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南下,多地气温陡降,多地气温已低至零度以下。而且今天也是立冬,一场冬雪如约而至。北方各地都已经开始了供暖、中央空调、暖宝宝等手段来抵御冷空气,那么在没有电,没有暖气的古代,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呢?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古代人的御寒神器。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气温不是一成不变的,来看这张近两千年的气温变化图,可以看出从五代十国到北宋时期,我国气温偏高,大概高1度左右,与现在气温接近,但之后南宋到清末大约700年的时间,是比现在还要寒冷的,那么在那个时期的人怎么过冬呢?。
远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已经会使用和控制火了。北京人已经可以使用火烤制食物了,以火取暖自然不在话下。考古发现在这一时期的居住遗址内,还发现过用火的烧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断,那时候的人们主要是通过烧火取暖。
时间来到春秋时期,由于青铜器的普及,人们可以锻造一些器物更方便取暖,譬如一种叫燎炉的器物。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
秦汉时,聪明的古人就发明了“空调房”,在冬天可以调节温度的房间。最开始是皇帝和大臣们商讨国家大事的地方。
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墙壁“以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这样房间的保温效果就很好。西汉时椒房被吕后长期霸占,刘邦也没辙,就把椒房让给了皇后,自此椒房就成了皇后居住的地方。“椒房”几乎成了皇后的代称。
以花椒泥为房子做保温层的方法,后人多有效仿,从《世说新语》西晋富豪石崇“以椒为泥涂室”到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椒房备受富贵之人青睐。
此外还有“火墙”,将房子墙壁设计成空心夹墙,然后在中心夹墙中烧火,道理与东北火炕类似!
到了唐朝,经济和科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是在取暖器物的锻造上,铁器的锻造更为方便,因而唐朝的取暖器物上使用了熏炉,熏炉比燎炉制作更复杂,也更安全,散热也比燎炉快。同时在燃料上改进更为出众,在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宋朝时,国家特别有钱,有了钱官员和皇帝就更会玩了,尤其是在炭的选料上更加考究了。《宋史·食货志》记载:“京西、陕西、河东运炭至京师,薪以斤计一千七百一十三万,炭以秤计一百万”。不仅如此,进贡的炭还要制作成野兽的形状。南宋时更加是奢侈无度,宋高宗甚至要求进贡的炭必须是“胡桃文鹑鸽色”,还有纹理和成色的要求,简直奢侈至极。
看过古装剧的都知道,身体孱弱的人冬天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手炉。手炉,也叫“捧炉”“袖炉”,白居易曾写诗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的小火炉就类似于现在的暖宝宝。手炉传承久远,据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地潮湿阴冷,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有了mini版的小熏炉,也就是手炉。此时的手炉都是有手柄的。手炉一般都是放在袖子中,古人宽袍大袖,可将手炉放在袖里暖手,随身携带,温暖方便。手炉到明朝中后期,制作工艺愈加炉火纯青。
上述那些大多是高官显贵的享受,但普通老百姓可没有那么花哨的取暖。
普通百姓,取暖基本就要靠抖了!为了让自己能过度过寒冬,就要绞尽脑汁御寒。要知道棉花并不是我国的原生植物,棉花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的,不过这时的棉花大多在边疆种植,在中原得不到普及。棉花大规模使用,是在宋末元初时期。没有棉花的时代,人们想尽办法取暖,在袍子里填充乱麻或是芦花取暖,保暖效果相当差。
到后来,唐宋时期,普通老百姓有用废纸填充衣服御寒的,称作“纸裘”。说起用纸来取暖,大家可能会有疑惑,其实这也是古代贫苦人群迫不得已的办法。由于唐宋时期农田大多用于种粮食,麻的种植就相对减少了,但此时造纸术却开始发展起来。
回顾古人取暖史,古人不是只能靠“抖”,为了取暖古人发明的很多取暖小玩意比现在都不成多让,可以说,现在大家可以在温暖的屋里享受冬季,都是从古时候开始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经验,经过不断的改进才最终有了今天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