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牌燃气灶是哪个厂家生产的(熊猫牌煤气灶好不好)

熊猫牌燃气灶是哪个厂家生产的(熊猫牌煤气灶好不好)

首页家电维修燃气灶更新时间:2022-03-07 16:51:25

那时的黄县城不大,错落有致的低矮楼房,矮小敦厚的古旧平房,城中村散落在县城的各处。城市在一天天老去,我们却在成长,有些时候,成长并不在于成长本身,而是心灵的变化,岁月不停地栽培着新的生活勇气,打扫着内心的疮伤。世界不停地忙碌着,生活一如既往……

雨还在下,城中建筑灰黄色的外墙在雨中给人一种灰蒙蒙的感觉。一个披着雨衣的身影出现在天色灰沉的雨中,雨落在军绿色的雨衣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雨衣被风吹得鼓鼓的,裤腿挽到了膝盖以上,雨水顺着雨衣下滑到他光着的脚上。这个人,是老孔。尽管雨衣遮住了大半张脸,雨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毫无疑问,是扛在他肩头的那辆自行车让我如此确定,况且手中还提着一双胶鞋。

老孔的节俭出名,节俭得有些过分。他的自行车不少年头了,为了保护自行车漆面,从车大梁上到车闸那缠了一圈又一圈的塑料条从未撕下过,破损后又用塑料布缠上,像僵尸一般。他在雨中扛着自行车光着脚走路不是这一次了,怕泥水脏了鞋面,担心污泥锈蚀了自行车。

城小,生活过得简单。大雨过后,天空是那用种凛冽的蓝,狗尾草从破旧的篱笆里挣扎出来,街上行人寥寥,老孔马上就开始了他擦洗自行车的工作,塑料条一圈又一圈地拆开后,用沾了油的抹布把自行车擦了又擦,而后又按照着原来的纹路缠上,他光着脚,胶鞋晾在一边。

在我们的居民院,老孔算是个有文化的人,写的一手好字。老孔不吃鱼,不吃肉,不喝酒,抽旱烟。夏天只穿汗衫,一只钢笔整日挂在汗衫的圆领上,颤颤悠悠,以致汗衫的领口越扯越大。冬天一套灰白色的中山装穿到来年开春,实在是不知道洗的发白还是原来就是这种白灰色,反正这种白色我看着不舒服,透着一股破旧,仿佛光线穿过后都会让其破碎的旧。老孔唯一爱好就是盘算着赚钱、攒钱。

破旧报纸,废纸箱老孔都收入家中,街上发的花花绿绿的小广告也被捡回家,还有角落里散落的各种酒瓶废旧易拉罐。这些杂物,被老孔整理好,分门别类地堆放在杂物间里,似乎每样东西都附着着一段故事。待废品价格走高,会一起卖出去。废品价格也有规律,老孔有一个小本本,上面画着带着数字的曲线,一道道曲线起起伏伏,勾勾折折,像极了当今的股市图。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路边的破旧民房门脸上旁用红油漆写上“温州发廊”的几个字。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行人路过时都伸着脖子窥视。我搞不清为什么在这个有些荒凉的地方做生意,老孔自然也不知道。但是他认为,这种破旧地方理发肯定比路口剃头匠那便宜,老孔推门进去,一个刚起床的姑娘头发蓬乱,屋子里没有理发的工具,有一个烧水炉,一个水龙头滴滴答答的滴着水,像极了前列腺增生的人尿尿,还有一张床。

发廊里的姑娘告诉老孔这里不理发只洗头的时候,左边嘴角微微翘起来,右边嘴角却不动,她的口红却像一把锋利的弯刀刺向老孔。

老孔这时除了心跳,其他器官都停顿了,杵在那里许久。姑娘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对老孔说既然不消费,帮忙收拾下门口堆着的乱七八糟的废品吧,想她的时候再来。

那些报纸中夹杂了些刊物,沉甸甸的,老孔没有翻看便存在了自己的杂物间里。

老孔的独子叫亮亮,我与亮亮每日一起顶着朝阳上学,当晚霞洒下又一起沿着灰光色的街道,拖着书包,懒散的踢着石子,没精打采地回家。那个夏天亮亮吃过我两根冰棍,“大大卷”泡泡糖我分给他好长一段,我还给过他一套“北斗神拳”漫画书。

一天,太阳的余晖从东墙移到南窗,又从窗口移到了妈妈的灶台前,电视机里《包青天》的主题曲响起来的时候,妈妈的油炸糕做好了。正巧亮亮的妈妈喊他回家,妈妈用报纸包了一个炸糕给他,却看到他躲在过道里吃完了才回去,他的两条腿高兴地跳着,像两根弹簧般有节奏。

母亲背后埋怨亮亮从来不和我分享他的零食,给了他油炸糕,吃完了才回家,也不告诉他父母。母亲教导我要把“礼尚往来”寄居在心里,不能学亮亮。而我不同意母亲对亮亮的看法,亮亮不是不知道往来,而是因为手中实在没有可以往来的东西。

我的判断被事实所证明,当树上的喜鹊叫过,亮亮瞪着贼溜溜的眼睛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告诉我他父亲那个破烂间里有宝贝,要分给我一些。他所谓的宝贝就是一种叫做“龙虎豹”的港台杂志,应该是那些发廊不经意间遗弃的。

那时的我虽然只是初中二年级,但是却有高年级的生理卫生课本,只是有个词一直错读做“幸丸”。而这杂志可比生理卫生课本有吸引力,看了后一种异样的情愫在内心爬升,像藤一样,越爬越高。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这个故事的插曲,而插曲远比故事本身精彩。亮亮在学校厕所里被几个嘴上刚长出绒毛的家伙挡住了去路,他们叼着香烟,都在头发上下了功夫,抹的摩丝可以照出人脸,摩丝散发出特殊的化学香味和着烟草的味道,挑逗着年少而驿动的神经产生另类的错觉。他们本来是找了倒霉的亮亮要零用钱的,亮亮发现异样,小便都憋了回去,提起裤子要逃,却被钳子一样的几双手牢牢的控制住,动弹不得。他们翻遍了亮亮身上每一个衣兜却一无所获,又把亮亮的书包里的东西倒在了地上,那些杂志赫然在目,“龙虎豹”就这样被瓜分了。等候在厕所外的几个女生,斜挎在山地车上,纤细的手指上夹着香烟,露出了诡异的笑意。

当那些家伙在课堂上传阅时,被一个女老师发现。女老师看到杂志后,眼珠子都瞪出来了,短促而痉挛地呼了一声,而后捂着脸跑出了教室。

倒追到亮亮并不难,墙角的梧桐树树将黄未黄的时候,老孔的儿子亮亮被“小分队”带走问话去了,这个“小分队”类似于当今联防队的性质,在当时甚至有着比派出所更大的权利。

“小分队”队员找到老孔那天,天空中没的阳光显得有些苍白。我们院里男女老少都出来了,只是没人敢靠前,更不敢问怎么回事,他们在老孔家里乱翻了一顿一无所获,便悻悻地离开了,临走时告知老孔,亮亮传播“黄色书籍”,必须交罚款,不然就要上报派出所。那棵老梧桐树无缘无故扔下一段枝叶,我们抬头,树上无人,低头审视,不过是寻常的段枝残叶而已,老孔迅速捡起落下的枝叶,插进了柴垛中。

秋雨中,到处是发霉的味道,虽未腐败却沾满了霉斑。老孔仍旧披着雨衣,不同的是,他没有扛着自行车走而是在雨中骑行。枯黄的落叶飘落着雨衣上又被雨水冲落,自行车后座上坐着亮亮的母亲。她苍白的瘦脸仿佛是暴风雪之后被枯枝树叶覆盖住的平静湖面,没有光彩,他们正四处散发“寻人启事”。

没错,罚款还没交,亮亮便离家出走了。

大人们反复问我是否知道亮亮的去向,我说我不知道,其实也的确不知道,但是亮亮出走的前一天,我们是在一起,我却不敢说。亮亮那天哭了,他说父亲不会给他交罚款的,他担心自己被派出所抓走。

那天我们一起去了黄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大十字口,人民电影院坐落在十字路口东北角,门前有贩卖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的商贩,那里还有家“国营肉盒铺”,开了近二十年。我们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着,走进了电影院对面的百货大楼,大楼外是巨大的透明玻璃橱窗,橱窗里摆放着黑白电视机样品,还是熊猫牌的。

后来进了百货大楼后面的小胡同,有个人突然拦住了我们的去路,问我们看不看录像,一个人两块钱可以看一天。当亮亮从兜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带着我走进了录像厅时,我才已经知道他偷了家里的钱。坐在漆黑的包围里,《灯草和尚》、《蜜桃成熟时》……录像画面的一些新鲜镜头确实让我吃惊,画面的观赏性远超“龙虎豹”。

我再次看到亮亮是几个月后的冬天,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冷到我想不出一个词来形容,整日充满了对阳光的渴望。亮亮还是那个亮亮,只是他少言少语,紧皱的眉头仿佛会拧出水来。我好几次想敲开老孔的家门,问问亮亮这一年的情况,但每次看见老孔那长满皱褶的脸和这短短的几个月内掉光头发的头顶,我又退缩了。我知道,那些过去的事情像一个伤口,又像是无痕的内伤,无从安抚。

那一天,趁老孔不在,我终于敲开了亮亮的家门。房间竟如此简单,简单的仅有一个液化燃气灶和两张双人床。我单刀直入,问这几个月亮亮的去向,亮亮告诉我,他先是去了附近一个工地打工,带着红色的安全帽,干用铁丝把钢筋缠到一起的活,一天十块钱,可实在是太累了。一个月后,又去了远郊一个自动铅笔厂干活,把用两条厚胶布贴在桌面上,之间留出固定的宽度,细细的自动铅笔芯滚到两条胶布之间,这样就把成捆自动铅笔芯分到数量相当,然后分装到小盒子里。两条胶布平行的,亦如人生也是平行的,一条真实,一条内心,从一个原点开始,到一个终点结束。

亮亮晚上在铅笔厂宿舍,当夜市融掉了一切,打工的情侣在宿舍内的声响挠的他的五脏六腑像被火烧那般,满是褶皱,亮亮的身体好像在那个瞬间完成了发育。亮亮告诉我,他始终忘不了那一夜,一个近三十多岁的女人,躺着自己床上,眼睛中充满了深邃的挑逗。

又一个夏天到了,记忆里的夏天长满了荒草,人们对冬日里阳光的渴望迅速转化为对树荫的热爱。这一年,老孔的妻子病倒了,面色土黄、嘴唇苍白,眼睛也没有了光彩,县医院的大夫说是亮亮出走后她因心情压抑、肝火上延埋下的病根,没及时诊治才导致病情恶化,这个时候只去省城的医院才能治疗。

那一天,我窝在被窝里,梦中的故事似乎还没有收尾,我便听到了院子里满是嘈杂的声音,我趴到窗前,看到亮亮和父亲上了一辆卡车,车后斗上载着的家具、锅碗瓢盆,林林总总。

我迅速起床,亮亮隔着车窗告诉我,他们一家要去省城生活一段时间,为了给妈妈治病。我看到空空如也的房间,他们带走了所有的东西,木门、木窗也都不见了踪影,灶台也砸了,拆下来的砖块也被一起拉走了。

只记得,那个夏目的雨特别大,雨后道路泥泞得像一块粘糕,走过后留下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又不断地被雨水冲刷着,最终消失在积水中。水沟早已积满了淤泥,雨水便流向散发着污秽的公厕,污水已经漫过垫路的砖块,令人作呕。人们都踮着脚尖,那姿势犹如一个个企鹅,夸张又滑稽。

几十年过去了,我再没有见过老孔他们一家,也没有刻意去打他们的下落,不知道他们是否安好。

作者:

慕然,山东龙口人,80后,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副秘书长。就职于龙口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生。在简书平台拥有七万粉丝。18万字作品集《拾忆》已经出版全国发行。2018年获得“第十届万松浦文学新人提名奖”。2019年获得烟台市委宣传部“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一等奖。2020年获得《胶东散文年选》最佳作品奖。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