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李栋)目前中国儿童在校时间普遍8小时以上,在校饮水量占据每日饮水量的70%~80%,因此校园饮水成为全民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今天下午(5月26日),在全国政协办公厅主办的“委员沙龙”活动上,政协委员和业内代表探讨中小学生饮用水安全现状,多位专家指出校园直饮水净化程度过高,长期饮用可能对中小学生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不少地区的校园直饮水净化程度过高,去除了水中钙、氟等全部矿物质,这将对儿童身高、牙齿等带来不利影响。”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全军军事作业与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舒为群在会上说,其研究团队曾对校园直饮水纯净化前后,22所学校14127名儿童的发育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儿童身高增长率有所下降,龋齿发生率却上升。
舒为群称,目前校园直饮水几乎全部为纯净水,这也导致水质的肾脏酸负荷值绝大部分高于自来水(该指标是食物在体内产酸从而对肾脏产生的排酸压力评定指标,值越高对健康越不利),给学龄儿童带来健康风险。不建议学校采用 “反渗透膜”工艺来净化水,水源水质优良时可直接烧开提供给学生,有条件时也可考虑天然矿泉水、天然水等桶装水。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占生也认为,部分校园直饮水设备在自来水过滤成纯净水后,不含任何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可能对中小学生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县、镇及农村地区的校园饮用水质量也不容乐观。
“政府要以水质安全为核心,建立起保证校园用水安全的长效机制。”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建议,教育部门、食药监部门等多个政府机构应形成协同机制,定期对校园饮用水的质量进行抽检并公布相应信息。同时,对于校园饮用水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杀菌。
全国政协委员王承德还建议,对于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校园用水,政府应从上游水源保证用水安全,并对目前校园饮水机普遍存在的细菌等微生物污染问题进行治理。
校对:郭利琴
,