之争

屠龙者终成恶龙

科龙一些并购就游离在灰色地带,只能做,不能说,一说全是错。经不起在媒体聚光灯下的考验,媒体的争论最终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国家审计署悄然进驻科龙内部针对问题展开调查。

2005年1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以关联交易为名对顾雏军进行公开谴责。

科龙的业绩大溃败由此开始。

同年,中国证监会对科龙立案调查,银行停贷,供应商停止供应原材料,剑悬在了科龙头上。

2005年7月,顾雏军被警方控制。

9月,他在看守所与青岛海信集团签署协议,海信以6.8亿元成为了科龙的新主人。

2006年8月,科龙的2005年年报终于出来了:巨额亏损36.93亿元,公司净资产为—10.9亿元。

从潘宁“被迫”退休的1998年冬天算起,仅仅7年时间,科龙就从一家内地“行业巨龙”沦为一家巨额亏损,债务不断,官司缠身的“恶龙”。

事后有人采访顾雏军,问他一生中最后悔的的事,他说:我一生中很后悔的是没有遵守中国的古训:藏而不露。把你认为最好的东西露给别人看,就会让强盗惦记。科龙的兴衰让人联想到今天引人关注的司马南和LX,顾雏军的激烈回应和柳传志的沉默对比鲜明,但是二者的相似之处也是颇多,只能说见证了科龙兴衰的联想不要成为下一个科龙,再步后尘吧!

这里是极科技,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不要吝啬您的点赞和关注,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人看到。更欢迎您,在评论区说出您的想法,我们热切地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