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节,在此先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这次聊点轻松愉快的,主要说说美国那些体重超标的人们。如果你第一次去美国,从入境的那一刻起,会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这个国家的胖子似乎格外的多。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普通旅客、机场保洁、安检人员、海关工作人员、快餐店店员等。
会不会只是凑巧看到了,实际上美国胖子并没有这么多?等你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真的这么多。没错,大家不要被好莱坞电影里的俊男靓女迷惑了,实际上美国的超重人群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这才是美国的现实。
JAMA内科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报告,指出美国体重正常人群的比例已不到1/3,其余均为超重或肥胖人群。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率分别为35%和37%,超重比例分别为40%和30%。(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Jun 22)
这是什么概念,美国大街上每3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超重或者肥胖,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要知道,美国的超重标准和我国的不一样,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定义,超重指BMI 在25—29.9之间,肥胖指BMI≥30。而在我国BMI≥24就算是超重,BMI≥27就是肥胖了。(BMI全称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BMI计算方式:体重/身高的平方,单位为kg/㎡)
可能到这里大家对美国的超重人群还是没什么直观印象,这么说吧,如果不是亲眼看到,都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有这种不可思议的胖法。放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就上图这样的美利坚群众,在我国几乎很少在街上看到,身边的家人朋友也基本不会有人这么胖,但是在美国,这就是人家的日常。美国人实在太胖,以至于他们看待身材的方式都有点“走样”,那些我们认为身材正常的人,在他们眼里都是瘦子。打个比方,美国人形容亚洲女孩,喜欢用一个词叫skinny,这个单词啥意思,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明明很正常的身材,到了他们眼里就是这种形象,简直夸张。以后咱也别说自己胖了,就咱这个身材到了美国,那就是个弟弟。
那么,为什么美国人民体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饮食习惯。美国这个国家,人送外号“美食荒漠”,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组成了日常饮食的主力,也是造成肥胖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中产以下的美国人的餐桌日常,基本上被汉堡、披萨、炸鸡、汽水这类快餐以及超市里的半成品所占据。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个超市半成品(就是各种已经加工好了的快餐,只需加热即可食用),一个超市里一整个区域都是这玩意,都快成了一道风景。可能美国人真的太懒,要他们完整做一顿饭能要了他们的老命,这种简单又方便的超市半成品简直就是“救星”,买回来往烤箱或者微波炉里一加热就是一顿饭,完美契合美国人民在对待食物上的“自由散漫”作风。
从这些日常食物大家就可以看出,不健康的饮食,不胖那是假的。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难道美国人不吃蔬菜?其实人家也吃,但是美国的蔬菜要比肉类更贵,同样买蔬菜的钱可能够买2个汉堡了,对于那些条件比较差的家庭来说,天天吃菜实在负担不起。大家如果看美剧或者电影,会发现美国底层人民更喜欢吃垃圾食品,人也更胖,而那些中产及以上的人群,饮食搭配更加健康,身材也更匀称,这和美国的现实是吻合的,要不然怎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呢。
至于为什么美国肉便宜而蔬菜贵,跟美国农业的工业化有关,这里不展开了,有机会再开一篇单聊,大家只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垃圾食品固然可怕,但是跟下面这样东西比起来,那些汉堡薯条都不配给它提鞋,没错,它就是造成肥胖的元凶:糖。
美国人日常都会摄入大量的糖,比如很多美国人已经养成了吃快餐必喝东西的习惯,不过他们喝的不是水,而是各种各样的饮料,好像桌上不摆几瓶饮料吃不下饭一样,而这些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糖,有多少呢,大概这么多。
据报道,美国人平均每天摄入约94克糖(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摄入量是每天不多于25克),他们虽然吃的不怎么样,但是甜食的花样绝对五花八门,各种糖果、蛋糕、冰淇淋、饮料等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含糖量奇高,甜到齁的那种高。难道美国的糖不要钱吗?这要归功于一个日本科学家,他发明了一种制造廉价甜味剂——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方法,美国人民吃起糖来就更欢乐了。
可以说,美国人对甜食的喜爱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美国一些甜食的糖度,普通中国人大概率接受不了,那感觉就仿佛吃下一整勺白糖,分分钟甜到怀疑人生。过度摄入糖的坏处有很多,除了造成肥胖之外,也容易引发其他各类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2017年美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3020万,位居全球第三。
二是生活习惯。美国人管不住嘴是一方面,迈不开腿则是另一方面。按照IHS Markit的数据,2019年美国汽车保有量约2.78亿辆,人均汽车保有量在0.85辆左右,几乎做到人手一辆,“车轮上的国家”果然不是白叫的。除了个别大城市以外,美国的短途公共交通十分落后,而郊区的公共交通则更加缺乏,导致住在郊区的人,不开车几乎无法到达其他地方,出门干啥都要开车。
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和大量住在郊区的人口,使得美国人养成了开车的习惯,去哪都把车开着,无论远近。由于美国人太喜欢开车,以至于快餐店都进化出一种神奇形态,叫drive through(得来速),就是开设一个专门的汽车通道,顾客先在点餐处点餐,然后顺着直接开到取餐处拿餐,从点餐到取餐全程在车里完成,完全不用下车,属实非常美国style了。
这就是很多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一边吃着垃圾食品,一边用驾车代替骑行和走路,堪称长胖组合拳。
这时候又有小伙伴要说了,不是说美国人喜欢运动吗,应该就没这么容易胖了。美国的确有一定数量的运动人群,但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二战后至今,美国的运动人群一直没有超过40%,仍有大量低收入人群缺乏运动,毕竟运动要花钱和时间,并且按照多数美利坚人民这个吃法,没有天量的运动量,热量是消耗不了的。在美国,一般只有中产及以上人群能长时间保持运动的习惯,匀称的身材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他们无形的“名片”。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