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优秀的蛋白质来源,同时富含各类营养物质,在人类长久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虽然第一个吃鸡蛋的人是谁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他从未直面过这种东西的真正威力。只有亲历过的人才会明白,鸡蛋与炸弹之间,只差一台微波炉。
当一个鸡蛋选择走进微波炉,它就变成了炸弹,这是厨房的禁忌。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大部分人都以为有颗迫击炮弹落在了厨房里。
千万别和微波炉里的鸡蛋作对,不然任何人都将认识到战场的残酷,这是一位幸存者分享出的人生感悟。那声巨响除了能带来沸水泼脸般的体验,也拥有足够广阔的溅射伤害,只要没有东西阻挡,从厨房到客厅全在其火力覆盖范围之内。不用说正面承受,光是爆炸残骸就能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
据说不少人第一次清洗微波炉,就是在用它加热过鸡蛋之后。经历了全方位能量冲击,微波炉里的每个角落都会被鸡蛋覆盖。“热过一个煮熟的鸡蛋,然后清理了半个小时,当时整个微波炉都泛着蛋黄光泽,我似乎感受到了那台机器的嘲讽。”
尤其是当装着它的容器都被炸碎时,你就会明白,永远不能小看那颗椭圆形物体中隐藏的能量密度。
有人说自己只用一颗鸡蛋就把公司微波炉炸坏了,之后赔了好几百块钱,而更狠地不光把微波炉炸了,还把全楼都搞短路了。很难说有多少人经历过这样爆破的洗礼,作为厨房里最常见的两种东西,它们之间的组合概率往往比想象中更高。
经常有朋友公开自己在鸡蛋武器化应用方面的新发现,他们用亲身经历向世界描绘出禽类最后的反抗,传说有些蛋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制导功能。
但瞄准精度还需要继续进步
可能就在开门的那一刻,也可能是在你碰到它的时候。“用微波炉加热泡面时打进一个鸡蛋,过程中一切正常,直到拿出来用筷子捅了一下,头发上眉毛上,墙上地上全是鸡蛋,那时庆幸自己带了眼镜。”
延时爆炸就是它另一项核心技能,有时候明明拿出来还好好的,就在咬开的瞬间,大脑将产生一种音画不同步的错觉,并且开始怀疑下蛋的那只鸡是恐怖分子养的。有人表示像一把气枪对着自己喉咙扣动了扳机,也有人透露体验感约等于咬了一口地雷,当场就理解了什么叫口吐莲花。“加热的时候没炸,剥壳的时候没炸,放进嘴里就炸了,我都怀疑那个鸡蛋是故意的。”
把叉子想象成牙齿,基本就能感同身受了
体验过真正在舌尖炸开的美味,就会重新审视厨房如战场的警世名言,鸡蛋跟微波炉混在一起只会带来伤痛。离得越近的人,遭受的冲击就越真实,当时我嘴唇上的皮就是这么炸没的。
这时它看起来是个鸡蛋,其实是个炸弹
可以说没人能在这种爆炸里全身而退,高纯度的伪装让它可以轻松走进任何人的碗里。
而那些被炸过的朋友很有担当,毫不吝啬自己的经验,想方设法劝诫后来者不要尝试,他们总会用最真诚的方式提醒你要对厨房保持敬畏。
在这类勇士的描述中,被微波炉训练出来的鸡蛋深谙《孙子兵法》,有时擅长强攻,有时又变成暗器。
要是同时往里面放两个,那么很可能一个炸在微波炉里,另一个会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炸在嘴里。
“以前把鸡蛋敲破了微波,开门那一刻炸了。后来以为熟鸡蛋微波没事,结果吃到蛋黄的时候又在嘴里炸了。”
“上周微波炉加热的菜里有个鹌鹑蛋,现在嘴边的疤刚掉。”
《走进中国消防》栏目中作出的展示
他们的经历充满启示性,在证明了人类反应速度无法跟上鸡蛋的爆炸速度之外,也传递出某种悲壮感。
有互联网经验显示,想避免这种情况,只需要用牙签给鸡蛋扎几个洞就行了,但对于受害者来说,只有为此抹过烫伤药的人才更有发言权。
其中具有研究精神的那部分先锋,已经从各种案例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这种操作有多危险,他们和微波炉一样清楚。
有多少人被微波炉里的鸡蛋炸伤过是无法统计的,但可以确定的是每年都有人因此住院。
要知道在它面前,被炸成香肠嘴都算是值得庆幸了,在媒体报道中,还有人还被直接炸掉了门牙。
国外也有大量受害者
“不管生的还是熟的,有壳还是没壳,切成两半还是泡在水里,都不影响它爆炸。”
“如果这种威力不幸直接作用在了人眼上,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承受的。”
在一些公开解释中,爆炸的原因主要在蛋黄:微波炉与明火的加热方式不同,不是由外而内,所以即便剥了壳,蛋黄与蛋清之间的内膜仍会导致内部压力无法释放,超过临界点就会爆炸。
因此即便是加热蛋黄酥,也有变成炸弹的可能。
当然也有人表示自己加热过也没爆炸,但在有经验的人看来,这就像和鸡蛋赌它的枪里有没有子弹。
有个被炸过四次的朋友曾对此作出总结,他表示任何一个失误都会带来最真实的末日体验,愤怒的鸡蛋一般不讲情面。
他说自己通过很多苦难才悟出了其中的关键,鸡蛋和微波炉是宿命之敌,属于天生八字不合,它们之间离得越远越好。直到有次他偶然翻开了家里那台微波炉的说明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