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内旋火和直喷火哪个好(燃气灶头是旋火好还是聚能直喷好)

燃气灶内旋火和直喷火哪个好(燃气灶头是旋火好还是聚能直喷好)

首页家电维修燃气灶更新时间:2022-03-08 08:52:15

前天,小超给大家介绍了超人即将推出的第13代内旋猛火灶,文章一出,引发众多媒体转发关注,许多小伙伴也被X13系列燃气灶的全新升级版功能所吸引。也有小伙伴给小超留言,这个历经29年研发历程、曾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创新基金扶持项目的13代内旋猛火技术,到底是个啥黑科技呢?

燃气灶分直火灶和旋火灶两种燃烧方式,近年来,业内品牌纷纷向旋火灶技术进军,主要原因就在于旋火灶的热效率高、火力猛。超人在旋火技术方面历时29年推出13代专利技术(文末可查看所有专利技术证书),斩获了不少行业奖项。今天,小超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个“内旋火”黑科技到底有哪些神奇之处!

“内旋火”是运用在燃气灶上的燃烧技术,正式名称为“旋流集中燃烧技术”,俗称“内旋火”或“旋火”,由超人电器于1993年研发成功,并获国家专利十年成就展金奖。

传统的大气式燃烧一般采用直火方式,燃气燃烧火焰向外延伸,这是造成大气式燃气灶热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内旋火技术火焰向内伸展,有效解决了传统大气式燃气灶低效率难题。

内旋火燃烧器的结构呈凹形,燃烧器的火槽或火孔呈圆锥状分布,燃烧产生的火焰向内喷射并呈旋转圆锥形。“内旋火”和“直火”关键的区别在于二次空气的混合上,“内旋火”的燃烧是可燃气体在旋转过程中完成的,由于旋转增强了气流的扰动,使完全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能良好混合,完成全部燃烧过程。

在同等热负荷的情况下,“内旋火”比“直火”增加了火焰与炊具的热交换时间,其燃烧效果更好,火焰更为集中,燃烧效率高,减少了燃气的消耗量。同时,由于燃烧更完全,排放的废气也更少,所以使用“内旋火”的燃气灶比使用“直火”的燃气灶节能、环保。

自1992年创立以来,超人至今已成功研发推出12代内旋猛火燃气灶,第13代内旋猛火燃气灶也即将在5月中旬正式上市,每一代内旋猛火燃气灶都凝聚着超人的创新智慧与工匠精神。

2020年

第十三代多喷

立火内旋火

专利号:2019209520156、201721802531.8

铝合金燃烧器分气盘采用具有实用新型专利结构,通过在燃烧器底座上设置一个分配器,在分配器上设置有两个外环燃气通道,在燃烧器底座上设置有两个与外环燃气通道配合的外环燃气喷嘴,通过两道外环燃气通道和两个外环燃气喷嘴的特殊结构,有效地将现有的燃气通道进行了替换,每段外环燃气通道相对于现有的燃气通道更短,使燃气流入的行程更短,防止了燃气输送至最末端时,因为燃气量不足导致了压力不足以将燃气以规定的速度鼓出,而且提高了同时间燃气鼓入的量,使燃气进入外环燃气腔内的压力更为充足,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有效的保证燃气进入外环火盖上时的压力,不会出现回火和偏火的现象,而且使燃烧更为猛烈。

特殊的集热罩结构实现了二次空气与烟气通道完全隔离,同时解决了嵌入式灶具台面热量损失的问题。速热直喷立火设计,火焰从中心直接喷射出来与锅底接触,避免与外环火相碰争氧,进行富氧燃烧。

2018年

第十二代飓焰

立火内旋火

专利号:201220398424.4

201721802531.8、201730658400.6

采用第十二代超人内旋火专利技术,硅铝合金防水炉头,不生锈,高温不变形,不氧化。铜合金燃烧器底座,采用新型专利结构,上燃烧器头部、下燃烧器头部和燃气通道之间的空间构成二次空气通道,燃气通道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径向内侧和外侧的弧线两端以直线连接,形成一个燃气封闭的混合腔,其对应的外侧形成一个二次空气的补充通道,上燃烧器头部的直径大于下燃烧器头部的直径,通过这种特殊的结构,既保证了二次空气的进入有足够的通道,又保证了混合燃气有一个正常的流速进入燃烧区间。

2017年

第十一代上进风

劲焰内旋火

专利号:201630624878.2

完全上进风结构,不再受家居橱柜进风孔的影响而出现火力不一致现象。全铜锻压燃烧器,经久耐烧,不变形。外环三道独立的燃气混合腔,互不干扰,杜绝偏火。黄金65度锐角出火,火焰高达37cm。走管式加压供气,两进三补供氧。喷嘴安装在燃烧器底座上,无需风门调节进风量,更换气源无需拆换面板。

2014年

第十代集热罩

内旋火燃烧系统

专利号:

201110322430.1、201310138558.1

201220425381.4、201220425393.7

201220398424.4、201120403922.9

201120448168.0、201320201855.1

201320155555.4、201330097164.7

201330097174.0、201230181946.4

第十代集热罩内旋火技术,集结12项专利技术(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3项),首创燃气灶热量聚焦技术,有效热量相当于其它燃气灶5.2KW,CO排放仅为国标1/3。2013年10月,超人第10代内旋火燃气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支持,立项代号为13C26214404516。

第十代集热罩内旋火技术,首次将燃烧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将二次空气与燃气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完全隔离,确保二次空气成分不受烟气干扰,直接输送到火 焰根部,有效缩短了火焰长度,实现火焰高温区域向加热锅中心移动,换热效率更高。独创全进风一体设计,将烟气与二次空气隔离后,燃气燃烧后高温火焰不再受 到二次空气冷却影响,烟气温度更高,有利于燃气火焰与加热锅之间的对流换热。同时将高温火焰辐射热量,经集热罩表面反射回加热锅底,集热罩表面受热后,部 分热量又被二次空气吸收,重新送入燃气灶,转变为有用热量,两种效应共同作用提升热能利用率。独有集热罩技术减少了火焰对周围环境的热量辐射,避免高温火 焰烘烤。

2011年

第九代欧式聚焦

双内旋火

专利号:200930341359.5

第九代欧式聚焰双内旋火燃烧器是超人电器内旋火更进一步的升华。整套燃烧器包括外环分火器、中心分火器、外环分配器、中心分配器、内外环混合腔、外环喷嘴、中心喷嘴。外环分火器不仅是旋火结构,且还设计成二次分流分压对称结构,由两个喷嘴经过引射通道将燃气输送到外环分配器,两边的压力差、气流速度完全一致,所以燃烧时不偏火,有聚焦集能的功效;中心分火器大胆创新,由直火进入了旋火的一次革命,且为了确保火力的均一性,设有四个通气口,气流均畅。

整套燃烧器内环火混合腔与外环火混合腔彼此分隔开,在吸气供氧时,外环与内环之间,都不会互相干扰,吸气均匀,燃烧效果好,热功率较大。在外环分配器上设有 两个独立的引射管,比单个引射管的引射能力强,使燃气充分的燃烧,提高了燃烧性能。

2009年

第八代全铜风火轮上进风内旋火

专利号:200930340714.7

全铜上进风燃烧器。整套燃烧器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全铜锻压材料,抗烧、抗燃、抗高温能力强。采用自然引射式结构,火焰形式为深旋火,70度出火角度,火焰立体燃烧,热能集中,火苗高度是一般旋火的2倍。在外形上也别具一格,分配器座设计成四通道“风火轮”结构,控流、控压,让燃气与空气达到最佳混 合状态,降低有害气体产生。

2008年

第七代不锈钢

上进风内旋火

专利号:200930341358.0

第二代上进风技术,利用旋流燃烧器的空气动力特性,依靠高温回流区作为稳定的热源,提高了火焰稳定性。对每一个出火孔的大小、形状、供氧能力以及混合腔的大小、二次空气的吸收补充等都进行了精确计算,让燃烧达到最佳状态,彻底解决不锈钢燃烧器易回火技术难题。

2007年

第六代

818连体铜内旋火

专利号:ZL200830217128.9、ZL200820202801.6

超人第六代旋火,它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火盖一体成型,外型美观结构更牢固,产品更耐用。一体成型的外型避免了一般燃烧器分体式结构,用久了会产生变形的现象。

2006年

第五代双旋王冠火

专利号:ZL200520061452.7

采用铜锻压而成的三环双旋火,三重火力,双层内旋,火力更猛,更省气,被誉为顶级旋火灶具、会赚钱的燃气灶。

2005年

第四代双旋火

不锈钢三环双旋火

专利号:ZL200520062733.4

首创三重火力、双层内旋、宽大旋转直径,火力更猛,更省气,被誉为内旋火燃气灶标杆。

2004年

第三代全旋火

专利号:ZL200330119821.X

全国第一台上进风式内旋火燃气灶,引发燃具行业新革命。相对于下进风而言,在灶台面上引入上进风设计,便于空气与天然气更好混合,更好燃烧,彻底解决嵌入式燃气灶在密闭厨柜里供氧不足难题。

1997年

第二代梯旋火

专利号:ZL99253319.3

首创锻铜内旋火燃烧器,专业精工锻压,耐高温、不变形、拆洗方便。表面采用耐高温涂层处理、色调高雅,持久耐用。该燃烧器被专家誉为“火的革命”、“二十一世纪的燃烧器”。

1993年

第一代螺旋火

专利号:ZL98245511.9

不锈钢精密冲压分火器,火焰聚中,节能高效,尤其适合猛火烹饪,开创国内燃气灶新局面。能克服燃气燃烧中的屏蔽效应和烟炱现象,特别适合管道燃气用户使用。这一代分火器设计颠覆了以往直火分火器设计,获得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金奖。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