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张国虎 记者 何丽娜
暴热的三伏天里,空调开还是不开?
许多人陷入纠结,有些人选择不开空调理由不少:如为了省电省钱,或是怕得“空调病”,又或是因为家里有小孩或者孕妇而不敢开。但是在极端情况下,这道选择题带来的后果已不是舒适与否,而是关乎性命安危。
不舍得开空调
八旬大伯倒在家中
近日,正值三伏,高温酷暑,80多岁的李大伯(化名)平时一人居住,由于是老房子,且房间里堆了很多不舍得扔掉的杂物,通风不畅,老人家为了省钱又不舍得开空调,就一直在闷热的房子里呆着。
待邻居中午来找他,发现李大伯躺在床上,全身发烫,神志不清,赶紧通知其亲属,送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的抢救室。
抢救室李友军副主任医师接诊时发现:李大伯的体温竟高达40℃,失去意识,大小便失禁,呼吸非常急促,心率也达到了130次/分,血压80/46mmhg——这是典型的热射病。
李医生立即予以降温,补液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相关治疗,完善各项检查后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经过EICU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后,李大伯逐渐苏醒,体温正常,内环境稳定,三天后成功出院。
今年夏天非常炎热,杭师大附属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许多中暑患者,仅7月29号一天,包括李大伯在内,就连续接诊了7例中暑患者,大多为闷在家中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或顶着烈日在外做工的年轻人。
急诊科赖登攀主任医师介绍:夏季温度和湿度较高,有心脑血管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户外工作者是中暑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避暑降温,防止出现中暑。
如何预防热射病
这些人群要当心
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个级别,当严重到热射病的程度就可能致命。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顾名思义,劳力型热射病主要是指户外工作人员。
在烈日下劳作的人,大多为年轻人;而非劳力型热射病往往没有出现在烈日下,更没有在烈日下持续劳作,因此往往更容易因为被忽略而延误救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急诊科副主任吕世进分析道,对于李大伯这样的老年患者来说,出现中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周围环境温度上升:
环境温度升高时,家中通风效果极差,老人在家又不开空调,有基础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尤其合并有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等)的人群,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不能对自身体温进行良好的调节,身体从环境当中获得热量增多。
2.机体自身热量产生增加:
在高温、高湿、不透风或强热辐射下,老年人长时间从事剧烈活动或劳动,机体热量产生增加。
3.散热障碍:
汗腺损伤或者缺乏的患者,比如皮肤烧伤瘢痕部位、汗腺缺乏症等导致患者出汗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或者心血管功能下降,如老年人、心功能障碍者可导致散热减少;
部分老人服用影响出汗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和抗组胺药等导致出汗减少;肥胖和衣服不透气等也可导致散热障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此,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有帕金森、系统性硬化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
有些老年人居住环境不通风,或者养成了节省的习惯,温度很高时也不愿开空调、风扇等,都是导致老年患者容易体温持续增高的因素,需要家属的特别关注。
若身边有人中暑
赶紧这么做
中暑发病初期会表现为恶心、乏力,很多老人容易理解为“天热很正常”,家人也不引起重视,到情况严重时,则会出现心慌、休克、多器官衰竭等危急情况。
对于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人,救治会变得极为复杂。
若发现身边老年人有中暑的情况,要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可以进行皮肤按摩,促进散热。若老人神志清楚,可以先喂其饮用凉开水、盐开水或者绿豆饮等;
用冷水擦拭皮肤;用毛巾包裹冰块放置在头部和腋下、腹股沟处等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病情严重,神志不清者,保持患者头侧位防止误吸,并立即打120送至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杭师大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赖登攀强调:八月份也将会有持续高温天气,户外工作者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与此同时,在家的老人也要格外当心,保持家中通风,避免湿热,适当降温,警惕“非劳力型热射病”,发现或救治不及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